“爸,我知道,就象電影裏咱中國偵察兵似的,不讓日本小鬼子看見!”何清應了聲,滅了燈光去了,何會計放下飯碗,喝了口水準備出門。
何會計和黃原二人,私交甚密,關係很好。何會計的老婆和黃原的老婆是同姓同宗的姊妹,雖然早已出了五服,但畢竟還能算上親、排上輩。平日裏二家各忙各的生計,雖然很少往來,但逢年過節,黃原還是會領著三個兒子,親自來到何會計家,登門拜會,給何會計請安。如果僅憑這一點,何會計也許不會幫黃原,但何會計結婚前有一年發生的一件事,讓他終生難忘,無論如何也要讓何會計非幫黃原這個忙不可。
那一年臨近過年,何會計按照父親的囑咐,拎著三隻老公雞到集上去賣,出門前,何會計媽借了鄰居家的稱把雞稱了下,十二斤半,按市麵上的三毛五一斤價算,除了行用費再多少舍點稱,這雞最少能賣四塊二毛錢。何會計爸也合計好了,要何會計下集回來時,從集上割個二斤肉,再打點酒、買點鹽,全家老小七口人,過大年就全指望著這四塊錢。
何會計拎雞出了門,快到集上時,有個三十多歲的壯年漢子喊住了他:“小朋友,賣雞啊,拎過來!嗯,這雞挺肥,沒喂食,三隻我全買了!”
何會計那時小學畢業沒幾年,畢了業就在生產隊幹農活,外麵的世界了解知道的少。走在路上還擔心雞賣不掉,現在沒到集市就見有人就要買,心裏自然十分高興,生怕那人不買,還在旁邊不停的介紹:“我家的公雞,已經喂了三、四個年頭,天不亮就打鳴,吵死人,精神得很,沒病!”
“行了,我全買了!”那人說著,從路邊的竹籃裏拿出杆稱,邊稱邊稱著說:“小朋友,你親眼過來看一下稱,三隻雞十斤九兩,我照十一斤算錢給你,一共是三塊八毛五,這是正好的錢,你在數數。哎呀,你小子今天遇見我,算你賺到了,你不僅節省了許多時間還不用給行用錢!”
“不對啊,大哥!我出門前,我媽剛稱過是十二斤半,這十裏路走下來,到你稱上一稱,咋就短了一斤多?舍也是一兩二兩!大哥,你是不是看錯了,再請你複一下稱!”何會計微笑著,謙遜的口氣對那人說。
沒想到那人立馬沉下臉,把雞放進竹籃裏,瞪著眼說:“你小子還真會胡攪蠻纏!你媽要麼是稱錯了,要麼是你家稱不準!我怎麼會稱錯!”
“大哥,我讓你複下稱,咋就是胡攪蠻纏?”何會計開始還想心平氣和的據理力爭,見那人態度越來越強硬,才橫下心來說:“我媽稱東西向來是認真仔細,沒出過錯!你要是不按十二斤半算錢,雞我就不賣了!”
“你一大清早莫非就想尋茬找我事不成?這雞,我買定了!”那人耍起了橫,用手輕輕一推,就把何會計搡多遠,很明顯,瘦弱的何會計根本不是那人的對手,何會計撐著力氣去奪雞,那人捂著竹籃不讓何會計靠近。二人正在爭執間,何會計聽見後麵有人喊自己:“何大哥,你倆為啥在這吵?”
何會計回頭看,是鄰隊的黃原挎著個竹籃過來了。黃原年齡雖比何會計小,但人高馬大身子壯,聲音宏厚,有個大人樣。二人由於不在一個隊,平時很少見麵,偶而見麵也極少說話。這時候黃原能主動上來喊聲大哥,本身就讓何會計心頭一顫,感激之情悠然而生。黃原聽了何會計的講述,把竹籃遞給何會計,赤著手走到那人麵前,厲聲說:“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說,買賣要公平,你這街痞子,咋敢在這朗朗乾坤的光天化日之下,惡買惡賣!我問你最後一下,這雞你還不還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