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坐火車到唐山下車,下車後沒趕到當天回家的馬車,所以就在唐山車站旅館住下。這一晚二人又去逛小山,吃燒麥,然後就去聽評書“彭公案”。聽完評書就返回旅館淨淨身子,讓範銅山給她按摩那雙金蓮。等按摩舒服了、不再疼痛了,二人寬衣解帶上炕,又顛鸞倒鳳折騰到半夜這才睡覺。第二天早早起身,雇來一掛雙套馬車。坐上馬車還沒走出唐山市區,範銅山就歪在車上呼呼睡起了大覺,甄玉竹給他蓋好衣服,喜滋滋的看著他睡覺的姿勢。一直到下午三點,快到家了,範銅山才伸個懶腰翻身坐起來。
“到家啦!”範銅山看到家就高興得如換了一個人似的。他二十來歲離開家,一晃就是四五年,今天又回來了,看見那山那水、那親切的家鄉人,心裏更是美滋滋的。五歲時,父親教他童子功。八歲時開始教授八卦掌,一直學到二十歲。父親和他的師兄弟——左蓮花的父親同是八卦掌第三代傳人。師兄弟二人同一年結婚,為永結友好,世代傳承,就指腹為婚。第二年,範家生一男兒,就是範銅山。左家降一女嬰。就是左蓮花。天作之美,兩家永結秦晉之合。誰知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左蓮花之父上山采藥不慎被毒蛇咬傷,翻落到半山,摔得半殘。為救父,左蓮花不得不爽約,為父賣身治病。範家深深體諒。範高晟關於指腹為婚之事從沒有對範銅山說過。範銅山隻知道有一個左大叔。範高晟看看親事沒影了,隻好廣招弟子,傳功授業,賺些小錢,籌備為範銅山修房建屋,好娶一房媳婦。……這幾年的艱辛奔波也積攢幾個錢。
範銅山家在灤河的分支昌河的右岸。對岸就是高山。山上長滿綠樹蒿草,各種叫不上名的紅翅綠鳥在山上飛舞、鳴叫。樹上的知了還在飛鳴。前不久下了一場大雨,昌河水翻騰著浪花帶著吼聲滾滾向前。甄玉竹沒見過這樣漂亮的山和水,兩眼不夠看。馬車走過一道小橋轉過一個彎,又走幾丈遠終於來到一家門口。這家門口用柳條編織的籬笆,門口用細白蠟杆插的拍子門。
此時拍子門虛掩。推開拍子門,範銅山高喊一聲:“媽呀——我回來啦!”
這一聲喊如一聲驚雷,兩位老人家、還有範銅山的弟弟、妹妹大呼小擁的跑出院子。兩位老人家看見如花似玉的甄玉竹,隻顧替他們開門,沒說話。小弟小妹除了大眼瞪小眼不錯眼珠地看甄玉竹外,就是從馬車上搬各樣點心、各種瓶裝好酒。沒有去地裏幹活的眾男女鄉鄰也趕來看銅山的俊媳婦!他們都說;快去看吧,範家娶了一個“七仙女”!公婆看甄玉竹是個小腳,心裏還算高興。怕她一路顛簸,勞累,就讓她躲進裏間屋休息。甄玉竹想,雖然婆婆沒有說話,這樣照顧她,婆婆不會有嘛意見!心裏一陣暗喜。
範銅山在外應付招待眾鄉鄰。可這些人都是來看“七仙女”的,誰還買範銅山的帳?人們忽悠忽悠就擠進裏間屋去看甄玉竹。這個和她聊天、那個和她對話。還有幾個孩子開始怯生生地看著甄玉竹,甄玉竹隨手拿出帶來的點心、糖球遞給他們吃。一會兒,孩子們和她熟了,開始和她有說有笑了。孩子們穿的都是破衣爛衫,但收拾得很幹淨;小臉長得很周正、很俊俏。甄玉竹特別喜歡他們。
天黑了,眾鄉鄰都四散回家。甄玉竹吃上家裏的第一頓飯,就是小蔥拌豆腐、玉米渣粥。她在天津見過玉米渣粥,可從沒嚐過一口。今日一吃可別有風味。吃得滿嘴噴噴香,粘稠滑溜的玉米渣粥吞著舒服,咽著順口。公公盤腿端坐在炕桌的正方,目不斜視,吃一碗,婆婆給盛一碗。範銅山要給父親盛飯,媽媽一把阻攔,說:“你們不知他吃多少!”三碗過後,公公放下碗筷,向後一推,說:“你們慢吃!”繞過飯桌穿鞋下炕。其實這句話是說給甄玉竹聽的。甄玉竹心領神會馬上說:“爸爸,您吃得太少吧?”婆婆說:“東家,叫得還早點。”甄玉竹心突然一哆嗦。範銅山也覺得媽媽對這樁親事有意見。他沒有說話。
公公也不多說:“夠啦!”公公下炕出門走了。範銅山放下飯碗也出溜下炕緊追父親。範銅山小時候每天練功,都是飯後隨父親去河邊走動。爺倆走動半個時辰就回到自家後院開始演練八卦掌。
一家人吃完晚飯,甄玉竹出手收拾碗筷,婆婆一揮手,說:“東家,這下手活不是你幹的!”
小姑子走上前來,推一把甄玉竹說:“嫂子,坐炕沿歇著去吧!”
小姑親切地叫一聲嫂子,她最愛聽,比吞一口蜜還心甜。婆婆抬頭瞪一眼女兒說:“叫得還早點!”
小叔、小姑看見媽媽不太高興,哥倆一擠眼就跑到外邊找各自的夥伴們玩去了。
收拾完晚飯的鍋碗瓢勺,婆婆擦著兩手說:“你來我家,你就要受點罪。這吃食就不如大城市。咱們山溝溝窮啊!咱們家有十來畝山坡地,每年對付著還能弄個肚子圓,有的家裏三天兩頭揭不開鍋,……咱農村苦哇!”
甄玉竹以為婆婆在向她哭窮,就說:“媽媽,不要緊,今後咱就是一家人,有嘛困難就直說,”
婆婆說:“咦,說一家人還早!我可不是那個意思!我是說,你來咱家,咱家也沒有啥好招待的,夠不落忍的!”
甄玉竹還不理解婆婆的意思,就從包裏拿出一百塊大洋說:“媽,我知道咱家裏人多,家裏困難,所以我們帶點錢,來補貼家裏,”婆婆不看白花花的大洋,用手一推說:“東家,我不是這個意思,這錢我們不能收!你是你的我是我的,我們範家可不貪財愛小!”婆婆這麼一說,倒把甄玉竹鬧個下不來台。甄玉竹想,婆婆真要出難題。婆婆就是不說對他倆的婚事表態。看看屋裏隻有她二人,甄玉竹就想直截了當探探婆婆的口風。
“媽媽呀,……”甄玉竹親切地叫一聲“媽媽”,婆婆說:“叫得早了點,還不到時候!”
聽到這句話,甄玉竹滿心的歡喜立刻降到了冰點!甄玉竹說:“媽媽,您對我和小範婚姻還有嘛意見嗎?”
婆婆說:“這件婚事,銅山他爸爸沒有說反對,可是我也沒有說同意呀!”
甄玉竹的心快結冰了。現在渾身冰涼。
“您是反對嗎?還是根本不同意?”
婆婆說:“我反對!”
“媽媽,您老為嘛反對?”甄玉竹說話帶著哭聲。
“咱們這裏有句老話,妻大三,抱金磚;妻大五,賽老母!還有一句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你不能生養嫁到我們家幹啥?這兩條你自己分析,不用我說!”
“媽呀,這些問題我都清楚,……”
“你清楚還來套我們銅山幹啥?我們家雖然窮得掉渣,可我們銅山也不是娶不上媳婦!”
“媽媽您聽聽我說好嗎?”甄玉竹的心現在已經涼的開始結冰。來時就考慮,如果公公沒有嘛意見,婆婆是不是有想法?現在果然如此。公婆意見果然不統一。甄玉竹的心結成冰,又被婆婆砸碎了!
範銅山的老媽沒有出過遠門、也沒有見過大世麵。她秉承的宗旨就是她媽媽的古訓和衣缽。對一切事情的參考點就是以這個原則為標準。這方麵極有主見也極有觀點。範銅山的老爸是一家之主,但他脾氣暴躁、頭腦簡單,接受新鮮事物快,好說話。具體處理家庭事務有多一半權利掌控在老媽的手裏。要過這一關,甄玉竹要費一番口舌,範銅山還要助一臂之力。婆婆給甄玉竹出難題有她自己的打算和目的,從一開始見到甄玉竹就滿心喜歡,她喜歡甄玉竹那一雙三寸金蓮,說明有家教;她喜歡甄玉竹的俊美,她喜歡甄玉竹的精明。這樣的女人更要給她出出難題。她秉承她媽媽的遺訓:想當一個威嚴的婆婆就要給剛入門的媳婦一個“下馬威”、然後再來一個“殺威棒”。沒有這樣的手段就是多年的媳婦沒有熬成婆!於是就提出幾個難題:為什麼看上我們銅山?是不是老牛啃嫩草?是不是能生兒育女?你有錢,我們家窮,是不是想要我家銅山一切都聽你的,一切要看你的臉色辦事?
甄玉竹想,既然提出具體問題我就要具體回答。
“我嫁給薛家是我的不幸,”未說話就先淚流滿麵,甄玉竹說,“誰知他是個無能之輩?結婚那麼多年他不能行房事。他沒有那個東西,後來我才知道他年輕時縱欲,逛窯姐得了花柳病把那東西爛掉了!我還是一個女兒身。我那時說有婦女病後來治好了病,功能齊全。去年他死了,我成了寡婦我也自由了!小範這幾年為新亞立下汗馬功勞,聰明、機智、勇敢我早就喜歡他,可當時我還是人妻,紅杏不能出牆,現在他已去冥冥世界,我就有一個自由之身,在這時我才和小範提出來的。他有情我有意,這樣的結合還算可以,唯有年齡有些差距,隻要有情義這也不是嘛罪過,……”甄玉竹邊說邊哭,在啼哭聲中偷眼看婆婆也不住抹眼淚,甄玉竹想這件婚事已有八成把握,那顆碎了的心開始愈合。
婆婆一直抹淚沒有開口,鼻涕都一串串流出來。甄玉竹那顆心開始有了熱度。
婆婆擦把鼻涕,終於說話了:“孩子,我也是一個女人,設身處地想,你是一個最可憐的女人,”說到這裏她說不下去了,嗚嗚的哭起來。甄玉竹的心已經融化了冰水,冰水就要沸騰了。
婆婆哽哽噎噎說:“孩子,你太可憐啦!”歪身抱住甄玉竹,嘛話也說不出來了!娘倆就嗚嗚地哭在一起。
範銅山和父親轉了一圈,擔心婚事的成敗,到家看見婆媳抱在一起正啜泣就知道大事告成。
範高晟看到這個結果內心高興,拉著範銅山說:“兒子,咱們爺倆再去看幾戶!”
婆媳啜泣完,就開始拉家常。婆婆捧著甄玉竹的臉左看右看,越看越喜歡。甄玉竹長得年輕又漂亮,心裏高興。心想,我這媳婦長得漂亮,在這十裏八鄉還沒有人可比,人家又賢惠,更是百裏挑一,她家裏怎麼樣啊?就問:“家裏現在幾口人啊?”
甄玉竹說:“我們家現在有父母,一個弟弟和弟媳、兩個侄子。一共六口人!”
婆婆歎口氣說:“嗨,人不多!”
甄玉竹說:“是,我們家隻有一個弟弟!父母把他當成寶貝疙瘩!為了給他結婚,就草草把我嫁到薛家!父母最相信‘姑娘早晚是人家的’,相信媒妁之言,就把我害得這麼苦!”
婆婆笑著說:“這你還得感謝那個媒人哩!”
甄玉竹說:“媽呀,那為嘛還要感謝他呀?”
婆婆說:“你想啊,要不是那個媒人害了你,你能和我們銅山認識嗎?”
甄玉竹“啊”一聲說:“可不是嗎?還真得感謝他!”婆媳二人立刻哈哈大笑起來。甄玉竹暗想,婆婆這是在農村,就是到城市,一般人也不能和她老人家相比。
婆婆拉著甄玉竹的手,小聲問:“甄姑娘,我問你,你今年到底多大了?”甄玉竹一涉及到自己的年齡,心裏就發怵。她就怕婆婆問她的實際年齡,可眼前就問到了。甄玉竹急不得也惱不得,如何回答呢?忽然靈機一動,馬上來個以攻為守,反問說:“媽呀,您看我多大年歲?”
婆婆左看右看,看不準,直言不諱地說:“我早就看你,揣模你的年齡,要看你的樣子,你也就是三十左右歲!因為你長得白淨,你長得太年輕了,所以看上去和銅山相差不了幾歲!”
甄玉竹心裏高興,點點頭說:“媽呀,您老的眼光準、準!太準了”年齡關就算蒙混過去了。
婆婆的眼光準,受到甄玉竹的讚揚,心裏也美滋滋的,就說:“常言說,妻大五,賽老母。其實也沒啥。人家有錢人娶三房四妾,男的比女的大二三十歲,還不照樣生兒育女,誰說啥啦?這就是人,人和人比氣死人!人家有錢,你沒有錢,你就不敢說人家。可咱們都沒錢,那些人看咱們的事情就不順眼、就說三道四!”
甄玉竹聽著順耳,就順坡放驢,說:“可不是嘛。到現在女的大男的幾歲,就有人反對,這也太不公平啦!其實女大男更好,有好多事例證明家庭更穩當!……”
婆婆點頭說:“是這樣。在農村女大男的五歲、八歲,還有大十多歲的,人家的日子過得都比較安穩。”
甄玉竹馬上點頭說:“因為這樣女的對自己的男人更關心,時時刻刻都想著他、遇到事情都會讓著他!總把他當成小孩一樣看待!”
婆婆突然把話題一轉說:“不過,女大在生兒育女方麵可要抓緊時間,太大了生孩子有危險!所以這方麵我有經驗。媽我可要告訴你,……”又四麵瞅瞅,小聲說:“這可是閨房秘密、不能隨便說,讓別人聽見可臊死人,不說吧?怕到時候你們不知道。可這些事不是我編造的,這可是銅山姥姥告訴我的,……”
甄玉竹緊身往前湊了一下,脫口直呼“媽媽”,說:“媽媽,那您老快說!讓我聽聽,我也該注意哪些事情?”
“銅山姥姥在我出門子前幾天就告訴我,和男人同房不能竟由自己性子來,一定要照顧自己男人的身體,老中醫都說男人的精液是十血一滴,好金貴!要想辦那事也要好鋼用在‘刀刃’上!要記住,要三不亂性。晨不亂性,因這是你剛睡醒,午不亂性,因這時你飯後應該休息。酒不亂性,因為酒後懷的孩最容易癡呆。其實讓人記住這些有好處,可是誰也沒有嚴格遵守過,不也就是這樣嗎?在這方麵,銅山年輕,你要多照顧他。平時,早晨給他喝衝蛋花、或者衝芝麻核桃糊,這都是提神震氣的補養品。當然,要勸他少喝酒、不喝酒,酒多傷身哪!如果不能斷酒,你平時就要做些大棗苟杞湯、這些也不貴。人參鹿茸湯,鹿鞭蓮子湯,這就要看你們的有沒有財力,這就要量力而行。你每天讓他喝,才保證他精力旺盛,你就會懷一個健康的寶寶。同時,你要多吃瓜果梨桃,增加你身體的營養,要互相配合。當然,媽媽可是一個過來的人,聽得做得都比你多,我也不顧臉皮了,反正隻有咱娘倆,這些話不能叫他們大老爺們聽見就行了……光補品保養隻是一個方麵,最重要的還是你自己要把握好要領、時機。比如把握好你的時間、還要講究姿勢。你最好在‘那個’來前的七八天或者斷後七八天多辦‘那事’;姿勢也很重要,你要把屁股墊高,這樣你又舒服懷孕的機會還多。……媽媽對你說的都是見不得人的大實話。咳,這些都是銅山姥姥早年告訴我的。她老人家當年學過中醫,男女之事老人懂,所以我相信她老人家的話。我是先躉後賣,把這些再賣給你,我沒有別的盼望,就是盼望來年生一個大胖孫孫!我高興,哈哈哈,這就是我的想法!”看來,和範銅山結婚婆婆已經不反對了!那顆懸著的心落到肚子裏,熱烘烘的心早就把冰水燒成沸騰的蒸汽。甄玉竹心裏踏實了,她現在就是一個幸福的女人了。
感謝婆婆把這些經驗傳給她,讓她做一個好女人!真不知做女人還有這麼多注意“事項”。
這天晚上,婆婆把公公、範銅山弟兄安排到一個房間。婆婆和甄玉竹、一個小姑睡在另一個房間。等小姑睡著了,婆婆又叨咕半宿那件“事”。看來,嘛事怕見麵,一見麵一說開嘛事都能迎刃而解。原來兩公婆執意不同意這門婚事,現在一見麵早就冰釋前嫌、煙消霧散。想到此,甄玉竹舒心地睡著了。
第二天,除公公和範銅山按時起炕,連婆婆都睡了懶覺。這一天沒有別的事,甄玉竹就和婆婆收拾家務。婆媳二人就抱著衣被到昌河邊槌洗。範銅山趁機去看望他的發小和幾個師兄弟。這樣過了兩天,公公婆婆都很高興,甄玉竹就徹底安心了。晚飯時,甄玉竹就提出如二老沒嘛事,明天二人就回天津。公公隻顧吃飯,不張不理。婆婆說:“你們回就回吧!啥時結婚就提前來信。在天津結婚方便就在天津辦,我們去就是了。如想回家結婚我們就給你們布置新房。這事還是你們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