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皇宮單口辯眾臣(二)
劉大人微微一愣,說道:“我隻知道秦地不但打贏了這場仗,而且還贏的極其漂亮。難道這還不足以說明秦地戰力強勁嗎?”
“當然不能!”俞建平麵容一肅,說道:“秦地目前隻有正規軍兩個軍團,總共才有八萬多人。而且,猛龍軍團四萬餘人,還擔負著放手華臨關的重任,輕易不能調離。真正能夠動用的隻有疾風騎士團的四萬餘將士。而此次是山地作戰,騎士團的優勢完全不能得以發揮。試問劉大人,依靠如此兵力,秦地能否逼降洛邦五萬軍隊?”
那個劉大人聽到俞建平的問話,怔怔地張嘴愣了半天,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看到劉大人吃癟,又有一人邁步出班,向俞建平說道:“俞大人此話本身就自相矛盾了。”
俞建平望向那人,不慍不火地說道:“請大人賜教!”
那人拱手一禮,先介紹自己道:“鄙人姓袁。”隨後說道:“大人既說秦地隻有四萬兵馬可以調動,又失去戰力優勢,那就不可能全殲敵軍,更不可能毫發無傷地迫敵投降。大人此話本身就存有漏洞,也從另一方麵說明秦地還暗中藏有其他軍力。大人可否敢於承認這是事實?”
俞建平笑道:“袁大人此言差矣!秦地目前確實隻有正規軍兩個軍團,此是不爭的事實存在,並非我一人就能否定得了!”
袁大人聞聽,立刻象逮著了俞建平的話柄:“俞大人此言更差!我雖然不通軍事,但也知道,在戰力不能全部發揮的情況下,四萬人根本就不可能消滅五萬人,更不可能使其不戰而降!”
俞建平灑然笑道:“所以你才不是秦地領主,更不是神選者!”
袁大人聞言,訕訕退下。
這時,從武將群中走出一人,向俞建平稟手施禮道:“俞大人,小將是普蒂城守,名叫徐光遠。末將方才聽了幾位大人的對話,心中有疑團未解,還望大人告知!”
俞建平麵向徐光遠說道:“徐將軍有話但說無妨!”
徐光遠說道:“秦地現有兵力八萬,又隻能投入半數兵力。正常情況下,四萬軍對五萬軍,本身就處於劣勢,即使能勝,也必會付出慘重代價,更別說能迫敵全體投降,而自己卻毫發無傷。末將苦思良久,卻最終不得其法,還望大人告知秦地是如何做到的!”
俞建平笑道:“秦地的辦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讓百姓混入軍隊之中,造成我軍人數眾多的假象,以幾倍於敵的強大陣勢,迫使對手不戰而降!”
徐光遠站在原地謀思片刻,似乎有所領悟,拱手向俞建平深施一禮,說道:“受教了!”
隨後退回武將班中。
俞建平笑著向眾位武將說道:“秦地的百姓都是經過領主用特殊方法訓練過的,此種情況也隻有秦地一處可以實施,諸位將軍切莫要向秦地那樣,讓百姓上戰場。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穆旭在高台上向俞建平問道:“俞卿家,秦地派你來京城莫非就是要向朕講述這些嗎?”
俞建平向上施禮道:“陛下,以秦地現有兵力攻取河東確實難度很大。秦地兵敗事小,但若是因此而讓夏國蒙羞則事大。而且,秦地一旦兵敗,秦地的防守也會出現漏洞,很可能因此而失去秦地的領土。所以,領主派我前來麵見陛下,懇請陛下能收回成命,另派軍隊前去攻取河東!”
不等穆旭說話,穆偉昊大聲喝道:“放肆!皇家旨意豈能說變就變,秦地欲將我皇家的威嚴置於何地!”
俞建平向上叩首道:“陛下,秦地非是不尊夏國號令,而是其中另有原因。其一,河東之地洛邦國已經營已久,雖然地勢平坦,但城郭林立,且城高牆厚不易攻取,夏國數次派重兵攻取都未得手,更何況隻以秦地一地之力攻取,此中的難度不用我來細說,陛下也會明白;其二,秦地本屬貧困之地,一直以來全靠夏國補貼才能維持,直到近兩年才開始有所好轉。目前,秦地百廢待興,急需大批人手從事建設。如果秦地要攻取河東,而現有軍力不足,就必定要從百姓中抽出大量人手加入軍隊,如此一來,必會影響到秦地的發展;第三,攻取河東是一場攻堅戰,人員的損失必定不是少數。秦地就算是把全部青壯全加進去,也統共不到五十萬,而河東現有兵力就已經達到四十萬,洛邦國還能通過傳送陣向河東派兵支援。如此一來,秦地匆忙組建起來的大軍也應不敵洛邦軍的數量,很可能落得兵敗人毀的結局。最好的結果也是慘勝,能活下來的人員不會很多。而人員的大量損失,必會動搖秦地的根本,以後夏國再想保有秦地將會非常困難。因此,領主才特意派我前來麵見陛下,還望陛下明察!”
聽了俞建平的述說,先後有幾位武將出班奏請道:“陛下,俞大人所說當是實情,還望陛下能夠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