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於夏國王室目前已經占據明顯優勢,穆旭和穆偉昊一致認為,應該好好晾上秦地使者幾天,最好能讓秦地使者因急躁的而失去理智。這樣,在接下來的談判上,夏國才能以強者的姿態,完全占盡優勢。
於是,兩人做出決定:不急於接見秦地使者,先冷落他幾日,等到他急暈了頭,再與他見麵。
為此,穆偉昊特意安排人手,暗中監視俞建平及隨從人員的一舉一動。
兩天來,俞建平去過那裏,跟誰有過接觸,在誰的府上呆過多少時間,都會被報到穆偉昊那裏。
從俞建平的行程表上不難看出,俞建平在京城的活動可以用“四處碰壁”來解釋。這不能不讓穆旭和穆偉昊感到異常欣喜,暗中不知偷著樂了多少回。
然而,第三天派出監視人員傳回的情報卻讓穆偉昊擔心了。
這一天,俞建平竟然去了靠山王府,並一去就不見出來。這不由使穆偉昊心中惴惴不安,唯恐那個老倔頭出來攪局。
傍晚時分,穆偉昊終於得到可靠情報,俞建平一天都呆在靠山王府,直到傍晚才離開王府,也不知跟靠山王說了些什麼。
穆偉昊不敢怠慢,急忙趕去找父親商量。
穆旭一聽也是有些心神不安。
許猛龍雖然早已不理國事,但他是三朝元老,先後侍奉過三位國君,也曾為夏國立過大功,在軍中威望極高,他要是出來替秦地求情,這事還真是不太好辦了。
情急之下,穆旭連忙急招畢清昱進宮。
三人一商議,覺得此事不可再拖,應該趁著靠山王還沒出麵,馬上接見秦地來的使者,一方麵搞清秦地的真實態度,另一方麵則繼續向秦地施壓,迫使秦地或屈服或出兵。
商議的結果,是畢清昱先連夜在官員中串聯,等明日早朝時,向秦地來的使者群起發難,硬逼其就範。王宮也在快到半夜時,派人前去驛館通知秦地來人,國王明日一早就要接見他,絕不再給他留有活動的機會。
第二天一大早,俞建平按照昨晚通知的時間來到皇宮門口,向宮廷侍衛遞交了自己的名帖,等侯著國王穆旭的召見。
時隔不久,一個小太監走來,將他帶到一座宮殿外麵的台階下,讓他先在此等候,自己則進去通報。
功夫不大,那個小太監又從大殿裏走出,站在門口高聲宣喝道:“陛下有旨,宣秦地使者俞建平上前覲見哪!”
俞建平聽到叫聲,穩步踏上台階,不慌不忙地走進宮殿。
寬闊的大殿內,穆旭端坐在靠北的高台之上,夏國的百官分文武站列在高台兩旁。
俞建平目不斜視,昂然從文武中間的通道走到高台前,屈身跪倒叩拜:“秦地郡守府長史俞建平叩見我主陛下,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穆旭在台上說道:“俞卿家免禮平身吧。”
待俞建平站起身之後,穆旭問道:“俞卿家,前番洛邦國欲偷襲我秦地,幸被你們及早發覺,未傷一兵一卒就全殲入境敵軍。我聞之甚覺欣慰,特意下旨讓秦地出兵攻取河東,意在給洛邦一個深刻教訓,不知秦地何時可以發兵啊?”
俞建平向穆旭深施一禮,不緊不慢地說道:“陛下有所不知,秦地現存隻有兩個軍團,保土有餘,但攻取他地則力量不足。我們領主深恐秦地獨立難以攻取河東,特派我前來麵見陛下說明原委,以免誤了陛下的大事!”
俞建平剛說完,從文官隊伍中走出一人,向穆旭施禮道:“啟奏陛下,秦地前些日子送來捷報,言明已將入侵秦地的五萬洛邦軍全部俘獲,自己卻未損一兵一卒,由此可見秦地戰力的強猛。然而,此時秦地卻派人前來聲稱力量薄弱,不足攻取河東,這分明是藐視陛下!懇請陛下下旨,治秦地不敬之罪!”
穆旭望向俞建平,不悅地說道:“俞卿家,對此你可有何話要講?”
俞建平向穆旭施禮道:“陛下可否容我問這位大人幾句話?”
穆旭答道:“有話你盡管問,但必須對此事有個明確的交代!”
俞建平轉身麵對那位大臣問道:“請問這位大人貴姓?官居何職啊?”
那人答道:“本人姓劉。至於官居何職,你一個小小的長史,無權多問!”
這位劉大人傲慢的態度,引起了右側站立武將的不滿,不少人從鼻子裏發出了冷哼。
然而,俞建平似乎並不以為忤,仍是笑著說道:“好!那麼劉大人,我想問您,您知道秦地為何會不損一兵一將,卻能迫使洛邦軍五萬人全體投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