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秋盯著他的眼睛:“就是前天剛發生在咱倆之間的事情。”
趙老師眉頭皺了皺:“前天的事情?我有點想不起來了。”
什麼?文秋驚奇地睜大了眼睛:是不是老師怕我給他難堪,故意不承認?
“老師,我沒有別的意思。我隻是想問一下,老師您對我的印象是怎樣的,我究竟是不是一個正派的女生?”文秋鼓足勇氣,說出了這樣的話。
“正派?”老師看上去好像更加疑惑了。
哼,裝瘋賣傻!
文秋有點生氣,轉念又想:人家是老師,我做學生的可得罪不起!
其實在以前的學校裏,那位班主任老師,本來對自己沒有惡念,隻是父親在與他說起文秋遲到的事情時,麵部表情中,流露出一絲驕傲和自豪(這是因為文秋的學習成績好),言語表達中充斥了對學校製度的不屑。而這種不屑,在內心自卑的老師看來,就被解讀為對他的輕慢。所以,他才會果斷地將他內心裏對父親的嫉妒,轉化為對文秋的瘋狂的報複!
人的內心其實都是很脆弱的,尤其是在一些敏感的事情上。上次父親犯的錯誤,已經讓文秋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這次可一定要吸取教訓啊!
“哦,對不起老師,我想我們可能是誤會了。如果你有時間,我願意向你解釋這一切。”
老師看上去平靜下來了,他沒有插話,似乎想聽文秋繼續說下去。
事已至此,自己打出來的場地,還得自己耍給大家看!文秋感到有壓力,老師的沉默給了她足夠的壓力。她開始懊悔自己的莽撞,她幾乎都能聽到老師內心對她的嘲笑:哼,小毛孩子,還想玩過我麼?
她低下了頭,說話也不那麼利索了:“老師,我一向敬重您的博學和為人。我自認為,如果我們之間,有了一些不適當的行為,原因多半在我自己的身上。但是究竟是自己哪一點出了錯呢?我自己也理不清楚,所以想請教老師您。”
“哦,是這樣啊。”老師釋然了。在這一場看不見的硝煙四起的心理大戰中,老師已經感到自己勝券在握。
“文秋啊,我本來不想說你,現在看上去你思想上的包袱還不小哩,……”
思想上的包袱?如果不是你動手動腳,我思想上哪裏來的包袱?文秋在心裏回應著,卻是用麵帶微笑的謙恭的表情,在傾聽著老師的教誨。
“……你剛一入學,我就感覺你是一個聰明的學生。我是很器重你的啊!我前幾天發現你有些悶悶不樂,就想提醒你,可是又怕耽誤你學習,所以就沒有說。可是現在,我覺得不說不行了。文秋啊,過去的事情,你就不要再想它,不要讓它幹擾你現在正常的學習和生活!你那時候實在是年齡小,不懂事啊!再說了,誰都沒有個犯錯誤的時候?犯了錯誤不要緊,隻要咱知道改,就是好孩子!俗話說的好:‘浪子回頭金不換’嘛!”
什麼?老師這樣的回答,大大出乎了文秋的預料,真是“生薑還是老的辣”啊!他避實就虛,跟文秋扯起那件不堪回首的往事,算是捏住了文秋的“七寸”!這招夠狠,不得不服啊!
老師富有感情地教育了文秋一番,然後得意洋洋地眯著眼看著文秋。文秋隻感到自己的後背,一點一點地滲出汗來。
本來是想要提醒一下老師,讓他以後手腳幹淨點,現在卻成了老師在提醒文秋:你可是一個有著“前科”的人呀!
看來這次的理論,要以文秋的大獲全敗而收場了。沒有辦法,“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啊!
事已至此,文秋隻好擺出一副“幡然醒悟”的樣子,衝老師狠狠地點了幾個頭:“老師您說的對!我以後就照你的話去做!”
當他們的談話引來幾個同學圍觀的時候,已經是接近尾聲了。老師就是老師,學生就是學生,一切都顯得那麼正常。
經曆了這件事情,文秋覺得自己錯了,不應該事後再找老師。以後遇到這種事情,當時就應該發飆。事後再找,他們會有強烈的心理保護意識,不但不承認,還會借機教育自己一頓。
反正我已經努力地維護自己的尊嚴,估計他以後再也不敢輕舉妄動了。文秋又認為,以自己當時的軟弱,來換取日後的平安無事,應該是“夠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