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大起大落(一)(1 / 3)

第七章 大起大落(一)

“芒種吃櫻珠,夏至杏兒黃;七月桃兒鮮,九月山裏紅;十月拾板栗,滿山柿燈籠。”這是在墨城庵流傳的一句諺語,隨著山外人對這座古老村莊的了解,已有許多的人漸漸地關注起這現代版的“世外桃源”。  在杏桃上市前,李建文在西平市成立了墨城庵果品直銷公司,趙平和儲建各參股三分之一,經過研究後也有了分工。儲建負責市場,趙平負責管理,李建文負責收購。公司資金十萬元由儲建出麵,中國銀行西平支行趙副行長作擔保,貸款是兩年貼息貸款。  挑了個吉利日子,墨城庵果品直銷公司就開了張。儲建為開拓市場,還請廣告公司設計印製了宣傳廣告,李建文回村開設了代收點,這項工作交給了父親李明獻。  東南崖的果木與墨城庵連為一體,在李夏陽的撮合下,李建文設了第二個收購點,不僅方便了果品的收購而且還擴大了規模。  李建文的倆姑姑見侄子搞起了果品公司,很是高興。尤其小姑李明秀在開業當天,邀請了幾位領導前來捧場,無形之中便打了知名度。儲建把幾家客戶和銀行能請到的領導也請了來,在裕源賓館擺了近十桌,場麵極其隆重。  楊文平對於妻子的熱情過度內心是極其不願意的,和大姐夫崔成仁坐在角落裏觀看這場鬧劇。  “自家人不給自家人捧捧場,怎麼也說不過去吧?”李明秀說的也在理,那就人到心不動唄。崔成仁也對侄子這大張旗鼓的折騰並不看好,但他沒有表露出來,隻是私下裏跟楊文平交流了下看法。  杏桃的季節,李夏陽今年和星海旅行社也沒有合作項目,因此這全村的果源都進入了李建文的公司之下。李明獻挑撥兒子不要理會村裏的事,但李建文是個知恩圖報的人,主動找李夏陽簽了份協議。隻要是沒有旅遊合作項目之內的,全部由果品公司負責,李夏陽對李建文的舉動也讚不絕口。    李小翠兼任著公司的會計,經過核算,僅收購杏桃這兩項就為公司純盈利近三萬多元。  儲建有些得意的說:“姐夫,你看我們的計劃實施的不錯吧?”  李建文沒有像他們一樣興奮,不讚成也不反對的答道:“這才剛起步,還看不出以後會是啥樣子。”  “不過,公司剛成立能取得如此成果還算不錯,大家都出了不少力……”李建文還是肯定了大家的努力。  墨城庵果品直銷公司的成功,李夏陽看在眼裏藏在心裏。其實這項目本來也是在李夏陽的計劃之內的,他顯然為李建文的捷足先登而懊悔,這事也怪不得建文。機會是平等的,商機是難得的,誰發現了那自然就要利用的,怪就怪自己沒有開展起來。  當然,李夏陽的本意是先把旅遊搞起來,兩三年後再開發果品市場的,幸好這事李夏陽沒有跟父親說起過。  墨城庵果品公司在西平的開張,很快傳到了孫娟的耳朵裏。她誤以為李夏陽沒有打招呼搞起來的,驅車直奔店鋪。  趙平正招呼著統一著裝的工人們在卸車,見氣質非凡的孫娟從轎車上走下來直奔而來,心想今天可是來財神爺了,滿臉微笑的向前迎接。  孫娟自然沒有說破自己的身份,隻是詢問了一些關心的問題。經過證實,這眼前一筐筐鮮桃就是來自那迷人的小山村。並得知了這桃杏的供銷處,已經占領了全市的幾家大型超市。

大起大落(二)

孫娟讓司機搬了兩箱桃子,並向趙平索要了一張名片。回到旅行社後,就立即召開了緊急會議。

大家針對這件事的發生意見各執一詞,孫娟也把根源指向了李夏陽。陳青在一旁重新翻閱了一下今年的合作協議,並認真細對了一下合同條款,當孫娟征求陳青的意見時。

陳青合上資料沉著的說:“大家剛才的發言我也聽到了,我覺得這事應該去墨城庵實地調查一下為好,枉下結論也不好。”

“上次賣櫻珠的事咱可以原諒他,而這次卻是李夏陽親自把那些水果推給那個什麼果品公司。”孫娟有點急。

秘書插嘴道:“是墨城庵果品直銷公司。”

“噢,對。是這麼回事,剛才那個趙經理也是這麼講的,陳青你認為咱是不是應該讓李夏陽過來重新談一下啊?”孫娟基本上定下了實施計劃。

“這樣吧,孫經理。我一會去趟墨城庵,去村裏實際了解一下情況如何?回來再做定奪,你看怎麼樣?”陳青還是堅持自己的意見。

孫娟知道陳青的能力,見大家都不說話,於是說:“行,你去跑一趟吧。順便把秋季旅遊計劃表給夏陽看一下,你們拿個方案出來。散會。”

經過這半年多的與李夏陽打交道,陳青對他的了解已經很透徹,她知道李夏陽絕對不會做出於合同內相違規的事情來。即便是真的他把那合作範圍內的水果賣了,也賴不著人家,合同裏可沒有說在沒有旅遊項目的合約下,對這些水果擁有主配權。

陳青來到村裏時,李夏陽正幫著李建文在收購村裏的桃子,在穀新遠門前的麥場裏過稱,還有的人在裝箱。

李夏陽把李建文介紹給了陳青,說:“這是我們墨城庵村的第一個老板,剛開的果品公司。”

陳青含蓄的笑了笑,問道:“這是要運哪去啊?”

“西平,那裏有個代銷公司。”李夏陽從穀新遠家取了倆馬紮,請陳青坐下。

李建文特意挑了些大個桃子遞韓霞,說:“三嬸,你拿回家洗洗給陳經理吃。”

“陳經理,你們倆聊,我幫著裝裝貨。”李建文看得出來人家是衝夏陽來的,也識趣的找了個借口。

陳青笑道:“你忙你的。”

然後又問李夏陽,“山下那村收購點也是你們的吧,我看到掛牌子的門口也在收桃子呢?”

“是的。”李夏陽忙更正道,“嚴格的說應該是李經理的,我隻是給他幫幫忙,打打下手。”

陳青點了點頭,還是把此行的目的說了出來。李夏陽臉色一陣發紅,等陳青說完,他試探的問:“難道這事我違約了?”

“按照合同來說,是沒有違約。可是這事啊,孫經理她很在意這事。”陳青分析道,“我看得出來,她生氣的真正原因是你沒有跟她知會一聲,按照規則來說合作夥伴之間要相互了解的。”

李夏陽沒有說話,他不明白幫鄉親們掙錢錯在哪。

陳青似乎看出了夏陽的難處,說:“其實吧也沒啥,這事也不能全怪你,我們也有責任。雖然說咱是合作關係,合同中也沒有規定旅遊合作之外的事項,你幫鄉親們的忙是好事,說句私心的話我很佩服你,可是這種事一旦進了規則裏,有些也說不清。”

“可是你們也沒說,我記得這兩月也沒有接到旅遊計劃啊,要是這樣等下去桃子可都爛了,這筆損失可是老百姓的啊。”李夏陽也不得不為自己力爭。

“我理解,所以說這事責任在於我們……”陳青還沒說完被韓霞打斷的話。

韓霞端著一盤桃子走過來,“陳經理,嚐嚐我們這又大又甜的桃子吧!我都用洗潔精洗過了,放心吧。”

“好的,謝謝大嬸,你們村我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啊,嗬嗬。”陳青在她熱情招呼下取起了一個桃子。

“夏陽,你跟陳經理削削皮,給你水果刀。”韓霞順手遞過一把水果刀來。

陳青擺擺手笑了笑說:“真得不用,太麻煩您了,桃子就這樣吃挺好的。我也是農村出來的,沒那麼嬌貴,大嬸你忙你的吧。”

李夏陽想弄明白陳青此行的目的,他覺得有點像是來興師問罪,但從陳青的口吻裏也沒有聽出太過指責的語氣來。

陳青邊吃桃邊誇讚這桃子的鮮和甜,李夏陽托著腮望著她,朦朧間隻覺得眼前的陳青是齊小慧。

“看啥呢,嘻嘻!”陳青的一句突然打斷了夏陽的思路,李夏陽頓時臉一紅有些不好意思了。

急忙找話來搪塞,“沒啥,桃子好吃吧?”

“挺好吃的。”陳青吃罷桃子,從包裏抽出一張紙巾來擦擦嘴角又擦擦手,說道,“這每家每戶的桃子能賺多少錢呢?”

“其實也賺不多少,碰到年頭好的時候吧,平均下來每家能賣個三五百塊,要是碰到收成不好連一百塊也賣不了……”李夏陽從春天的櫻珠扯到了秋天的柿子,陳青聽得津津有味,不想打斷他滔滔不絕的“演說”。

“陳經理,你來了?”李明存和穀新遠推著滿滿的一輛三輪車的桃子從下坡上來,見麵就問候到。

陳青還是禮貌的站起來,打招呼道:“主任,您這是家的桃子吧?”

“是啊!”李明存在李建文和晚生來推車的情況下,鬆開了手擦了擦額頭的汗,“夏陽,你給陳經理洗桃子吃啊?”

“吃著呢,這裏有。”陳青笑了笑說,“這桃子個挺大的嘛?”

“還行,今年的雨水好,桃子真得也歡。就我家門前那兩棵桃樹,這不摘了滿滿的一車呢,樹上還掛著些。”李明存喜不自禁的說,“你們也不來吃桃子,幸好建文這小子有能耐,否則這桃子爛了也沒人管。”

“那以前你們不是也可以到市裏賣錢嗎?”陳青好奇的問。

李明存指了指眼前的這片山,道:“誰愛動彈啊,這東西又不值錢,到市裏這麼遠,騎自行車又裝不多少,用車還換不出油錢呢。”

李夏陽就解釋了一下說,以前桃子基本自家吃吃,吃不了的就喂豬了,村裏壯力多數都外出打工了,剩家裏些婦女也懶得去整這些東西。陳青聽了直搖頭,感到有些惋惜。

李明存問:“陳經理,你這次來有啥事吧?”

“哦,是這樣的,過來和你們商量商量秋天的旅遊計劃。”陳青還是沒有點破此行的真正目的,說著從包裏取出計劃紙來遞給李明存。

大起大落(三)

李明存瞅了一眼,就遞給兒子說,“這個,你們年輕人定就行了。”

穀新遠放下車,也走了過來跟陳青打了個招呼,陳青湊近李夏陽跟他商量起紙上的計劃。

李明存點了根煙,話中有話的說:“你們搞完了櫻珠旅遊也沒有動靜了,原來還擔心我們的山貨出不去。我跟你開個玩笑說啊,你們秋天再不來,我們的山貨也有銷路啦。”

“那是,其實看到你們能有今天,真得挺佩服村裏的年輕人,像夏陽啊,建文啊都挺有出息的。”陳青誇讚道,“這事我回去一定跟我經理彙報,讓她抓抓緊。”

“爹,今年山楂九月底就能下來了吧?”李夏陽對照了計劃詢問老爹。

李明存屈指算了起來,“估計九月中旬就差不多了吧,新遠?”

穀新遠也推算了一番,點頭道:“今年也不閏月,中秋節就能吃著山楂啦!”

李夏陽趕緊翻閱了下手機的日曆本,說道:“農曆八月十五,是九月二十號。”

“我說差不多嗎。”李明存對自己的判斷力還是肯定的。

李夏陽看了看計劃紙,又問穀新遠,“叔,那山栗子和柿子十一差不多吧?”

“柿子估計還得晚兩天,山栗子肯定就熟了,不過前後也不會差多少天。”穀新遠繼續推算道。

“那這計劃得改改嘍!”陳青看了眼李夏陽。

李夏陽說:“嗯,這山裏的山貨幾乎是前後腳,山栗子還沒落完這柿子也就熟了,估計要數軟棗最晚啦。”

“軟棗?”陳青頭次聽說這名詞,好奇的問,“什麼是軟棗啊?”

“就是一種棗,霜降之後才熟的。熟透後是黑色的,軟乎乎的,挺甜。”李夏陽說。

穀新遠說:“街上有賣糖球的裏麵插著黑色的一串串的就是軟棗做的。”

陳青好像想起了那糖球的模樣,點了點頭,讓她驚奇的是在這山溝裏真是無奇不有,漸漸的向往起這美麗的地方啦。

“陳經理,那我們就把時間提前一下吧,你看如何?”李夏陽看著陳青把計劃紙遞給她。

陳青從包裏取出筆來說,“行,我包裏還有份。”

“到辦公室吧?還得勁。”李明存建議道。

“沒事,我在這改改就好。”陳青拿筆在計劃上重新改了時間,遞給夏陽,又把包裏的那份改了改。

“好啦,我該回去啦,你們忙吧。”陳青說著要跟大家告別。

李夏陽客氣道:“吃了晚飯再走吧?”

“就是,也快到吃飯的點了。”李明存也邀請道。

陳青微笑著看著西山說,“你看太陽都快要落山了,我得回去啦,下次有機會再來。”

主隨客便,既然要走再強求也沒意思啦,李夏陽就相陪送送,她的車還挺在了村口呢。

李建文見陳青要走,也過來說:“陳經理,好不容易認識你,吃頓飯再走吧?”

陳青客氣的和建文握了握手,道:“以後有的是機會,你們西平不是開了店嘛,有時間我會去的。”

見陳青一再推辭,也不好再挽留她,建文喊:“晚生,搬兩箱桃子放陳經理車上。”

陳青一陣謙讓,李明存認真的說道:“這是一點心意,飯你不吃但是這桃子你可得收下。”

陳青沒有再推讓,告別鄉親們在夕照的塵土飛揚中下山而去,李建文和李夏陽走在後麵。

“她來有事?”李建文問。

“噢!沒啥?”李夏陽答。

李建文又問:“旅遊的事吧?”

李夏陽又答:“嗯!”

李建文看出心不在焉的夏陽有心事,也沒有再問下去,倆人默默的朝下走去。

天慢慢的就要暗下來的,過稱的過稱,包裝的包裝,裝車的裝車。李明吉站在車廂裏滿頭大汗,肩膀上搭了條毛巾,抽空就趕緊擦一把汗。

晚生在一箱一箱裏往車上搬,那邊李明獻帶幾個年輕的媳婦忙碌著裝箱。儲建在過稱,一片繁忙的景象,稱完稱的就到韓霞那裏去領錢。

儲建抬頭尋視著李建文,“哥,你趕緊問問小翠那邊收得怎麼樣啦?天快黑了。”

“好的。”李建文又往回返朝村口跑去,村口地勢高信號清晰。

李小翠帶著一幫員工在東南崖的小學院裏也是忙得熱火朝天,突然手機彩鈴響了起來,“喂,哥……噢,已經滿車了……好……你跟娘說一聲,我就不回家了。”

李建文走到麥場時,車已經裝滿了。李明吉跳下了車,端著大茶缸子喝著水,晚生腳跟旁還摞著幾箱。

“儲建,行了咱收拾收拾回城。”李建文見儲建還在過稱,“還有幾份沒有稱啊?”

“就一份了,馬上好,可是也拉不了了。”儲建望了望還在包裝的現場。

李建文告訴李明獻說:“爹,這些包裝完後,明天再來拉。”

“行,我看就放這裏吧,找個油紙蓋蓋。”李明獻建議道。

李夏陽走了過來說:“這樣吧,我看也就二十幾箱,還是搬村委會去吧,別再天氣不好下場雨淋了。”

“夏陽說得對,我家要是有南屋就好了,直接搬我家了。”穀新遠嗬嗬的笑了笑。

李建文問明吉,“叔,車裏一共多少箱?”

“一百六十八箱。”

“晚生,你再搬兩箱放駕駛室,湊個整數。”李建文喊了晚生。

晚生自從頭上的傷好了之後,也沒再到工地上去幹活,正好李建文開了收購點就讓他過來幫忙。

李明獻停了手裏的活,走過來問兒子:“這是要走啊?”

“是的,爹。”李建文正指揮著封車門。

“吃了晚飯再走吧?”李明獻又說。

“不了,小翠她們在東南崖還等著我們呢,得趕著把這些貨運回去,天亮之前進超市。”李建文又說,“對了,你跟俺娘說一聲,小翠和我們就直接回城啦。”

“噢!真夠忙活的。”李明獻自語著又忙活起包裝來。

人多力量大,不一會車就收拾停當了,車也發動好了,臨走前李建文跟李夏陽說:“夏陽哥,你看集體的錢等款子打給我再付給你,看行嗎?”

李夏陽嗬嗬一樂:“這有啥不行的,你這也是給村裏幫了大忙啦。”

“說歸說,規矩就是規矩。”李建文保證道,“行,這事就這麼定了,下筆款子一到帳立馬就付給你,我先走了夏陽。”

“好的,拜拜。”李夏陽朝向自己打招呼的儲建揮了揮手。

大起大落(四)

建文的車走後,李夏陽就組織空閑下來的人把裝好箱的桃子搬到村委會的屋裏,韓霞手裏夾著算盤和帳本說,“別把門口堵死了,還要走人的,新遠你過去說一下。”

穀新遠小跑過去,揮開膀子在屋裏擺置起來。

李明存接了個電話從屋裏出來,喊:“明理,你過來一下。”

待李明理走過來,韓霞也到了跟前,明存說:“咱們仨明天去鎮上參加會議,八點鍾之前必須到。”

“啥會啊,主任。”韓霞問道。

“是計劃生育的會,很重要。”李明存強調了一下,“聞副書記親自打的電話通知,聽說還有市裏的領導參加。”

“這怎麼去啊?”李明理思忖了一會,他望了一眼韓霞,心想這要是三個大男人嗎一個摩托車可以擠一擠,人家年輕媳婦這也不太好吧。

穀新遠從屋裏探出頭來,“要不我開手扶車送送。”

“新遠你還是在家主持工作吧,畢竟明天這些桃子要運走,時間也還不確定。”李明存首先否定了他的要求。

韓霞眼睛一眨,“我好說啊,一會我打電話讓明孝晚自習後回來,明早他把我捎去就行了。”

“那你們倆就簡單了,主任你騎我摩托車帶著村長就妥了。”穀新遠一拍手,也覺得這主意不錯。

太陽已經徹底的掉到了山的那一邊,灰色的瓦片漸漸的由青色變成了烏黑,有的屋頂煙囪裏冒出了炊煙。

李明獻的老伴從堂屋裏出來,喊道:“壯壯他媽,建文呢?”

韓霞應了一聲扭過頭說:“嫂子,他們回西平了,急著發貨呢!”

“這黑燈瞎火的。”建文他娘低聲自語道,“吃了晚飯再走就是了,飯都做好啦。”

搬完桃子天已透黑,大街的燈亮了起來。走在回家的路上,李夏陽踩著鵝石道,感慨這時間過得可真是快,轉眼工夫秋天就要臨近,現在讓他頭痛的是,僅剩十二三戶和集體的果林能不能夠接待秋季旅遊,到時候可怎麼辦?

冬去春來,秋來夏去。一年四季,季節在不知不覺中變換,轉眼山中綠漸漸泛黃,那代表著收獲的季節已經到來。

滿山遍野都處透著誘人的成熟香味,墨城庵被這股豐收的味道緊緊的包圍起來。

通紅的山楂果在葉子裏跳動著精彩的華爾茲在向遊人顯耀,板栗樂嗬嗬的笑開了嘴,飽滿的栗子欲要衝破滿身刺的育房。開始掉葉的柿樹上,即將告別綠的衣裳,待到柿葉落盡之時掛滿的便是黃橙橙的“燈籠”。

經過一個夏天的探索,李夏陽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就是想整合全村的資源,把旅遊項目與李建文的收購合作。

李建文覺得李夏陽的建議不錯,初步答應並試行。這事夏陽自然沒有通知星海旅行社,反正也是村裏接待旅遊團,隻要招待好即可。

從接待兩批旅遊團的效果看,效果還不錯,李夏陽看到了希望,可鄉親們則不願意了。

原因還是出在錢的上麵。像村裏有些人家還是靠這點山貨換點現錢來解決生活之需,按理說吸引了旅遊,這是多麼好的事情。問題就出在這合作之上,旅客的到來不僅隻是來吃,臨走時還捎著帶走,高興了遊客可苦了百姓。

由於這事沒在旅遊合同計劃之內,帶走的部分算誰的?從旅遊費裏肯定是出不起的,而讓李建文的果品公司裏出又不太合理,用李明獻的話講,我們也沒收到貨憑啥付這額外的錢?李建文還沒有表示什麼,妹妹妹夫就跟父親基本統一了口徑。

然而,村委會的集體意見和李夏陽也產生了分歧,本來就沒有賺到錢還要給所有村民墊付費用,這不太現實。

李明存代表著村委跟兒子協商,意思是要付也隻能付那合夥股份的十幾戶人家,而去給其他村民倒貼錢的買賣顯然是不同意的。

完美的計劃並不完美。才剛剛起步的合作項目,就這樣在試用了不到十天的時間就流產了。

結果令李建文很尷尬,李夏陽沒料到。星海旅行社第三批帶旅遊團的導遊很是不解:村裏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遊客們想去西山看看,有些村民守候著自家的果林不讓進,生怕遊客們再去無償的采摘了他們的山楂。

導遊詢問李夏陽,李夏陽也不知道怎麼開口是好。把導遊拉到一邊解釋,小姑娘臉色大變,怎麼不早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