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夕陽西下,散盡帝國餘輝 第十四章 月掛西廂詩意濃(1 / 3)

第十五卷 夕陽西下,散盡帝國餘輝 第十四章 月掛西廂詩意濃

靜謐的鄉村夜。

一輪下弦月斜掛天幕,月朗雲輕。皎潔清輝穿過西廂房的紙糊窗戶,溫情射進屋內的熱乎乎土炕。窗紙上畫的紅金魚活了,遊弋在清波綠水裏;彩蝴蝶活動了,飄逸於花叢。

這是我溫馨的童年畫卷,和小清河一樣,作為家鄉的美景,永刻在心。

藍天雲,明月夜,清河蟹,灣裏水,海裏魚,樹上雀,地裏蟲,草裏兔。世外桃源般的景色,永遠不會再現。工業和商業文明已將農業文明擠占大半,移山填海,愈演愈烈。你們什麼不建設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多做這樣高附加值產業,用得著擠占那麼多良田森林嗎?一位茅盾文學獎獲得者買下幾百畝黑鬆林,建立書院,濃縮美好記憶,造福後人,真是英明之舉。

大自然景色留不住,人的生命和健康也像東流水那樣,逝者如斯夫。

人到中年,死亡這個詞語已經不用避諱,這是人生的一部分,不可或缺。這個詞彙聽起來晦氣,也就成了賭咒發誓判斷是非的試金石。前年有對老夫妻租賃我家樓房做生意,本來講好了中秋節和除夕不營業,但到了除夕,那老婆子又說當初沒那樣約定。我氣憤地說,如果沒那樣約定,我死全家。如果約定了,你怎麼樣?那老婆子滿臉通紅,尷尬地說,俺才不和你起這樣的咒了。我母親當年幫我哥哥買我東屋房子時候,將講好的2萬元房款,自作主張地減少了2000元,說是哥們弟兄省2000。前幾年我又將那房子買回來,妻子建議也省2000元,但是母親不承認當初因哥們弟兄而省錢的。。我激動地發誓:“如果不是那回事情,我就讓車撞死!”母親後來就說服哥哥給省錢了。

前些日子,我的一部書由國家級別出版社出版,比較熱銷。但再暢銷我也賺不到多少錢,因為當初我是以很低的首印和版稅簽給北京一家剛成立的小書商。此前一家大學出版社看好了書稿,還承諾給我出版2部書,但我最終還是簽給了北京這家小文化公司。原因是他們聲稱可以請圈內最貴的策劃人、作家經紀人、策劃推手大師運作,還說那最著名、最暢銷的曆史書和盜墓書就是他運作的。後來我才從那運作此兩書的民營書商老總那裏得知,不是那麼回事情。

當時我聽罷大喜,仿佛快成為最暢銷作家了。那牛氣衝天的大腕給我許了很多願,其中一條就是請我到北京電視台做節目,接受采訪。我喜出望外,常憧憬這美好景象,不惜忍受他在球球上的粗口,傲慢無禮。我建議他借鑒讀客做的封麵,他就惡狠狠地說:在你沒拿出讓我佩服的作品時候,你在我眼裏就是個小不點。

他聲稱一個月就出版,結果是接近一年才出版。期間我提示到北京電視台接受采訪一事,他一口否認,說從沒說過請我到北京電視台做節目,而是北京電台。電台就電台吧,隻要有營銷動作。

當書出版2個月後,我又提出做節目一事,他強詞奪理地說我此前回答的10個書麵采訪問題寫得太粗糙,所以采訪事情就沒了。而且他說從沒請他的簽約作者到北京電視台接受采訪,笑話我聽覺失常。我使出王牌勝負手,發誓道:如果你沒那樣說,我死;否則,你死。

他馬上回了句國罵,不敢搭腔。我把其從北京著名書商那裏辭職,到廣州書商那裏做了2年,業績難看炒魷魚等事實從頭到尾數落一頓,他有氣無力地辯解了幾句,當晚刪除了好友。誰真誰假,一目了然。

當給親人掃墓時候,海哥哥總是想:人早晚會有那麼一天,都要進墳墓,這與地位、體能沒有太大關係。趙構天生神力,少年封王,青壯年稱帝,到八十歲時候也難免,還不如宋美齡和張學良長壽。

可見死亡是必須的,這點是最公正的,不管是乞丐還是皇帝。名海最大的願望是:當最後時刻來臨,我能夠赤裸地、靜靜地躺在心儀的美眉懷裏,讓她緊緊抱著,悄然離去。

人到中年,健康就成了午後的陽光,越來越沒亮度。1999年海哥哥剛接觸股市時候,經常熬到淩晨三四點,第二天照樣不耽誤上班。2005年剛玩天涯時候,精力充沛,幾乎每晚到午夜,第二天濤聲依舊。

到了2011年,我簡直像乏透了的弓,多少一用力就會扯斷。今年臘月,上部書殺青,我開始醞釀這部書。期間,我一部幸福勵誌書被一國家級出版社相中,要求9月底交稿。於是兩部書同時進行,經常在腦海裏糾結打架。8月底搞定勵誌書,發給北京編輯後,全力以赴寫寒夜冷月。但是半個月後,北京編輯嫌那書寫成小說了,要我大幅度修改,限定9月底交稿。我恨不得一頭撞到豆腐上,但沒法子,隻好從命。9月底如約交稿。10月8日上班後,編輯又嫌架構不爽,讓我再修改。我再修改再發給她,編輯又嫌書稿中出現了真實的主人公名字,怕惹糾紛,讓我再修改。我和編輯爭論多次,那是歌頌名人的,難道他們會恩將仇報起訴於我?編輯堅定不移,我隻有再次委屈就全。

既要趕緊修改,又放不下南宋人物,既寫勵誌,又撰曆史。既要趕緊交差,又想爭取本書趕上2012年1月8日的圖書訂貨會。北京重慶,一北一西南,兩處出版社就像金庸的《射雕英雄傳》裏描繪的洪七公和歐陽鋒同時發力,中間夾雜的5個本領一般的武夫,被兩股大力擠壓的苦不堪言。

我就像這五個可憐的同學那樣,被累感冒了,倒也沒啥,能挺過去。但是眼珠不幹了,左眼角疼得鑽心,像錐子一樣往裏狠紮。這是2002年我寫30多萬字的長篇留下的後遺症,隻要一疲勞就會出現症狀。左眼球、鼻子、牙齒、肩膀,左半身子像被固定住一樣,不敢活動。鼻竇炎發作,帶動牙齒發炎,左腮幫鼓起老高。晚上疼的不敢翻身,一動彈眼珠就疼痛難忍。

我一咬牙挺起來,閉著左眼,睜著右眼,堅持在筆記本電腦上寫作。後來實在堅持不住了,就到醫院看醫生。結果是左眼長了結石,必須清除。我猶豫再三,反複問那年輕的美女醫生,你不會給做壞了吧?醫生說我們天天做,怎麼會壞了?醫生給我滴上麻藥,片刻後,給我取下結石。當她說聲好了後,我如釋重負。多虧這次眼疼事件,否則這結石豈不越長越大?人到中年,蹊蹺古怪的病症越來越多,以前從沒有這樣的事情。

為什麼我對那無良書商暴怒?因為我們作者太辛苦了,完全是掙點賣命的錢。一部二三十萬字的書掙五六千元,何如在《南方周末》、《知音》這樣的報刊發篇五六千字的文章?

畫家和書法家長壽,作家很難。

我寫書有個特點,喜歡亂七八糟地擺放心愛的書,要的是一種置身山林溪水的氛圍。我喜歡把心愛的暢銷書擺放在眼前,盡管不看,也起到個激勵作用。這次擺放的是時代華語運作、山西出版社出版的《公司的力量》,磨鐵運作、讀者出版集團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酥油》,磨鐵運作、印刷工業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如此險惡,你要內心強大》,時代華語運作、華文出版社出版的《獵鷹》,讀客運作、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魯班的詛咒》,以及山東人民出版社老版本的《山菊花》,等等。

我對山西產生興趣,他們出版書少而精,如書海出版社做的圍棋方麵書就賺大發了。《公司的力量》封麵墨綠色,燙金標題,高級紙張,裏麵文筆優美。我設想自己啥時能整出這麼一部書?心裏頓時有了力量。我喜歡《獵鷹》的夜景封麵和封底,以及文中描述的就著燉熟的羊羔肉,喝馬奶酒的情景。我喜歡進入《山菊花》描繪的原生態膠東風景風情裏,體會山村生活。我喜歡《青年文摘》有一期封麵,一個苗條美眉穿短裙,站在沙灘,海水漫延。沙灘上貝殼,還有盛開的鮮花。藍天,白雲,海鷗,美女,鮮花,讓疲憊不堪的我賞心悅目。

如果將案頭收拾的整整有條,我反而腦子空了。

怎樣才能成為一名作家?我的體會是:天賦+動力+閱曆+人格=成功。

首先說的是天賦。

盡管大量的勵誌書喋喋不休地鼓勵人們,奮鬥改變人生,你就是自己命運的設計師。我派!這些話老掉牙了,而且特別容易誤導人。奮鬥一定能成功嗎?你讓韓寒奮鬥成數學家試試?中國作家哪個不奮鬥?怎麼就得不了諾貝爾文學獎?那些頂尖培訓師們講課一小時數萬,我給你100萬,請把我培訓成星光大道年度冠軍?講明白一點:我五音不全。

台灣藝人黃安在《誰搞垮了演藝事業》一書說得很精彩,他說有人問他怎樣才能在文藝方麵取得成功,他回答說看你家祖墳蓋的好不好。他說唱歌是所有文體表演活動中,最需要天賦的一件事情,他老婆就是到音樂學院培訓一百年也是樂癡,而張惠妹不用學習也是天後。

細想一下,難道不是嗎?從沒受到正規訓練的菏澤農民朱之文,憑借自己苦練,歌聲動人,紅遍中國。而那些音樂學院的科班畢業生又有幾多取得這麼顯著成就的?

我做夢也想在舞台,甚至人多廣眾場合,引吭高歌,但是唱歌和說話似的,一張嘴就會讓人嗤笑。此生無緣,隻待來世。下輩子如果我生在美國,就做個西部牛仔。如果生在中國,就做個優秀歌手。

膾炙人口的《新鴛鴦蝴蝶夢》是怎麼誕生的?黃安先生真實再現了“分娩”情景:在某一個月圓的晚上,夜涼如水。我抱著佳佳到樓下去散步,走著走著,突然之間有一段旋律飄過我的耳際!我覺得這段旋律好聽極了,於是趕緊跑回家,把佳佳放在沙發上,然後對她說:“佳佳乖,不要吵,爸爸現在要寫歌了,你要保佑爸爸有好手氣,寫出一首好歌,賺錢給你買奶粉。”

他將剛剛飄過耳際的那段旋律很快地譜寫出來,然後自己哼哼看。黃安感覺這是一段中國五聲音階的旋律,應配上較古典的歌詞才合適。於是他翻開《唐詩三百首》,找到李白的“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那首詩,加以改動,配上旋律,感覺真好聽。於是他又找到杜甫的“佳人”那首詩,吸收借鑒了幾句,然後一氣嗬成,黃安自己也被震驚了。當最後那句拿捏不準時候,佳佳哭著要他抱著睡覺。黃安越哄越累快要睡著的時候,一句歌詞脫口而出,“不如溫柔同眠”。他感到冥冥中有人幫助似的,可謂有如神助。“新鴛鴦蝴蝶夢”成了電視連續劇《包青天》的主題曲,一夜之間,紅遍中國台灣、大陸,乃至東南亞。

黃安這個現象,就叫做天賦促生靈感。他的人生曆程,他的藝術細胞,他的靈氣,在一個月圓之夜被激發了。

同樣可以證明,文學創作太需要靈感了,靈感從哪裏來?未必是那位文學大師所言“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寫作上”,而是生來具備的靈氣,也就是天賦,或者說天分,天資,說的都是一回事情。

人的23條染色體,一半來自父親,另一半來自母親。所以子女既攜帶有父親的遺傳信息,又攜帶有母親的遺傳信息。就是這些基因決定了人的各種遺傳性狀,所以就發生了孩子某個地方像父親,某個地方像母親的情況。世界上的人最初都是由一個受精卵經過不斷的分裂增殖發育而成的。而受精卵的發育則要受基因的控製。基因是一種極為微小的物質,每一條染色體是由一個DNA分子構成。基因是DNA分子的一個小片斷,它們按一定順序排列在染色體上,由染色體將它們帶入人體細胞。基因是貯存遺傳信息的地方,一個基因往往攜帶著祖輩的一種或幾種遺傳信息,同時又決定著後代的一種或幾種性狀和特征。每條染色體上可有1250個基因,每處基因都有固定的位置,稱作“傳點”。在受精卵裏蘊藏著無數個父母的遺傳基因,詳盡地描述了後代的外貌、生理、性格、體質甚至某種遺傳病,子女就是依照這些特征發育成長的。遺傳中,基因可能出現變異組合。

我上麵有個姐姐,還有個哥哥,他倆都會寫東西,姐姐還在當地文學刊物上發表了小說詩歌。我們姊妹三人都遺傳了父親的文學基因,但程度不一。我從小喜歡看書,常藏身於被子疊起的“小山”後麵,翻看各樣書。喜歡在溫暖的爐火旁,進入書中的世界。我對文學的領悟顯然要優於他倆,不僅是文筆,更重要的是氣質、稟賦。從小學開始,我的作文就出類拔萃,《上學路》發表在當地文學刊物,《邁進新學校》被刊發在校園的黑板上。作文如果不被當成範文表揚那就是新聞了。雖然我在30歲到40歲出頭這十幾年時間扔下了,但是那種感覺和天分沒丟,當妻子賠錢後,我急於要寫書,強刺激,激活了腦海中的那種靈性。

我寫小說不成,沒有生活,缺乏想象。但是寫雜文還算把硬手,經常有雜文發表在雜文月刊,有次還作為重點文章,排列在邵燕翔、鄢烈山這樣的大家之前。我從沒受過任何培訓,文憑也不算高,但是許多大學中文係的畢業生也不如我。

更能說明問題的是,百度一下著名詩人顧城,發現他最多是小學文化程度,但是他的詩歌舉世聞名,其本人還應邀去德國講學,這就叫天賦。大衣哥嗓音洪亮,歌聲優美,他的兄弟姐妹中,一個也沒這兩下子。天賦不可多得。

我在寫這部書中,多次體會到上蒼賦予我的天賦好處。幾個月前還是一片空白,幾個月後已經是三十多萬字的作品。經常出現些寫不下去的狀況,但是停頓一兩天,靈感泉湧。特別是本文穿越那兩章節,開始時腦子裏空空如也,甚至不打算寫這章節,但是很快一個意象浮現:美眉,特種兵,火攻,詐降,飛禽,等等。這些意象串聯放大,文章成也。我不會唱歌,不會做工,不會經商,不會合群,但是會寫書,這點很自豪。

當處女作拿到手後,海哥哥和媳婦向南、西南分別行了三個大禮,感謝觀世音(保佑)、重慶出版社(慧眼)和父母(基因)。

非常遺憾的是,我老家的人對這喜訊很淡定。母親以前高度重視我在這方麵的才能,對我發表在報紙上的文章,都十分喜歡。曾承諾我,按照稿費的十分之一獎勵。但是出版新書後,她隻獎勵了3百元,然後就不給了。此前還很認真地讓我提供稿費單子給她看,我說現在出版社都是將款打進賬戶裏,哪裏有彙款單?她又要看新書和通話記錄,看後又不給了。此時此刻,我很理解嶽少保被趙構涮了的心情。她老人家還說寫這些東西沒有用,現在哪還有看的。還不如我姐姐的閨女女婿,在鄉鎮掛職,一招手,兩箱蘋果就裝上車了。我姐姐和我脾氣不合,媽媽故意把新書擺在火炕中央,她看到後趕緊把頭轉過去了,一言不發。隻有哥哥還公正地對媽媽說,這獎金錢該給。

除了基因,排在第二位的就是動力。如果沒了動力,再高的天賦也付諸東流。必須是強大的動力,不是淺嚐輒止。

促使本官人寫作的驅動力有二,一是錢,二是權。再說白點就是:混得很糟很失敗。

我19歲時候,擔任本省直屬水產冷藏廠的父親因公殉職,天降厄運,把我這英姿勃發的少年,從官二代毫不留情地降格為民二代。工作婚姻前途地位,嘩啦啦地被打進中下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