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感傷西行之重返人間 第三章炎帝精神複活(1 / 2)

第三卷 感傷西行之重返人間 第三章炎帝精神複活

天傷心要下雨,天發怒要下雨,像人一樣,下完雨,天就非常痛快,天空被雨水洗得幹幹淨淨,空氣也清新了很多,雨過天晴,恢複了理性。時間已過下午三點,溫度和濕度都很適宜繼續前行。小翔走過鳳千路,踏上陳倉大道,當趕到寶雞市區時,天已近黃昏。小翔找到一個修理自行車的地方,讓師傅修理一下刹車,又給車加了點氣,推起來似乎輕鬆了一點。

今天晚上在哪裏睡呀?一直以來風餐露宿,走到哪就睡到哪,反正看起來有點像乞丐,沒有人會注意他。要不問一下修車的師傅,小翔邊給錢邊問:“師傅,寶雞市有什麼地方嗎?”

師傅正準備收攤,洗洗手接過錢說:“你是外地人吧?市區有座北坡森林公園,風光不錯,值得一看。”

小翔又問怎麼去這個公園,然後再三道謝。過了陳倉大道,小翔又穿過大慶路、東風路,向北一轉上了金陵東路,又向東轉穿過曙光路,最後向北轉到金陵巷。夜晚的寶雞,燈光通明,透過櫥窗可以清楚地看到各種飯店、酒店、商場等場所的裏麵,都是金碧輝煌,令小翔目不暇接,真有點眼花繚亂,差一點迷失方向。寶雞是中國境內亞歐大陸橋上第三個大十字樞紐,隴海、寶成、寶中鐵路在此交彙,氣候溫暖濕潤,環境優美,很適合人類居住。早在公元前五千年,我們的先祖就在寶雞這裏繁衍生息,並創造了璀璨的新石器文化和仰韶文化。

肚子有點空虛,小翔路過金陵巷時,在一個小攤前買了兩個酥餅,味道香甜,十分可口。又順便問了一下北坡森林公園怎麼走,小翔很快就到了北坡森林公園,在半山腰上遇見金台觀。晚上的金台觀特別幽靜,在燈光下,小翔悄悄地進入觀內。金台觀是明代張三豐修道處,張三豐在這裏悟出了太極拳和內家拳。晚上還有點早,小翔到處走了一會,觀看了一下玉皇閣、三清殿等,看不清楚,輪廓模糊。小翔是溜進來的,因為穿著不顯眼,小翔有許多機會可以混進去。倒是遠望寶雞市區,夜色朦朧,街景繁華。最後小翔找了個無人找到的地方,就地躺下,看著天上的星星,一會兒就入睡了。

晚上,天氣涼爽,天快亮時,小翔就醒了,又小睡了一會,很早就從金台觀出來。走到街上,人不多,隻有幾個打掃衛生的人在忙碌著。沒有什麼障礙,穿過許多街道,跨過渭河大橋,又拐彎抹角,彎彎曲曲,終於上了清薑路。

早上,空氣清新,小翔的精神也很好,昨晚休息得不錯。寶雞市內的風景就不專門遊覽了,下一個目標是炎帝陵。想到馬上就可以看見炎帝陵了,小翔的心情異常激動。

炎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之一,生於公元前兩千多年,寶雞天台山的蒙峪溝是他的故鄉。史書記載,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薑水成。炎帝和黃帝是起源於陝西省中部渭河流域的兩個血緣關係相近的部落首領。傳說,炎帝神農在天台山上學習武藝,憑著他的聰明好學,炎帝練就了一身本領。在天台山比武大會上,炎帝以其神奇的武藝一舉奪冠,被封為赤帝。炎帝為人善良,以羊為部落的圖騰,仁愛百姓,受人愛戴。子孫後代以“三味生奇花”為理由,把天台山上的蓮花峰稱為“中華”。世人為了紀念偉大的炎帝,把中國叫做“中華”。

路上陸陸續續有人行走,小翔買了兩個饅頭,打聽了一下炎帝陵的確切位置。炎帝陵就在前麵不遠的神農鎮常羊山上。常羊山下以前是寶雞橋梁廠的職工住宿區,那時候常羊山還沒有出名,出名之後寶雞橋梁廠與當地的村委一起開發了常羊山。小翔到了益門堡後,就看到了巍峨的常羊山,穿過神農門,經過橋梁廠家屬區,向南就到了常羊山腳下。

小翔對曆史有一定的了解,他知道古代的伏羲、女媧和神農都是部落的統稱,而不是特指某一個首領。史書記載,黃帝崛起時,恰好炎帝衰落。當時正值原始社會中晚期,中國逐步形成了華夏、東夷、苗蠻三大集團。華夏集團以炎帝黃帝兩大部族為核心,它們興起於今關中平原、山西西南部和河南西部,兩部族逐漸融合,沿著黃河南北岸向今華北平原西部地帶發展。興起於黃河下遊的九夷部落在領袖蚩尤的領導下,以今山東為據點,由東向西發展,開始進入華北平原。

為了擴大勢力,東夷部落進入華北後,蚩尤首先與炎帝展開了鬥爭,蚩尤聯合誇父和三苗,用武力打敗了炎帝。為了生存,炎帝隻好向黃帝族求援,黃帝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於是決定與炎帝聯合起來把東夷集團打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