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感傷西行之回到古代去 第三十五章 神似龍
沒想到成明又回來了。他臉色平靜,眼睛明亮,大聲問道:“先生,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一直不敢問先生,隻是這個問題壓在我心裏真難受,所以我冒昧地向您請教,不知該不該問?”
馬先生一向對學生坦率,說道:“說吧!沒事,這兒就我們師生,但說無妨。”
成明見馬先生如此爽快,也就大膽地問道:“先生,這世上有神嗎?”
馬先生微微一笑,答道:“誠信善良的人,再加上努力不斷充實,這叫美;充實而又有光輝的人叫大人,大而能教化別民眾的人叫聖人,聖而不可知的人叫神。”
成明繼續問道:“先生,那就是說神是由人修煉而成的?”
馬先生說:“是的。那些不可知的聖人就是神。”
成明問道:“那古代的孔子算不算神呢?”
馬先生回答說:“孔子雖是聖人,但還可以通過學習了解他,所以他還沒修煉成神。孔子曾經問禮於老子,孔子回來後對他的弟子說:‘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我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矢曾;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見老子,其猶龍邪!’可見孔子還不算神,隻是聖人啊!”
成明問道:“那依先生所言,老子是神啦?”
馬先生說:“連孔子都不知的人肯定是神了,俗話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世上有最雄偉的山,有最壯麗的海,人也有最聖大的神。老子雖留給世人《道德經》五千言,但世人沒有能真正了解他的。一部《道德經》,簡而深,當初老子隻是為了應付一下世人,所以隻是寫了相當於一部書的序言而已,他博大精深的智慧隻留存在他的頭腦裏,世人和後人永遠無法知道了。”
成明又問道:“先生,那神會死嗎?他住在哪裏?”
馬先生回答道:“至於這些我也不知道。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宇宙之廣,我們人的智慧能知道多少呢?以我們常人的智慧,又成天生活在利害當中,又怎能知道神呢?雖說科技越來越發達,人也越來越聰明,但聰明反被聰明誤,我們常人被物欲牢牢地控製著,怎麼可能有道德的最高境界呢?神乃至德之人,非常人能達到。成明啊!你不要胡思亂想了,安於本分,隻要做到仁義就夠了。至於那些連仁義都做不到的,那就可想可知啦!”
成明眉頭一皺,又問道:“先生,你相信命嗎?”
馬先生回答說:“人總有一死,但人的壽命也是由人把握的,更何況其他事情呢?我不信命運,我隻是相信人的努力。如果有命的話,人的惰性就充分地暴露出來了,身上僅有的善端也會化為烏有,更不用說成就事業啦!十年樹木,何況人呢?人要把自己的善端充實起來,盡量使他發出光輝,這都要靠人的努力啊!人性本善,何必談命呢?人若有命,何必談性呢?”
成明和馬先生一問一答,談得十分融洽。小翔在養氣房無意中聽到他們在客廳裏談話,雖然並不十分懂,但對馬先生愈加敬愛。他們二人又聊了一會,成明起身告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