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報料線人(二) 家園(1 / 2)

第八章報料線人(二) 家園

正因為孔光明對這一帶流浪漢的情況很熟悉,所以突然間混進了一張生麵孔,他一眼就看出來了。這是他努力工作的結果。

有時候,孔光明甚至想,要是自己讀書的時候也這麼刻苦,就不至於現在既無文化又無技術了;要是以前工作的時候也這麼努力,恐怕就不會下崗了,即使下崗了,也不用愁生活出路問題。要是大家都這麼刻苦學習、努力工作,恐怕工廠也不會倒閉了。

孔光明很喜歡看韓劇,晚上不出去轉悠的時候,就陪著年邁的父母和勞累了一天的老婆看韓劇。他很仰慕韓劇裏的那些韓國人,他們把家庭當成自己的根,把社會當成自己的本,不論男女,都以家庭為中心,熱愛家庭,尊敬長輩,責任心強,勤儉節約,富有同情心,熱愛祖國,團結奮鬥。他有時覺得,自己的身上就或多或少地缺少這些東西。

十多天前的早上六點左右,天空中有點薄霧。孔光明像往常一樣早早地就開始工作。他開著摩托車經過民生路時,看見好幾個路人都抬頭往位於98號的藍天省體育局民生宿舍靠路邊的那幢宿舍樓張望,“不成體統”、“太不像話”、“傷風敗俗”之類的話不斷地往他的耳朵裏灌。他覺得奇怪,便停下摩托車,也抬頭往上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6樓有個男人全身赤裸地站在陽台上鍛煉。

孔光明連續觀察了幾分鍾,發現此人一直在做一些重複的運作,最後確信此人不是有精神問題就是暴露癖。他認為那個人膽敢這樣做,公然挑釁我們良好的社會風氣,應該受到社會的譴責。他同時認為,這也許是一條好的新聞線索,便用手機給白雲早報的華記者打電話報料,再分別給110指揮中心和中山派出所的金警官打電話報警。很快,華記者先來了,110的民警也來了,金警官也來了。他們上去敲開門一看,發現原來並不是那麼回事,人家那是穿著肉色的緊身練功服在練功。

盡管華記者不說什麼,110的民警有些不高興但也沒有說什麼,金警官拍拍他的肩膀更沒有說什麼,但孔光明覺得慚愧。他是一個嚴謹的人,最看重的是信譽,自從出道做報料線人以來,他還從來沒有出過這樣的差錯,害人家華記者、金警官等人空跑了一場不說,還驚動了110的民警,孔光明心裏很不安,發誓從此以後做事一定要慎之又慎,千萬不要砸了自己的金字招牌。

孔光明原來是白雲市手表廠的工人,多年前就下崗了。他的父母和姐妹一起湊錢給他買了一輛二手摩托車,讓他兜客,好掙點錢維持生活。

可是好景不長,他才做了兩年多,白雲市就出台政策,限製摩托車入戶,禁止摩托車在市區內兜客。為了生計,孔光明繼續兜客。這就難免要與交警捉起迷藏了,但他還是被交警抓過幾次,每次都要罰款500元。如果不能在規定的期限內交清罰款,摩托車就會被強行處理。

盡管摩托車的價值不止500元,可交了三次罰款贖了三次摩托車之後,全家人都覺得不值了。孔光明要是再這樣兜客,掙的那點血汗錢還不夠用來交罰款,必須另尋出路。

孔光明沒有一技之長,無奈隻好跟著老婆到農貿市場的臨時攤位去擺地攤,賣賣指甲鉗、鞋墊、頭花、發卡、文胸、衛生巾、鬆緊帶之類的小商品。所謂的攤位,其實就是一架雙輪手推木板車,一個人都管得過來,再多一個人管理,收入也還是那麼多。一家人一點辦法都沒有,隻有到處求親戚托朋友幫忙想辦法。

一個親戚告訴孔光明,既然他有摩托車,閑著也是閑著,不如想辦法找些新聞線索提供給報社、電視台、電台,如果被采用了,就可以得到一定的報酬,多少可以增加一點收入,並給了他幾個電話號碼。

不久,在回廠辦理下崗手續的路上,他突然看見離白雲市手表廠不遠處的那家靠近加油站的汽車修理廠濃煙滾滾,火光衝天。他趕緊跳下摩托車,跑到路邊的商店,翻出隨身攜帶的電話本,用公用電話給白雲早報社的華記者打電話,斷斷續續地說出了見到的情況,特別提到起火地點緊靠加油站的情況。與記者通完電話後,他不放心,又撥打了119報警。這個偶然的機會讓孔光明從白雲早報社得到了100元的報酬,他和家人由此看到了一個掙錢的新希望。

孔光明和家人發現,當報料線人的確可以掙錢,而且既不需要什麼學問,也不需要什麼技術,隻要有足夠的耐心加上足夠的好運就可以了。他們覺得,既然交警查得這麼嚴,用摩托車兜客的黑市生意是做不成了,整天在外麵轉悠不但浪費汽油還浪費米飯更浪費時間,不如就試著做報料線人吧。從此,孔光明開著他那輛二手摩托車,滿大街亂竄地尋找新聞線索。慢慢地,他一個月也有了三四百元的收入。像關愛流浪乞討人員、“跳樓母親”、熱心居民把丟失錢包的外國老人送到白雲出入境管理處辦理簽證、拉布拉多犬會帶孩子會買菜等許多新聞,都是他報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