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到來,陸路交通進一步發達,良田碼頭逐漸被廢棄了。現在,已經很少有人去關心碼頭上一級又一級的大青石石麵是否凹凸不平,更沒有人注意大青石上麵是否積滿落葉和泥沙了。
雖然沒有了經濟價值,但它仍然具有曆史價值。那個用一條條大青石砌起來的陡峭的良田碼頭,由於同時還連著一段同樣古老的防洪堤,在幾年前被以“良田碼頭防洪堤(明朝、清朝、民國)”的名義列入藍天省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而古城碼頭由於多次重建翻修,就沒有這個殊榮。
野火吹不盡,春風吹又生。隨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的實行,村民有了空閑,手中還有那麼一點點閑錢,村裏沒有通電或者經常停電,即使有電,電視也不是那麼好看,又沒有其他的娛樂方式,於是賭博在古城縣良田鄉又死灰複燃了。
開始時,是幾個人在打撲克時偷偷摸摸地小賭,不久越來越多的人參加,賭注也慢慢地加大。然後,那個以前好吃懶做的稻飛虱阿三通過賭博,一轉眼的工夫就蓋起了兩層半樓房,還娶回了一個打扮得像妖精似的三嫂。雖然有人說他的錢來路不正,但更多的人認為,你管他的錢是從哪裏來的,反正有了錢就好,有了錢什麼事情都好辦。
於是,隻要他手頭上有了一點錢,自然就有人來邀請他去賭攤看看熱鬧。到了賭攤,他就不可能不受影響。當他看著別人興奮地把桌麵上的一堆錢統統收歸己有,在震撼之後也就不知不覺地坐到賭桌邊。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成年人打牌賭博的時候,幾個小孩就在旁邊觀戰,專注地學習賭博技巧。當“三缺一”時,渴望已久的小孩便歡天喜地地坐到賭桌邊,慶幸自己終於有機會頂崗,說不定他還在心裏對自己說“總算可以過一把癮了”。就這樣,古城縣良田鄉在解放後出現了一批又一批的職業賭徒,賭鬼五就是其中之一。
雖然說良田圩上家家戶戶公開開辦賭場的盛況已經成為曆史,但現在四鄰八村村村都開有賭攤,有些村甚至開有兩三家,生意是如火如荼。這些賭攤一般設在村頭或者村尾,這樣的布局有利於回避公安機關的突然打擊。
與此同時,出去打工的後生人身穿T恤衫和牛仔褲,腰間的皮帶上掛著大哥大,神氣活現地回到了村裏,他們除了帶回用於建造房屋的金錢或者對城市生活的向往和無奈之外,還帶回來了新的賭博方式“六合彩”。
“六合彩”這種利用香港六合彩遊戲規劃和開碼結果卻與香港六合彩沒有任何關係的賭博活動,以40倍的高賠率吸引著賭徒們通紅的眼球。他們個個都以為自己是菩薩眷顧的第一人,急於致富的想一夜致富,不愁吃喝的想一夜暴富。每到星期二、四、六“六合彩”開碼日,那些賭徒們一邊在賭攤打撲克賭博,一邊使用電話向熟識的“六合彩”莊家投注“買碼”。他們以為,投入越多,收獲就越大。於是,每一次投注,他們都押下自己的全部希望,癡心妄想自己可以博到40倍的收益,從此以後就可以興旺發達了。盡管每次都事與願違,可他們依然執迷不悟、癡心不改。
結果,就連那個平時走村串戶的豬肉佬都在感歎,近來在這些村很難賣出豬肉,他認為自己要盡快開辟新的市場,不然就得改行做其他的工作了。
那些深受賭博之害的賭徒家屬經常到派出所報案,他們哭哭啼啼地懇求派出所的同誌,要像抓計劃生育那樣多個部門聯合抓賭博,采取一票否決製等多種措施抓賭博,或者要像解決初期那樣抓賭博,救救他們,救救他們的孩子。
當地公安機關經常出動警力予以打擊,但賭徒們對於公安機關的打擊早已習以為常,能跑就跑,跑不掉的最多就是被罰點款,或者被派出所關幾天,又不會被判刑坐監,更不會被判死刑。賭徒們認為,有賭不算輸,隻要有賭攤在,隻要有“六合彩”莊家在,總有翻身的機會,總有發達(飛黃騰達)的那一天。
於是,賭博和賭徒總是抓不完,古城縣良田鄉賭博之風依然盛行,家破人亡的悲劇時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