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天之驕子(二) 書山有路(2 / 3)

李顯富看到心愛的兒子住進了帶有電梯的嶄新的學生公寓的十八樓,笑得合不攏嘴,感到十分的驕傲和自豪。

他心想:“在大學裏,連住的地方都不一樣。人們上樓下樓,都不用自己的雙腳走樓梯,隻要走進那個叫做‘電的(梯)’的小屋裏,一下子就升上去了,一下子又降下來。而且,坐這個‘電的’都不用給錢,比‘打的’好。宿舍裏的電燈亮堂堂的,照得人眼花,不像家裏的電燈像螢火蟲一樣,半明不暗的,晚上有什麼事情想要光線亮點,還得再點上煤油燈或者蠟燭,更多的時候是幹脆連電都沒有。宿舍裏雖然沒有天井,卻有一個衛生間,洗澡和上茅房都不用出宿舍的門。最好的是衛生間裏頭的自來水,想什麼時候用都可以,隨手扭開水龍頭,自來水就嘩啦嘩啦地流出來,要多爽快就有多爽快,比村裏人挖的手壓水井還要快捷還要方便。出得宿舍門來,交通更是方便,不像在家裏,連個公共汽車都不通,連打的都隻能打三輪車。”他興高采烈地想:“我這個農民伯伯生出來的兒子,現在才剛剛來讀大學,就可以住上這麼好的宿舍,享受這麼好的環境,將來還不知道能享多大的福份呢。唉,這全靠菩薩保佑,祖宗積德,還有福慧先生的帶挈。”

為了省下每一分錢給兒子用,加上又一句都聽不懂兒子宿舍的同學和他們家長的話,不願意給兒子添麻煩,李顯富決定馬上回家。他對李官勝說:“你入學注冊的手續都辦好了,你今後四年生活的地方我也看過了,這樣我也就可以放心了。你說過今日還有火車回白雲市的,我想今日就回家,也好快些把你的情況告訴你大嬸,免得她在家裏東想西想的擔心。”

李官勝極力勸他參觀參觀綠水這座美麗繁華的都市後再回去也不遲,但李顯富一刻都不肯多留。

下午,李官勝帶著父親乘坐學校迎接新生的校車來到綠水火車站,排隊買了一張9月8日當天回白雲市的站票。

綠水火車站內人頭傳動,來來往往的人們從他們的身邊穿梭而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他們父子兩個仿佛是兩粒草芥,顯得那麼渺小,甚至可有可無。

在候車室裏,李顯富依依不舍。他諄諄地告誡兒子:“我們人窮誌不短。你在學校裏,不要丟老道、老母的麵,好好念書。你現在考上了大學,我才敢告訴你,你一定要好好地記住:你就是全家的惟一希望,我和你大嬸還有三個姐姐,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你的身上,你就是我們的生活和未來。你不要為學費擔心,你大叔我會想辦法的,你大姐、二姐、三姐她們也會幫助你的,我們絕對不會讓你綴學的。”

在站台上,李顯富又反複叮囑:“要注意身體,好好學習,聽老師的話,把同學當成兄弟姐妹,將來找個好工作。最要緊的是,沒有錢就打電話回家,注意身體,不要讓家裏擔心。

李官勝淚眼朦朧,全部都答應下來。他請求父母不要太辛苦太操勞了,等他畢了業,等他有了工作,等他有了收入,等他在城市裏居住下來,就馬上把父母接出來一起住,讓父母享受苦盡甘來的那一天,並盡最大能力回報三個姐姐的恩情。同時,他再次在心裏暗暗發誓:“不出人頭地,誓不為人!”

李顯富十分感動,兒子的承諾高於一切。

火車開過來了,他從兒子手中拿過小小的行李包,強忍著淚水,慢慢地轉過身,一步一步地走向最近一節火車車廂門口。

李官勝忽然發現,印象中挺拔結實的父親已經不再挺拔,不但身材縮小了,而且後背也駝了。他呆呆地看著,父親的背影竟是如此的孤獨、沉默、負重。他想:“大叔已經老了,他的肩膀再也擔不起一家老小的天地了。隻是這個事實,這個可怕的事實,我卻是直到現在才發現!”

他的心裏充滿了悲傷和自責,一時間精神恍忽,都忘記跟隨父親上車了。

一踏上車廂,李顯富就轉過身,向李官勝輕輕地擺擺手,示意他趕緊坐校車回學校。

這是一趟過路車,在綠水火車站停車9分鍾。

直至火車一聲長鳴,李官勝才醒悟過來,剛才在火車站內售貨點買給父親路上吃的麵包和礦泉水依然還在自己的手中。但是,火車已經喀嚓喀嚓地開動了。明知道要把手中的麵包和礦泉水遞給火車上的父親已經是不可能的了,但李官勝還是舉著麵包和礦泉水,追著火車奔跑。在奔跑中,他清楚地看到父親的身體左側緊貼著車窗,不停地擺動右手,心疼地示意他不要再追火車了,讓他還是趕緊回學校去吧。

綠水市是繁華的,青山大學是美麗的,老師、同學是陌生的。

李官勝住在9號學生公寓1801號宿舍。他們宿舍包括一個房間和一個衛生間,配置有四套用具。四張書桌並成兩排擺放著房間中央,正對著窗口,窗口朝東。房門南北兩麵分別靠牆擺放了兩套床鋪和衣櫃,床鋪在上麵,被結實的床架支撐,衣櫃就在床鋪的下麵。

學校安排他們宿舍住四個人。馮致遠是第一個到的,他選了南麵靠窗的鋪位。蔣宇第二個到,他本來選了與馮致遠對麵的鋪位,但比他晚半個小時到的衛三寶看見剩下的兩個鋪位都不靠窗,大為不滿,嘮嘮叨叨了半天,蔣宇心軟聽不下去,就把靠窗的鋪位讓給他,自己再選與馮致遠並排的鋪位。李官勝是最後一個到的,沒有選擇的餘地,他的鋪位就在蔣宇鋪位對麵、與衛三寶的鋪位並排。

他們四個人都是1982年出生的。他們也像其他宿舍的同學一樣,按出生月份排了座次:老大是馮致遠,老二是衛三寶,老三是蔣宇,最小的老四就是李官勝。

麵對全新的大學生活,李官勝由最初的興奮和激動,很快就轉向迷茫和自卑,甚至是恐懼。而這個過程十分短暫,他實在難以適應,難以逾越。這一切對他幼稚的心靈來說,是一種無法解脫的磨難。

想當初,李官勝到達綠水火車站時,接車的師兄師姐滿麵笑容,“歡迎”“歡迎”之聲不絕於耳,親切得就像是他最親的親人,熱情得就像送溫暖的使者。他們遠遠地伸出手來,緊緊地握住他的手。當他拘謹地伸出右手與他們相握時,那種感覺十分美妙,從來都沒有過。那是李官勝平生第一次與人握手,第一次與這麼多人握手。作為來自農村的孩子,他從來沒有想過要與人握手,更別說與這麼多人握手了。在綠水火車站,他切實感到了成功的喜悅和被尊重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