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文,張本初的心情很不好,就其本人而言。對法國進行的軍事參觀幾乎沒有取得任何成果,除了參觀雷諾公司生產的三款薄皮小坦克之外,小八天時間裏張本初幾乎都在與各界座談和思考中渡過。
聯絡官徐峰交代的幾個重要情況,除南昌警備部隊被蔣介石、何應欽、楊永泰合謀算計外。宋子文在上海火車站遇刺事件、長年的大早之後緊接著的大洪水使得長江、黃河流域千萬同胞受實事件,都讓張本初憂心仲仲。
多災多難的祖國以及內鬥不止的殘酷現實,令張本初再次審視自己數年來的坎柯經曆和得失,他意識到不但是自己的祖國,不但是國共兩黨,包括他自己在內很可能都將麵臨一場重要的考驗和改變。
國內留學法國、旅居法國的人很多,多到遠遠超出張本初的意料,僅巴黎一地的留學生人數就多達兩千餘人,其中絕大多數都是自費留學或者以勤工儉學之名來到法國的,滯留時間最長的已達七年之久。
留法學子和旅法的中國人對來自祖國的軍事考察團無比熱情。考察團下榻的弗布爾飯店天天都有一批批留法各團體的代表和學生們到來,學生們對祖國內戰的擔憂、對南京政府各種政策的谘詢、對正在進行的教育改革等方麵表現出深切關注和憂慮,流露出強烈的歸宿感和愛國心,包括張本初在內的考察團成員無不為這恭恭赤子之心所感動。
由於歐美各國媒體的廣泛宣傳,兼之張本初離開德國之後,容克家族、克虜伯等聯合體高調宣布與中國簽訂的多項合作成果,張本初的名氣越來越大,成為參觀團中最為繁忙的人,蔣百裏等人看到求見張本初的留學生代表、旅法社團和法國工商界人士那麼多,順水推舟地關照張本初不需要隨團行動,會見各界代表聯絡感情也是一項重要事務。
來自貴州遵義的金融碩士魯能給張本初留下深刻印象,這位先是在裏昂大學取得財務專業學位。再到巴黎大學深造的二十六歲消瘦青年,長相普通,文質彬彬,戴著一副國內知識分子常用的黑框近視眼鏡,晃眼一看不會給人留下什麼特別印象,可隻要坐下與他詳細交談,就能從他溫和卻又專注執著的目光中、從他從容的語調和平實的語言組織中,體會到一種深藏不露的睿智,中庸而不失進取,穩重而富有漏*點,特別是他對沒見過麵的師兄周崇安的推崇、對在美國創造出巨大成功奇跡的張興華所做的讚譽和點評。令張本初愛才之心頓起。
張本初巧妙地試探之後發現。魯能並不認識張興華,也不知道張興華聯成功起步於漢興集團,更不知道張興華就是張本初的代理人,早已取得美國籍緊隨經濟危機的腳步踏入美國上流社會的張興華對魯能而言,就像對留學歐美各國的所有學子一樣是個奇跡和楷模;是個才華橫溢令人傾慕的榜樣。
幾乎所有學生代表都對張興華推崇備至嘖嘖稱歎的時候,性格溫厚具有獨特思維的魯能卻說出了一番令張本初驚訝和所有人深思的大實話:以目前張興華的億萬財富。理應將其中一半或者部分用於振興民族工業,憑借其美籍華人的身份和兩年來在世界金融界樹立的名望,張興華應該在資金、先進的西方產業政策、生產技術、設備、管理製度等方麵,積極推進祖國金融業與工商業的發展,眼下更應該振臂一呼並以身作則,在美國僑界發動一場聲勢浩大的賑災募捐,賑濟國內千萬受災同胞。
第九天的第三次座談會結束之後,張本初留下魯能一起共進晚餐。
經濟條件窘迫的魯能離開兩小時才趕到餐廳,換上一件從同學那裏借來的麥黃色西裝,打著條深藍底白點領帶,腳下磨掉半截後跟的皮鞋擦得黑亮,嘴唇和下巴上的短胡子也剃光了,整個人顯得清爽多了,透出濃鬱的東方式儒雅氣度。
眼尖的沈英傑難得地露出一絲笑容,他非常尊敬這位有著自己獨特見解的學子,他知道張本初和自己一樣,對這位優秀的人才有著某種微妙的認同和期待。
魯能盡管很餓,久不沾腥的他麵對美味的法國大餐卻吃得很慢,似乎在愜意地品鑒美味的鵝肝和來自俄國的珍品魚子醬,杯中1蹦年的陳年紅酒也在客氣的多次碰杯之後尚剩下三分之二。
吃到一半,魯能放下刀叉。頗為忐忑卻又認真地詢問張本初:“將軍,你平時是否常享受到這樣的美食?”
“你說什麼呢?”對麵的沈英傑不悅地放下酒杯,盯著魯能的眼睛,低聲告誡:“除了有限的接待,司令從未像今天招待你這樣奢華,出訪一月有餘,這樣豐盛的晚餐還是第一次,在軍隊裏,士兵吃什麼我們吃什麼,毫無特殊,雖然也有不少必要的應酬,但從未有一次像今天款待你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