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三十三章 笄禮(1 / 2)

卷一 第三十三章 笄禮

卷一 第三十三章 笄禮

兩人氣喘籲籲地趕到李家時,見沒有撞見自家人,孔安寧急忙拉著清若熟門熟路地往後廳去。眾人都已經入位落定,像清若這般親戚僮仆隻能躲在角落裏偷看,沒機會去現場看觀禮的,為了滿足清若的好奇心,孔安寧特意幫她擠了個位子。

所謂笄禮,是表示女子成人可許嫁的一種儀式,有些地方許嫁後才過笄禮,有些地方隻要年滿十五隨時都能舉行,最晚也要在二十歲時行笄禮。

因孔家大姑爺李添是縣衙的師爺,盡管他沒有特定宴請賓客,但今日賀喜的人仍不少。對於李師爺的唯一千金,眾人巴結都來不及,哪需要宴請,隻不過沒有收帖而來的人都隻能自覺地站在外場。

清若探頭,看著正位上的兩名中年夫婦,婦人慈愛而莊嚴的麵相有六分與祖老太太相似,一樣是能不怒而威的氣勢,旁邊的中年男子身材清瘦,目光如炬,威嚴肅穆的氣質讓人覺得親而不近。李添的師爺形象徹底顛覆了清若心目中公孫策的儒雅文弱的經典形象,在她的理解裏,像李添這樣的人應該是清官,清正廉明的父母官。如今他卻當了師爺,讓她忍不住好奇縣令長得什麼樣。

屋子正中央的桌子上擺著各種笄禮用品,如褙子、縷、櫛、掠,還有香爐、醴酒、白飯若幹。主持笄禮的是一名富態的中年婦女,滿頭滿身的赤金首飾,閃耀得有些迷人眼睛,深怕別人不知道她有錢似的。

孔安寧生怕清若不懂,悄聲在旁解說:“那個胖女人就是縣令夫人,別的不喜歡就喜歡金子。本來大姐請的不是她,可她偏偏堅持要給璘兒當主持,大姐夫沒辦法,隻有由著她來。還有那個有司,就是在前麵一些帶著金鳳釵的那丫頭,是縣令的女兒,估計是帶她來顯擺的,你看見沒有,頭上的金釵,手上的赤金鳳鐲,嘖嘖嘖,都不知道有幾兩重。”清若瞄了她一眼,那麼一指粗的寬版金鐲怎麼可能隻有幾兩重,但見孔安寧把手中的鎏金鐲藏到袖子裏,低聲問:“那縣老爺沒來吧?”

“當然沒來啦,你以為衙門不用辦公啊,大姐夫也是調了休,才趕得上的。”孔安寧撇撇嘴,看見一旁肅穆的正賓,有些興奮地說,“正賓就是慈慰堂的衛娘子,也就是衛墨的娘,我還以為請不到呢。你不知道,請香姨當主持的人多了去,可她總是不肯答應。她說有時間去擺弄這些還不如多給幾個病人看診。”

清若聽了點點頭,果然是個有醫德的人,難怪受那麼多人尊重。在古代,女人行醫不是件容易的事,不過衛娘子不但出生杏林,丈夫也是有名的醫生。

“香姨說,她最希望的就是衛墨不要嫁給大夫,她已經厭倦了,可是衛墨自己就喜歡行醫,她要是沒嫁給大夫,以後就不能給人看病了。”孔安寧說著有些低沉,不知道是在想什麼。

清若眼睛四處搜尋著清如的下落,隻看到孔家妯娌跟幾位盛裝婦人坐在賓客位置,而清如和兩個月卻躲在人群中。她正準備出聲招呼清如,見人群讓道,走出一名頭梳雙環髻,身著淺杏色衣裳的少女,聽著四周竊竊稱讚,她微微頷首微笑。因剛剛沐浴完畢,走過的時候,都可以聞到她身上淡淡的清香。

孔安寧不忘邀功:“這可是我哀求衛崢給我做的,是不是很香,回頭等你及笄我也送你一盒。”清若點點頭。隻見李璘走至場中,盈盈向父母行了禮,又向眾賓客行了禮,然後跪坐在備好的蒲墊上。

衛娘子走上前,高聲頌道:“令月吉時,始加元服,棄爾幼誌,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衛娘子的聲音清潤有力,仿佛一字一句都進到了心裏,四周無敢出聲。有司從旁邊捧著托盤的女子手上接過一根檀木簪奉給衛娘子,可是手一抖,險些把發簪掉落,隻聽旁人一陣倒抽氣的聲音,還好衛娘子眼明手快半空接了去。有司蹙了眉頭,眼眶有些紅,衛娘子連看都不看她一眼,隻顧著給李璘束發盤髻。接著又奉上羅帕、素裙,李璘被一名年輕女子攙扶著回東房更換衣服。

這期間,旁邊的人就開始竊竊私語,都是對剛剛充當有司的縣令千金失手之舉指指點點,孔安寧也不例外。“我就知道,平時隻會到處吃茶的人,怎麼做得來這種事。”

孔安寧的聲音不小,嚇得請若連忙四顧,壓低聲音道:“也許是她手上的鐲子太重了。”

“哼,鐲子重還不是整天帶著到處顯擺。”見縣令千金站在台中,低著頭,肩膀微微顫著,孔安寧臉上有種幸災樂禍的神色,“告訴你,這人手腳還不幹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