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3 / 3)

“好!”徐渭達讀著這兩句廣告詞,禁不住叫了聲。

黃啟義拿著材料進來,請示道:“徐書記,全市幹部雙向考評的材料,組織部拿了一份過來,說這裏涉及到的問題比較多,居思源市長已經看了,您是不是也看看?”

“放下吧!”徐渭達慢慢地將小盒子放進抽屜,拿過材料,掃了眼,都是幹部名單,每個名單後麵還附著量化的得分。這一下子讓他有了興趣,再細看,大部分幹部都在七八十分上下,看了幾行,猛然跳出一個四十分的,是建委主任勞力。他皺了下眉,心想:這不是胡鬧嘛,勞力還是市委向省裏提名的進班子人選。怎麼能?再往下看,流水縣委書記焦天煥隻有三十分。財政局長魏如意也隻有四十五分,南區區長馮平五十分。國土局局長楊俊五十分。他看完後又回過頭來再看,慢慢地他就發現所有相對來說職能比較多、影響比較大的部門和平時動靜大的縣區,一把手的得分就很低。相反,像桐山,條件艱苦,情況相對單純,李樸和杜世民的得分都比較高。這與以往搞的效能建設情況類似。說穿了,也印證了一句話:事情越多,問題越多;事情越少,影響越好。

徐渭達拿起電話,通了後便道:“蔚林哪,我看到雙向考評的結果了。你們準備怎麼辦哪?”

“這個……渭達書記,我們也還沒定。這個結果是綜合反向考評與老百姓問卷調查得出的分數,考評指標上次常委會也通過了,主要是對事,不對人。雖然分數打在人的名下,但主要還是針對單位。這個情況思源市長看了後,說要嚴格依照考評規定執行獎懲。特別是對後幾名的幹部,要動真格的。我們也拿不準,所以請示渭達書記,要麼,就等明天的黨政聯席會議過了下吧?”程蔚林說得有些模糊,他既要告訴徐渭達:居思源市長已經表過態了,又要向徐渭達表示:組織部是服從一把手書記的,最後怎麼定還是書記說了算。對於市委和政府的兩個一把手,同樣是從外地調過來的程蔚林做法十分簡單也十分可靠:一個也不得罪,基本保持中立。當然,在某些時候,他明白自己是有些傾向於居思源的。主要還是因為江平這邊幹部本土觀念太強。就是到現在,在很多人事的安排上,他這個組織部長還大多是個執行者,而很少能是個思想者。雖然這跟大範圍的組織部長權力弱化有關,但在江平,人事上除了徐渭達,除了程文遠,他最多隻能對個別副處級幹部提些參考意見。程文遠有句話說得透徹:人事問題複雜,少沾點好。何況蔚林部長又是從外地調來的,情況不熟,慢慢來吧!等熟悉了,再來定全盤。

哈哈!

徐渭達在電話裏頓了會,道:“上聯席會議也沒必要吧?暫時沒必要。這事我看這樣,年前就不要動了。等年後再說。”

“那好,我對思源市長也說一下。”

徐渭達狠狠地將電話掛了。什麼事都是居思源,江平還有我徐渭達嗎?如果不是,你看……

江平年底最後一次黨政聯席會是在大富豪召開的。選擇這個地方,是與市委秘書長錢自兵有關的。錢自兵說市委、市政府長年在大富豪接待客人,大富豪的老總胖子也一直是每年都請相關領導聚一聚。想一個個請,太難了,領導們都忙,趕上這聯席會,就是最好的機會。所以請領導們來大富豪開會,會議結束就在大富豪就餐,喝點酒,唱唱歌,放鬆放鬆,反正也快過年了,領導們不放鬆,老百姓們怎麼放鬆?錢自兵將這話說給徐渭達聽,徐渭達笑著說:“那胖子說話還有一套嘛,既然他出地出錢出酒,咱們就去。聯席會就定那兒了。由市委直接通知。”

錢自兵說:“我也覺得該去。與民同樂嘛!哈哈!”

會議剛開,居思源就出去了。他到旁邊的休息室裏接聽一個電話,這是孫興東部長的。孫部長問上次蘇朗朗巡回演出的事江平這邊定好了沒有,蘇朗朗也不好直接找江平,就問到他那了。居思源說蘇小姐和葉局長不是談了嗎?就按談的意見辦,怎麼樣?孫興東說當然行,不過,最好能找些企業來協辦一下,也造造勢嘛!這個,我跟渭達同誌也說了下,他說關鍵是你。

造勢?居思源道:我知道了,我跟葉局長商量下,稍後回話。

孫興東說:不要給我回話了,就讓那個葉局長直接給朗朗說吧!

回到會議室,各個部門正在彙報相關考評情況。居思源聽了會,覺得大多是浮著的,很少有落在實處的。不過也沒辦法,大環境使然。從上到下,考評都幾乎是考好不考差,流於形式。如果按照考評的結果,全國山河一片紅。可是,事實呢?坐在會議室裏的領導們都清楚:哪些是水份,哪些是幹貨,明擺著。隻是都不說,輪到分管副市長和常委們表態,都是先肯定,再提一兩條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意見。說白了,提了等於沒提。甚至,有些部門回去後就將彙報稿改了回來。也是啊!一整天的聯席會議,議題就有三十多項,按八個小時計算,每個議題能有的時間也就十五六分鍾。其中彙報就占了十分鍾左右,分管領導補充三分鍾,兩分鍾市長表態書記定調子,最後隻有一分鍾可用來讓其它同誌發言了。所以,有些人稱呼年終的聯席會叫過堂。確實就是過堂,過一過而已,過了,就有了名分,就有了出處,就能夠堂而皇之地說:這是聯席會議通過的,就代表著江平市的最高意誌。

對於大多數項目,居思源都沒評論,隻是說分管市長說了就行。隻是到了最後組織人事部門彙報崗位責任製考評時,他才問到:“幹部雙向考評怎麼沒彙報?”

“這……”組織部副部長陳煥望著居思源,又望了望程蔚林,說:“這個等年後再彙報。”

“不是所有材料都搞了嘛?這什麼得等年後?”居思源繼續道。

陳煥急紅了臉,咕嚕著:“是搞好了,可是……”

“可是什麼?搞雙向考評,要的就是效率。你這還有效率沒有?”居思源有些火,聲音也大了。

程蔚林等居思源講完,插話道:“這是我讓陳部長暫不彙報的。原因是我們發現考評的技術操作上還有些不成熟,包括統分標準,特別是獎懲量化上,還有待於進一步細化。所以,想等年後再完善,結合這次考評,再一並彙報。”

居思源“哼”了聲,顯然,他對程蔚林的解釋是不滿的,但這是聯席會方,常委組織部長的發言也是值得重視的。他拿著手機,出來了。

彭良凱正在打電話,見居思源出來,趕緊壓低了聲音。居思源也沒理會,撥了葉秋紅電話,問:“你和蘇朗朗通話了吧?怎麼定了?她到底是什麼意思?”

“剛剛通了電話,正要向你彙報。她提出來要找三到五家企業協辦一下。目標是在江平的巡演,能保證有一百萬的收入。”

“這……總巡演成本是多少?”

“一百五十萬。”

“這樣吧,財政這邊我來協調,拿五十萬,但是她必須在宣傳上有回報。你再和相關企業聯係聯係,給她爭取一下。這事麻煩,我也很有想法。但是……畢竟也是宣傳江平嘛!有問題,你跟我說,我來協調。這事渭達同誌也清楚。”

中餐考慮下午開會,就安排了工作餐。稍稍休息,聯席會議繼續進行。下午主要討論將要出台的市委的前三個文件,分別涉及到農業、工業和旅遊業。市委秘書長錢自兵先就三個文件的起草作了說明,特別強調因為時間緊,今年的三個文件,請示了徐渭達書記和程文遠副書記,並征求了相關部門意見,由市委辦牽頭,組成了三個起草小組,完成了三個文件的初稿,提交聯席會議討論。這三個文件,其實也是承接往年一、二、三號文件來的,主要精神有延續性。至於具體政策上,參考了外地的一些做法。

接著,由秘書逐個宣讀三個文件的初稿。

四十分鍾後,初稿讀完了。徐渭達說:“請大家發表意見吧。年年都要搞一、二、三號文件,年年都是很傷腦筋的事。要出新,要出彩,辦公室的同誌付出了大量心血。今年的主題我提前看了,很有針對性,也具有延續性。至於內容,特別是一些政策的提出,大家多多發表意見。文件就是要磨,磨到一定功夫,才能成為好文件,才能真正地有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程文遠接著道:“我基本讚成三個文件的主體結構,對於一些提法,我想還要斟酌。”他接著數了七八個需要斟酌的地方,包括一些數字,還有涉及到的獎勵等。

其它常委也都陸續發言了,大同小異,隻有向雋說三個文件對江平當前的經濟發展態勢把握得不是太準。江平經濟發展的方向正在轉軌,作為市委文件,應該對此有些反映並且能提前提出思路。

向雋的發言在聯席會上分量是不重的,她是掛職常委。所以她雖然有意見,也隻提了原則性的,沒有展開。徐渭達道:“向雋同誌的意見很不錯。要有前瞻性,這就要我們站在全市全局的高度來看問題。請寫作班子再認真思考,把問題分析得透一些,立足點站得高些,使文件更有江平特色,更能指導實際工作。”

居思源一直聽著,也沒插嘴。對於三個文件,會前錢自兵已經讓人送了份給他,他看了看,就打電話給錢自兵:這三個文件很不成熟,不宜於在聯席會議上討論。但錢自兵說這是徐渭達書記的意見,已經定了。居思源便沒再說什麼,他想討論下也好,正好借此機會,說一下自己對江平下一步發展的一些想法。這會兒,大家都說了,居思源便轉動了下杯子,徐渭達正望著他,他點點頭,說:“剛才大家對三個文件都發表了很好的意見,我覺得都可行,也很有意義。在之前,我已經看到了三個文件的初稿,結合剛才大家談的,我想講三點。一、對於這三個文件的總體印象,我覺得首先是拿得不準。農業、工業和旅遊業是江平連續三年來三個文件的主體,發展農業、工業和旅遊業,沒有錯。不僅沒有錯,還要加大力度。但是,江平現在的發展,還需要更新的思路,更高的目標。因此,我覺得這三個文件,每一和第二個完全可以合並成一個發展經濟的文件,另外再加一個二號文件:大力發展文化立業,打造文化強市。文化是軟實力,全國都在提高對文化的重視度。江平是曆史文化名城,文化資源豐富,文化文章大有作為。最近我到北京,跟文化部的同誌談到文化一條街項目,他們說這是將來國家資金扶持的方向。二、我覺得市委如果要硬拿三個文件的話,除了第一個發展經濟,第二個推進文化產業,第三個我覺得應該在幹部隊伍建設和作風整頓上出台一個文件,結合幹部雙向考評、崗位責任製考評和其它考評,製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考評體係。真正地起到治庸、治懶、獎勤罰懶;提倡開拓,反對守成意識;提倡開放,反對小農意識;提倡思考,反對僵化意識;提倡建功,反對平庸意識;提倡實幹,反對浮華意識;提倡樸素,反對自私意識。”

“因此,我以為:這三個文件應該重新起草。如其出台這樣不成熟的文件,不如不出台。”居思源最後又補了句:“幹部作風問題是重中之重,是江平能否發展的根本。不僅僅是文件起草者,我們在座的都應該好好反思,幹部抓不好,我們一切再好的思路都是空談。”

滿場無聲。除了喝茶的聲音,和鋼筆在紙上摩擦的聲音,還有發短信的按鍵聲外,其它聲音都消停了。

良久,徐渭達才道:“既然思源同誌這麼說了,三個文件就等年後再開專題會進行研究吧。下一個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