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1 / 3)

第11章

春節前,居思源的父親卻突然病倒了。

病根是因為高血壓,早晨起來,到小院子裏看花。花上有昨夜落下的雪,老人怕花凍著,就伸手去掃。結果,身子一傾,人便倒了。倒了便不省人事,保姆發現,趕緊撥打120。到了醫院,醫生一檢查,說幸虧發現得早,目前的情況是小血管破裂,隻要不往下發展,不危及大血管,估計人還能醒來。

省直機關事務局立即給居思源打了電話,告訴他居老生病的事。其時,居思源正在江平,上午安排了慰問老幹部。居思源問:嚴重嗎?

省直機關事務局的同誌說:比較嚴重。但應該沒有太大危險。

居思源說:那等我上午的慰問完再回省城。中午到。

對方說:居市長,最好還是提前些。有些事還等著你來安排。

居思源想了想,說:我讓池靜安排。她比我有經驗。我盡量提前趕回去。

江平的雪越下越大,這是近年來少有的大雪,而且持續的時間長,從元月初到月底,幾乎沒有開晴。政府工作越到了年底,事情就越多。元旦前,居思源聽取了財政部門的全年財政狀況彙報,江平這一年的財政收入,雖然沒有大的增加,但還是維持了往年的水平,並略增是兩個百分點。可用財力依然緊張,年終各單位的報告,像雪片一樣在居思源的桌子上飛舞。財政局長魏如意,提了個大概的年終經費追加方案,裏麵包括市委、人大、政府、政協四大班子和其它一些市直單位,以及縣區。居思源也知道,這年終關門追加經費,對各單位來說,也是一個指望。但是,他沒有同意魏如意的方案,並且確定了從現在起,財政在關門時不再增加各單位預算外經費。原因是已經實行了陽光工資,人頭費早有著落了。辦公經費等,預算中也已安排。很多單位就是指望著財政關門時的追加,因此在經費使用上大手大腳。在否決了追加方案的同時,居思源要求財政局和民政局以及社保局,共同拿出一個對困難人群的補助方案。如其用財政經費來補各單位的口子,不如讓這些資金真正地發揮作用,給那些困難人群一些溫暖,讓他們能真切感受到政府的關愛。

魏如意有些為難。特別是四大班子,年年都有追加,今年突然不給了,自己這個財政局長豈不要被罵死?

居思源說:這事你放心,我來解釋。

元旦過後,居思源跟方天一、葉秋紅跑了趟北京,回來後,魏如意找到他,說除市委辦、人大辦、政協辦的領導都把他找了去,問今年的財政是不是整個空了?不然怎麼年終一分錢也沒追回?人大辦的主任說得好,我們就是指著年終追加的,所以才留了口子。現在好了,不追回了,這窟窿誰來補?說老實話,這些錢也不是胡亂用了的,都是為著工作。而且,說到底,主要的經費還是為著那些領導們用的。年終經費沒有,領導們無所謂,底下人可就……魏如意說,你們跟我發火沒用,這個決定是居市長作出的,而且不僅僅是今年一年,將來都按照這個要求來辦。如是之,三大班子的辦公室主任聯合起來,找到各自所在班子的領導,說到經費缺口,這些主任可是痛苦之至。三大班子的領導,便通過不同的方式給居思源打電話,詢問年終經費追加的事,到底怎麼樣了?居思源一點也沒含糊,專門抽出一上午時間,到徐渭達書記和人大、政協跑了一趟。他一再強調,不再搞財政關門經費追加,目的是控製浪費,減少機關公務開支。對於缺口部分,在來年的經費預算時,會酌情考慮。請三大班子的領導們給予詳解。

徐渭達眯著眼,說:“思源哪,我當然理解,而且支持。這個財政關門追加經費的事,我也有想法。應該停止!不過,也得考慮考慮人大、政協那些老同誌的情緒啊!看看能不能變通一下,給他們適當地補一點。這樣也有利於你以後的工作嘛!是吧?”

“渭達書記這……哈,也好。我會想辦法的。”

居思源回到政府後,將魏如意找過去,給四大班子分別增加了五十萬的會議經費。第二天,他便在江平論壇上讀到老藤樹的帖子:《市長果斷停止年終追加,一年財政減少千萬開支》。帖子內容詳盡,甚至寫到了居思源到四大班子溝通的情況,當然也少不了對居思源的讚揚,說一個“官二代”市長,艱有如此魄力,一次為財政減少每年的近千萬開支,實在是大手筆。不過,在帖子的末尾,老藤樹捎了一筆:但據可靠消息,雖然取消了對四大班子等市直單位的年終追加,但財政已分別給四大班子增加了一定數額的特別會議經費。

果真犀利!居思源看完帖子,心想這些意見領袖們著實不凡。這個老藤樹,還有上次在開發區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居高聲自遠,他們不僅有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而且有信息來源的渠道,還有分析問題的能力,甚至對許多問題的解決,都有獨到的見解。在這個帖子裏,參與商也發表了意見,兩句話:必須肯定市長的激情與果斷;同時要給市長以最大的鼓勵與時間。

聽,說得多好!居思源甚至感覺得到這些意見領袖們就坐在自己的對麵,跟他促膝而談。他需要這些,需要這些民間的聲音來校正自己。沒有什麼比這些聲音更真誠也更無私了。古人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現在,要加上一句了:以意見領袖們為鏡,可以得真知。

當然,意見領袖們的意見,也隻是在網上。私下裏,居思源讓馬鳴調查了下,對取消年終追加,各單位各部門的意見不僅有,而且相當的大。有人說:居思源這是做給江平的老百姓看的,反正他是官二代,不愁著吃喝玩樂,他那在乎每個單位年終的那一點補助?還有人說得更難聽,說居思源這是在做給徐渭達看,他就是要打破原有的許多架構,建立屬於自己的政聲體係。而他這建立的代價,就是各個單位、部門和縣區年終追加經費的取消。居思源聽馬鳴說了,也隻是淡淡一笑:這些部門單位在年終追加上已經形成了思維定勢,突然取消,當然適應不了。而且,這事實上就觸及了他們的根本利益,罵,和有牢騷,已經就是好的了。

就在昨天,政協主席李亞突然造訪居思源市長,這多少讓居思源有些驚訝。一般情況下,到了地市一級,各大班子之間,分得很清。沒有特殊情況,是很少互相串動的。像政協主席,基本上是不會親自到市長辦公室的。從麵子上看,論級別是平級;從心態上看,自己也是從副書記或者市長的位子上過來的,多少還存著一些自尊。平時有事,也都是副主席出麵。因此,當李亞一出現在居思源辦公室,居思源知道李亞是衝著他來的。果然,李亞連坐都沒坐,直接問:“居市長,是不是下一步連我們政協的辦公室經費也得壓縮了?”

“李主席,坐!”居思源臉上帶著笑,態度卻是嚴肅的,道:“這是大趨勢,下一步肯定得壓縮。壓縮是符合中央政策的,也是為了更好地發展經濟。但是,壓縮有一個度的,這個度,就是能保證正常運轉。我當市長,難道能讓李主席你們政協不能過日子?要真是那樣,我就辭職了。”

“就我所知,財政的狀況還是不錯的。一減再減,人心難穩哪!”

“謝謝李主席提醒。暫時不能接受,過一段時間就好了。少個幾十萬,日子照樣過。政府這邊也減了的,渭達書記同意,市委辦的經費也減了。”

“不要拿徐渭達來說事。他想往上爬,我們可就不同了。思源市長哪,我們這些老頭子們,可是……”

“李主席何必這樣說?市委工作,政府工作,哪一樣不需要政協的關心和支持?還請李主席多多諒解。至於經費缺口,我會想辦法的。”

“那好!我等著。”李亞很有些生氣地出了門,居思源想:老幹部的工作確實是非同一般。說好做,就真的好做;說不好做,甚至比做群眾的工作更難做。

雖然難做,但是還得做。居思源一上午和組織部部長程蔚林、政府秘書長華石生一道,慰問了五個老幹部。這其中就有他一直想見的三位:塗朝平,楊家琪和葉同成。

塗朝平比居思源想像的要更蒼老些,躺在醫院的病床上,骨瘦如柴,連說話也幾乎是沒有了氣息。在醫院服侍塗朝平的,是他們家請的護工。華石生介紹說,塗朝平一共有四個孩子,全部都不在江平。如果說在江平他還有什麼親人的話,那就是黃千裏了。黃千裏對塗朝平倒是孝順,聽說居思源市長到了,急匆匆地趕了過來。

“市長到了,真的不好意思。謝謝市長哪,還有部長!”黃千裏留著平頭,年齡在四十歲上下,左額頭上有一道疤痕。

華石生說:“春節就要到了,思源市長和蔚林部長過來看望塗老。你在江平?”

“也是昨天晚上才回到江平的。那邊礦上出了點事,才擺平。老爺子這邊又沒人照看,唉!隻好請護工了。這次發病,躺了大半年了,怕醒不過來了。”

“也是。快八十了吧?”

“八十一。”

居思源想,比起居老爺子,塗朝平還小十歲。這會兒,居老爺子也正躺在醫院裏昏迷著。而他,居思唯一的兒子,卻正在江平的醫院裏看望老幹部。他出了病房,悄悄打了個電話給池靜,問老爺子怎麼樣了?池靜說還好,幸虧送得及時,出血已經止住了。現在就是看後續的治療。估計至少得半個月才能全部清醒。但是,有沒有後遺症,還很難說。他叮囑池靜,保姆一個人忙不過來,就請個護工。他中午趕回去,直接到醫院。

楊家琪正在家裏一個人下著圍棋,顯然,對於居思源的到來,他是有所準備的。茶點都早擺好了,楊家琪說:“本來早準備去拜訪市長,可是年齡大了,跑不動了,便拖了下來。現在市長親自來看望我這老朽之人,真是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