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家人派出一個代表排隊打菜,等分到肉菜後,就回到各家的陣地裏,基本是一家人湊成一個堆。
一碗菜肯定不是大家自己夾著吃,而是由家中的長輩來分配,但在這樣的公眾場合,即便有些長輩有所偏頗,也不敢做的太明顯了。
因此,不少做媳婦的女人跟丫頭都分到了肉菜,即便比家中的男人們少一些,但能吃到幾口肉菜,對她們來也感到滿足了。
更別,這肉菜裏還有不少的湯汁,哪怕沾著粗糠饃饃也能咽得下了。
這一刻,村裏的婦女們無比的感激秦如,要不是她做的這個決定,她們肯定吃不到肉菜。
上次分肉就是,她們完全沒吃到一口肉,就是一點油腥也沒沾到。
因為大多數人家都把肉拿去換了糧食,即便留了幾兩肉,那也隻有家裏的爺們才有份。
好在這一次直接做成了殺豬菜,人人都能沾點油腥。
這事也多虧了秦如的福啊,要不是她做了這個決定,她們肯定沒這個口福了。
於是,在秦如不知情的時候,村裏的女人們對她的感激之情又加重了幾分。
一時之間,整個現場充滿了喜悅與歡樂。
每個吃到肉菜的人都不由笑顏逐開,臉上露出了滿足與幸福的表情,眾人一邊吃著肉菜,一邊跟著周圍的鄉親聊著,氛圍和樂不已。
而祁家人沒留在大院這邊吃飯,把屬於她們家的那份殺豬菜也留給了大家,隻拎著大隊長分給她們家的四個豬蹄回了家。
原本秦如也沒想著分肉,但鄉親們卻都認為這個野豬本就是歡歡逮住的,她能把野豬肉無償貢獻出來,但他們也不能把便宜都占盡了。
所以,大家就讓大隊長把四個豬蹄留給大祁家,好歹可以燉湯補補身體。
於是,秦如架不住眾人的熱情,就隻好收下了豬蹄,準備把其中兩隻做成涼拌豬蹄,另外兩隻留著她家寒哥回來了,燉豬蹄湯給他補一補。
——
第二,祁仲康就帶著兩名村幹部,架著牛車去往了鎮上。
牛車上裝著兩籮筐收拾幹淨的沙參,加起來大約有百來斤,按照地裏的收成來計算,這產量已經算是很高產的了,畢竟每株花苗下就隻有一根沙參,而麵積也不是很大。
如果不是花株苗長的比較密實,以那塊地的麵積,也達不到這個產量。
這兩籮筐的份量平攤到每家頭上也就三四十斤左右,這數量倒是能撐幾日,但不少人聽這個沙參還是藥材,還特別的補身體,於是眾人就有些舍不得吃了。
因為在村裏人的眼裏,能當藥材的肯定都是值錢的玩意,更別還是補身體的好藥材了,就這麼讓他們把好藥材當成雜糧吃進肚子裏,他們是真吃不下去。
實在是太奢侈浪費了。
最後,大家一番商量後,每家人留下五斤給家裏人補補,嚐個味就行了,其餘的全部拿去鎮上的藥房賣了,然後換成粗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