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老子人教太清一脈的道學思想也流傳下來,在春秋時期諸子百家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後更是對後世有著深遠影響,後世人也尊其為道家學派創始人。
此時人間平陽山。兜率宮,太上(老子分身)老君正為座下一道人講著太清大法、、
“燃燈!”這是時老君停此開講,對座下一道人說道。
燃燈?他怎麼在這裏?原來燃燈自當初從九曲黃河陣中逃出之後,怕心胸狹窄的原始天尊(保姆失職大罪)問罪,便逃至東海某個小島上隱蔽起來,至於陸壓那個小金烏逃到西方去了,後來成了後世佛大日佛祖。
所以到封神結束之後,就被孔宣送於太清老子之處、、
“不知太清聖人有何吩咐?”燃燈雖然不知兩大聖人為何要控製他這小小的人物,但表麵上卻一臉恭敬道。
“卻是汝之機緣來矣。”老君一臉神秘道。
“呃?這、、、”燃燈聞之言,心中不良預感越來越強。
“佛教大興,玄門危矣,卻需要一有大智慧、大毅力之人舍身衛道,棄道入佛。然而,下一量劫,佛教大興,若是能夠借助這股勢頭,證道指日可期!”老君一言誘惑道。
燃燈聞言、內心大驚:這是好事啊?為何心中有不良好感呢,呃,算了,禍福相依、拚一下如何?成聖可是自己畢生所望啊?如何不讓他欣喜若狂呢?反正我在玄門不受重視,就此進入佛門也不錯,哼!
“太清聖人,燃燈願為玄門作一番大事!”燃燈心中決定後,對老君故作一副大義凜然說道。
“好!好!吾玄門有如你大智慧、大毅力之人,何愁玄門不興啊!哈哈哈。”老子聞言即笑道,但心中卻道:天羽道尊之計,果真無窮矣,無恥接引準提、爾等不是想要佛教大興嗎?盡管大興吧!哈哈哈、、
卻說東勝神洲西部,有一大塞函穀關,總兵名關尹,少時即好觀天文、喜道藉、修養深厚。
“紫氣東來三萬裏、肯定有聖人經過、、”一日夜晚,關伊心頭熱起獨立樓觀之上凝視星空時,忽地一片紫氣從東方飄來、、心中即喜道。
於是第二天,關伊整理好衣這,便立身於關下、、
這時,關伊見人行道上走來一老者,倒騎青牛而來,老者白發如雪,其眉垂鬢,其耳垂肩,其須垂膝,紅顏素袍,簡樸潔淨。
“我生有幸,得見聖人!凡夫關尹叩見聖人”關伊見此,立即三步並作兩步,奔上前去,跪於青牛前拜道。
不用想,此一老正是送燃燈到西牛賀洲投胎的太清老子、、
“關令大人叩拜貧賤老翁,非常之禮也!老夫不敢承當,不知有何見教?”老子見叩拜之人方臉、厚唇、濃眉、端鼻,威嚴而不冷酷,柔慈而無媚態,早知非一般常人,故意試探道。
“求聖人收關伊為徒。”關尹道
“老夫仍是普通凡人也!怎能受你如此厚愛?慚愧慚愧,羞殺老夫矣?”老子故道。
“關尹不才;好觀天文略知變化、又喜道書、關伊昨夜見紫氣東來,知有聖人西行,見紫氣浩蕩,滾滾如龍,其長三萬裏、而今又見聖人一身行正是上古三清之一太清老子是也,所以關伊即求聖人收入”
“哈哈哈,沒想到吾此一行會到汝之大智慧之人、、也罷,吾便收妝入門吧!”老子聽罷,哈哈大笑道。
關尹聞言大喜,叩頭不止、、
“爾身殺氣濃厚、不適於修吾大法、但吾有一劍修之法(是參悟於通天的劍道)、你可學?”
“弟子原意!”關伊初聞此話心情有些沮喪、但接下來話讓他驚喜不已。
最後老君臨走之前,卻傳了一部道經‘道德經’給了關伊、又吩咐了幾句話後,騎著牛走出函穀關、往西而去。
此後,關伊推掉官位之後,在峨嵋山苦研‘道德經’下練劍法、、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恒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後來,關尹讀《道德經》,有感,著書《關尹子》,表達了自己對《道德經》的感悟,老子覺的他得道了,後來再受於他太清一卷,關尹修行後在峨峨道得道飛升,自號長眉,在地仙界下立蜀山劍派,後又自封修為在凡人界立下蜀山劍派。
從此史上專斬妖除魔為已身的蜀山劍派正式出現在仙凡兩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