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無我筆筒(2 / 2)

目光從觀音像上移開,沈十一掃視左右木架,突然眼睛一亮,拿起左側架子上的一件紫檀筆筒。

筆筒通體雕刻蕉蔭佛女,側畔題詩。

畫麵中芭蕉繁茂,一清秀尼姑赤身睡於蕉蔭下苔石之上,形止瀟灑。又以狂草刻禪偈曰:“六根淨盡絕塵埃,嚼蠟能尋甘味回。莫笑綠天陳色相,誰人不是赤身來?”

《續比丘尼傳》記載,無我師太在清南海檀度庵出家為尼,“嚐寫通體小影,支頤枕石而臥,蕉陰苔色,上下掩映。題句雲:‘六根淨盡絕塵埃,嚼蠟能尋甘味回。莫笑綠天陳色相,誰人不是赤身來?”

由此可見,筆筒所刻,就是以無我的自寫小像為藍本。而且刻工功力精到,寥寥數刀,將意境表現的淋漓盡致,絕非凡人之工。

另外,筆筒口沿一周刻字,也道出了此物的來曆:“無我老師太自寫通體小照,刻紫檀筆海,乃吾庵珍秘俊物也。不知何昔失去。乾隆廿七年九天生日,以百金贖還。品峰缶(音否)記。”

可見,筆筒成型後,一直被深深存放於檀度庵中,秘藏甚久。後來,筆筒偶然遺失,直到乾隆廿七年九天玄女生日,筆筒重又現世,庵中重金將其贖回。

難道今天運氣爆棚,又要撿漏了?沈十一不由心想,接著拿起筆筒問道:

“掌櫃的,這個多少錢?”

掌櫃聞言走了過來,看了看筆筒,遲疑一下,說道:

“清無我款蕉蔭佛女紫檀筆筒,三百五十萬。”

沈十一想了想,說道:

“掌櫃的,據我所知,無我款筆筒上拍以一千一百萬的價格成交。”接著托了托筆筒,笑著說道:

“不會就是這個吧?那你這三百五十萬可是虧到家了。”

旁邊幾個好事的都湊過來,邊看沈十一手裏的筆筒,邊皺眉望向掌櫃,似乎再問沈十一說的是不是真的?要是這樣的話,筆筒定是西貝貨無疑。

掌櫃的訕笑一聲,說道:

“這位小兄弟所說不差。不過,這隻筆筒確實為清代物件,絕錯不了。而且刻工絕對一流,比拍賣上那個可精美多了。”

見周圍人撇嘴不買賬的樣子,眼珠一轉,從沈十一手中拿過筆筒,說道:

“你們看口沿刻字,筆筒曾經遺失過,是吧?”

周圍人湊到跟前,看後點了點頭。

掌櫃的微微一笑,接著說道:

“無我高尼,傳說曾為平南王姬妾,能書善畫,秀麗異常。筆筒成型後,眾學士大夫都想一睹真容,可其深藏庵內,終究不得見。

那麼,筆筒不管因何故遺失,必定在庵外流傳過一段時間。你們說,會不會有人在此期間記下圖樣,而後仿製?”

見大家或沉思或點頭讚同,自信滿滿的說道:

“要我看,這是絕對有可能的。那麼,這件筆筒即是清代物件,又刻工精湛,還有可能是真品無我款筆筒。三百五十萬,是絕對的良心價了,小兄弟你說是不?”

掌櫃的說到最後看向了沈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