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崇禎故事青花(1 / 2)

昨天白再興已經告訴沈十一古玩一條街地址了,所以他早上起來直奔古玩街。

半個小時後,到地方。

這裏看著比江城古玩街熱鬧許多,街口外很遠都有擺攤的。

一進入古玩街裏邊更是人聲鼎沸,叫賣聲、砍價聲此起彼伏。讓他甚至有種進入潘家園的錯覺。

頭前的幾個攤子他看過了,都是些木質的手串、掛件,低端和田玉籽料什麼的,還有火光很亮的瓷器,都沒什麼看頭。

陸續又走過五個攤子,他終於在一個瓷器攤子前停了下來,因為他發現了點有意思的東西,是一件宋代影青碗。

影青碗是影青瓷的一種。

影青瓷也叫映青瓷,它的前身是青白瓷。被稱作“色白花青”的影青瓷,是北宋中期景德鎮所獨創,其釉色青白淡雅,釉麵明澈麗潔,胎質堅致膩白,色澤溫潤如玉。

因此,曆史上影青瓷有“假玉器”之稱。由於它的釉色介於青白之間,青中帶白、白中閃青,加之瓷胎極薄,所刻劃的花紋迎光照之內外皆可映見,因此被稱為“影青”。

不過,影青瓷器價值不高,這種碗價格多在幾百到幾千之內,過五千都少見。

沈十一拿起影青碗仔細看了看。說是碗,但看著有點像盞,壁身斜度不小。口沿還劃刻細紋,品相完整,還算不錯。

老板笑嗬嗬的招呼:

“小夥子看上這個碗了?我跟你說,古瓷最值錢了,買回去升值空間很大。這個是正經的宋代龍泉窯青瓷碗,一口價10萬。怎麼樣?”

聽老板這麼說,沈十一差點繃不住笑出聲來,還龍泉青瓷?我覺得你在逗我。

他沒回老板的話,而是把碗放在身前,又拿過一個宋代吉州窯點彩剔花小壺。問道:

“一件宋代影青碗、一件宋代吉州窯剔花小壺,兩件多少錢?”

老板神色一怔,略顯尷尬的說道:

“獻醜了,獻醜了!原來是個行家,這兩件2700您拿走。”

沈十一點點頭,跟市價差不太多,當場交易,然後拎著兩件瓷器往前走了。

對於調查‘周’瓷,他一時間也不知道從哪入手,幹脆在地攤上多掃掃瓷器,先逛兩圈看看。

走過兩個攤子,又花5000多買了一件宋代建窯兔毫盞和一件宋代磁州窯梅瓶。兔毫盞就是盞外壁一圈有上下方向如兔毛般的彩紋。

越往前走,攤子顯得越清靜,老板好像都文靜了不少。

沈十一在一個清代瓷器攤子前停下,把兩個袋子放在邊上。順手拿起攤上一隻,清乾隆黃地粉彩開光碗看了起來。

碗撇口,深弧腹,圈足,器內施白釉。外壁黃釉地上四麵圓形開光,開光內紫色錦地上有「佛」、「曰(音約)」、「常」、「明」四字,字間各有一朵蓮花。圈足內藍料雙方框內書「乾隆年製」楷書款。

東西的確不錯,沈十一抬頭問:“這個多少錢?”

老板喝了口水,笑了笑,回:

“小夥子是個識貨的,上來就挑到了攤子上最寶貝的瓷器。這碗是清乾隆宮廷禦器,造型規整,保存完好,88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