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審議通過了前麵幾件事後,終於到了需要討論的事項,第一件事就讓趙與莒打了個激靈立馬精神了起來。
“金國左副元帥仆散安貞上月攻破了黃州、蘄州,淮西提刑、黃州知州何大節棄城遁死,蘄州郡守李誠之、通判秦钜全家殉國。”
史彌遠躬身緩緩向寧宗道出了最近收到的戰報。
寧宗聞言臉色微變隨即詢問道:“朕記得那秦钜可是高宗朝宰相忠獻公的後人?”
“回官家,正是高宗朝宰相秦檜秦會之的曾孫。”參知政事任希夷躬身回道。
寧宗聞言一歎,“李秦二人全家忠勇獻國,追封此二人為烈侯。”隨即他調整了一下坐姿,“都議議吧。”
史彌遠率先躬身行禮回道:“自嘉定十二年仆散安貞分三路侵略我大宋以來,得虧前方將士用命,在大安軍、棗陽、濠州等地相繼擊敗金軍,此次突襲黃、蘄二州臣以為隻是局部劫掠,我方大意之下才導致失陷,那仆散安貞已被鄂州副都統扈再興擊敗回軍北邊,並無大礙。”
薛極連忙跟進補充道:“現下當務之急乃是為二州選派新任郡守知州,做好戰後安置之事,臣舉薦將作少監李汝臣、刑部員外郎王道明二人兼知黃、蘄二州事。”
起居舍人真德秀、兵部郎中魏了翁當即出言反對,而今年剛升任同知樞密院事兼兵部尚書的宣繒素來與史彌遠親善,麵對這等議題不是拿出防禦金人再次劫掠的章程,隻是連連發聲支持薛極的舉薦。
看著兩撥人唇槍舌劍、互相辯駁,趙與莒目瞪口呆,心想這大宋吃棗藥丸,不討論如何完善防禦金人也就罷了,戰後安置這等大事一旦淪為黨爭,那還不知要拖到猴年馬月。
果然,兩派吵來吵去弄的寧宗頗不耐煩,當即下令此事容後再議。
之後提出的議題再次讓趙與莒精神一震,淮東製置使賈涉麾下都統司計議官趙珙出使燕京歸來,蒙古汗國再次將想借道大宋漢中地區迂回討伐金國的意願提了出來。
就這一事,史彌遠一派認為蒙人借道目的存疑,若輕易答應恐有假途滅虢之禍,本著你認同的我就要反對的原則,真德秀等人則持積極態度,建議可利用蒙古汗國來削弱金國。
趙與莒心中明白,真德秀等人或許本意並非如此,隻是單純地和史彌遠作對,畢竟當年徽宗皇帝聯金滅遼的教訓大家都知道。
眉頭微皺地看著眼前這一幕,趙與莒心中對史彌遠的權勢有了新的認識,雖說史彌遠是大權在握但朝堂中反對他的人可也是不少,還遠遠沒到可以隻手遮天的地步。
麵對兩派的爭吵,寧宗皇帝也不傻,靖康之難也才過去不到百年,他心中也怕蒙古會變成一百年前的金國,當即支持史彌遠的意見,決定再派使節去回絕蒙古的要求。結果兩邊又因為使節人選再次爭論起來,趙與莒在一旁看的是一陣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