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11(2 / 3)

參加會議的人員都坐定以後,馬冠軍輕輕地走到劉榮麵前,親切地請示道:“劉市長,會議都準備好了,可以開會嗎?”

劉榮笑著點點頭。

會議由馬冠軍主持。許多人還真弄不明白怎麼一個政府辦公室的副主任來主持政府的市長現場辦公會議,有人在下麵偷偷議論。但馬冠軍洪亮的聲音還是把議論聲都壓下去了。“同誌們,在市十屆人大一次會議剛剛結束後的兩天,新當選的市人民政府市長劉榮同誌就親自深入基層,到化工總廠召開現場辦公會議,解決化工總廠改革和發展的重大問題。政府主要領導同誌這種求真務實,辦事高效的工作作風,實實在在地值得我們學習。因此我提議,我們大家對劉市長到化工總廠視察並現場辦公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說完他帶頭鼓掌,會場立即是一片掌聲。劉榮微笑著站起身,衝大家點點頭,表示謝意。

“我們這次現場辦公會議的內容是這樣安排的,第一項是市長現場視察。剛才劉市長進廠,已經把全廠車間都視察了一遍,第二項是請化工總廠廠長鄭剛同誌向市長做全麵的工作彙報。大家歡迎。”馬冠軍主持會議看來是得心順手。

本來,這次現場會議主要是解決化工總廠停產還是不停產的問題,鄭剛也是按這個準備的材料。可昨天下午馬冠軍一來,把原來的彙報材料全推翻了,他親自出題目,出框架,第一部分是廠基本情況,第二部分是去年取得的主要成績,成績寫得很細,分出了一二三四五六,第三部分是今年的主要設想,包括主要指標,完成措施,第四部分是需要政府幫助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不能太大,太大了政府解決不了,又不能太小,太小了又覺得沒有份量,按照這個思路重新整理的彙報材料,厚厚的一疊子,可關於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卻沒說幾句。鄭剛對這個寫法有意見,但馬冠軍說,就得這樣寫,政府就喜歡這樣。至於具體問題,你彙報的時候還可以發揮些,但材料上就不要寫得過細了。盡管鄭剛對這個材料不滿意,但也必須按照這個打印好的材料,從頭至尾地往下念。整整念了四十多分鍾,才把頭三個部分念完。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又大口地喝了一口水,這才念第四個部分需要市政府解決的幾個問題。但他沒有照原稿念,而是放下稿子,按照自己的思路說了。

“我們這次請市長來,當務之急要研究的,主要是工廠停產還是不停產的問題。這個問題,一個月以前我們曾向主管局,經委和市政府都打過報告,人代會期間,我又向劉市長做了彙報。情況是這樣的:我們現在生產二硫化碳的這套裝置,是十年前從法國引進的。這套設備在當時就不算先進,這十年來,設備經常出現毛病,我們也做過維修,但大的、全麵的維修還沒有進行,當然主要是資金問題。近一段時間,生產很不正常,1號、2號兩套主裝置,時常出毛病,什麼原因還沒有查清楚。大家知道,用天然氣做原料進行生產,安全方麵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裝置長期帶病運轉,弄不好,會出大事情的。我們經過認真研究,想停產進行一次全麵的搶修。我們廠是市裏的重點企業,也是利稅大戶,停不停產,我們說了不算,需要政府領導來解決。”

鄭剛把話說到這兒,停住了。會場是一片寂靜,大家把目光都投向了劉榮。

劉榮沒有正麵回答,而是問起了幾個數字。“你們廠一年的產值是多少?”

“兩億一千萬。”鄭剛回答。

“利稅呢?”

“各一千一百萬元。”

“停產搶修要多長時間?”

“這個說不太準,一般來說,大修一次要兩個月左右,如果不順利的話,開車不正常,可能還要延長一點時間。”

“大修一次要多少錢?”

“我們初步預算了一下,一百萬左右。如果裝置拆開,需要換的配件太多,資金可能還要更多。”

“還有什麼更好的節約資金,節省時間的辦法嗎?”劉榮進一步的問。

“這個……這個最好的辦法是同我們廠準備要上的技術改造新項目結合起來。”鄭剛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