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傳
甘鐵生,一九四六年生於北京。
父係台灣人,在本人尚無記憶時,他離京返台,至今不知所絡。於是背著“海外關係”的重負,插隊山西“脫胎換骨”、“反修防修”。在那裏真誠地種田、放羊、當木匠、石匠、建築小工等。後插隊同伴相繼離去,隻留本人孤獨一枝,甚至去石料廠拉平車的權力也被剝奪。七五年輾轉回京。當臨時工,做冰棍、雪糕、冰激淩,肚子裏第一次裝滿了高雅的冷飲。後到印刷廠工作,挖防空洞、當印刷工、木匠和傳達室門衛。至今年逾四十,仍二級工。深感孔子所雲之箴言應變化一番:三十而立而不立,四十不惑而大惑。
為表現自己活著,80年操筆賣文為生。居然於八二年入“中國作協”。
八四年入《魯迅文學院》。隻要稿費製不取消,八成要操筆了此一生。
“還沒聽出我是誰?喂……”
分明是個陌生姑娘的聲音。但她在電話中的口吻,簡直象和你結識了多年。
“說實在的,我猜不出你是誰。”袁毅盡量把責備的口吻壓下去,“喂,您是不是也該亮亮相了?”
“真是貴人多忘事兒。我們已經一起度過了七個白天和夜晚,還在以後的日子裏打過一個照麵。你再想想。嘻。”
真要命。這簡直是侯寶林的相聲《打電話》的續集:一對男女在電話裏貧嘴貧舌,車軲轆話無休無盡地連軸轉。我可不願因此挨通罵。從聲音判斷,她是個二十歲上下的小丫頭。我壓根沒這種年齡上的朋友。
“想起來了嗎?”
“唔,我在想。”袁毅捂著電話斜眼瞅了瞅周圍,在這裏閑聊、抽煙的工人都停止了交談。他們在竭力捕捉電話裏那個女中音。平四還歪著頭,閉著一隻眼,聳著耳朵。嘿,真他媽醜態百出。這個傳達室隻有六平方米,這個電話是電話局剛給換過的新玩藝兒。什麼聲音也漏不掉。“喂,你幹脆說吧,找我什麼事兒?”
她的聲音有點失望:“看來真忘了。我知道你十點半下中班。我等你。有點要緊事兒。在金水橋頭,就是天安門前最中間的那個橋頭,我等你。”
聲音裏充滿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情。嗐,現在這些小丫頭,要不矜持得象白雪公主,要不潑辣得象垃圾千金。此刻,她的聲音又恢複了隨便到放肆的地步:“你騎車十五分鍾就能到這裏。這時,你能看見一個姑娘,她迎著初冬的寒風,反複地用手解開又扣上銀灰色風衣的紐扣。這就是我。”
銀灰色風衣,被反複玩弄的紐扣!初冬的寒風!真是浪漫得可以。可我早已過了崇尚浪漫的年齡。生活的節奏在加快。現實的紛紜繁雜和艱辛坎坷讓我疲於奔命。種種奇跡都在出現。我迎著她走上去。她猛地撲到我懷裏。突然幾個彪形大漢把我團團圍住。而她將背著風低聲哭泣,羞澀地訴說我攔劫這個妙齡女郎的“流氓”情節,大漢們則圍著我威脅說:“公了還是私了?!公了——扭送公安局;私了一一掏錢……”現在,當中國的窗口向世界敞開的時候,你摸不準哪股風會吹迷哪部分人。不要說隻有男人行閃作惡,有時候女人比男人更凶殘……
“喂,你是個優柔寡斷的人嗎?”那個女中音又響起來了。
片刻中,袁毅的腦海象沒有聲音的電話筒一樣,空蕩蕩了一會兒。接著他回答:
“好吧。就這樣。我去。”
電話掛上了。傳達室裏熱鬧起來。
“小袁子,這回該看你的了!再也用不著光在電話裏‘逗悶子’了。”
所有的人都笑起來。“逗悶子”,那是指他們總愛在電話裏和素不相識的姑娘逗著玩。
袁毅也笑了。可不,這回是姑娘來找他。能是什麼事呢?他看了看表,十點七分了。應當去清理清理衛生了,接班的馬上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