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3 / 3)

1934年盛夏,簡玉階與兒子簡妙希及家眷又來到莫幹山避暑。他們首先為兩棟新落成的別墅搞了慶典活動,來參加此活動的人不下幾百人,很是熱鬧。活動開始時簡玉階首先為88號別墅取名為:菜根香飯店。意為簡玉階不忘幼年時家境貧窮,有菜根吃也是香的日子。

菜根香飯店開張後生意一直不錯,關鍵是它緊倚著名風最點劍池、蘆花蕩公園,而且修簞遍地,環境優雅。解放後改名為蘆花蕩飯店。

1952年7月,當時任上海市市長的陳毅初登莫幹山探視病友I就下榻在菜根香飯店的205房間。205房間如今依然保持著陳毅當年居住時的陳設。

205房間的陽台比其他房間的陽台要長三四米左右。站在那裏,前麵是一片茂林修竹,霧在茫茫林間飄飛。淸新優雅的環境中,不時有鳥鳴聲入耳。作為詩人外交家的陳毅市長,把詩詞藝術實實在在地用到了外交事業上,用詩詞‘記述了新中國波瀾壯闊的外交曆史。

”莫幹好,遍地是修篁“陳毅在莫幹山住了幾天後,莫幹山美如畫的最色已溢滿胸間。於是他在7月19日晚上萬籟俱寂的時候,揮毫寫下了七首紀遊詞。

20世紀60年代初,莫幹山管理局在蘆花蕩為陳毅建築了詩碑亭。後立碑,鐫陳毅《莫幹山紀遊詞》七首的手跡。1986年由國務委員、國防部長張愛萍題名”陳帥詩碑亭“。陳毅一生寫過350多首詩詞,而這七首詞是他最優秀的篇章之一。

三、拒絕與日本合作百買門窗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後,日軍更加肆虐、囂張。有些人經不住傀儡官職和金錢的引誘當了漢奸,也有些人在日軍大麵積進攻中國時,逃去了香港和國外。然而簡玉階這個從香港來上海的香煙大王,卻既不到國外也不回香港,固守家業拒死不當賣國賊。

一天,簡玉階寓所裏來了位日本駐華海軍少將佐藤,他的隨同卻是一位日本煙商。日本煙商想借助佐藤少將與簡玉階談合作事宜。簡玉階最痛恨日本人,一聽要合作就連忙婉言拒絕。然而佐藤進一步說:”您與我們合作,保您生意更加興隆。上海總商會的位置。皇軍也會考慮給您安排的。“簡玉階不稀罕什麼官位,也不要與日本人合作。他又一次婉言拒絕了佐藤,無論佐藤日後對他有什麼威脅,他心意已決,十頭牛也拉不轉。

簡玉階的南洋兄弟煙草公司後來果然被日本奸商百般刁難,生意蕭條,簡玉階隻好暫時經營其他生意,並積極投入到抗日救國的戰爭中去。

1938年,63歲的簡玉階捐贈巨款在上海開設職工子弟學校、殘疾人收養院和孤兒教養院。後又捐巨款資助暨南大宇、南開大學、武漢大學及複旦大學建造校舍。

抗戰勝利後,莫幹山菜根香飯店恢複經營。簡玉階也為此連續幾個叟天都到莫幹山避住在87號別墅裏。516號別墅和517號別墅,已在抗日戰爭期間相繼倒塌。

菜根香飯店在黃廟上端,簡玉階幾乎每天都要去那裏蓄水也,還可以當冰箱用,拜佛參禪。這是他進入老年後的一大嗜好,當然另一嗜好就是在莫幹山一塵不染的清新空氣和優雅環垵中散步。

那天我們從蘆花蕩公園左側的98號中世紀城堡別墅裏出來,(這裏順便說一下這棟中世紀域堡別墅。它外牆砌以山石,點綴堡眼式邊窗,看上去古老堅實又雄壯有力。

門口的楓樹楓葉正紅,掩映在紅楓下的露台有些神秘。)遠遠望過去就能看到富麗堂皇的蘆花蕩飯店。隻是人們大多都不知道它的來曆,它就是原來的菜根香飯店。

四、新中國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有人邀請簡玉階回香港,也有人邀請他去美國。然而,他哪裏也不去,他要留在上海,莨天仍然要到莫幹山避暑。他的這一選擇得到不少愛國同仁的讚揚。全國解放後,簡玉階出席了中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接著又被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15名工商代表之一,並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20世紀50年代初,南洋兄弟煙草公司公私合營,簡玉階任副董事長。這時候他雖然年紀大了,但沒有忘記關照兒子簡妙希把莫幹山菜根香飯店送給國家。

1957年,正當”反右“運動在全國轟轟烈烈展開時,這位雙喜煙王在10月9日,以82歲高齡病故於上海。

簡玉階去世後,他的莫幹山87號和88號別墅,並沒有像其他別墅那樣頹敗不堪。它們經政府多次修葺依然富麗堂皇地佇立在黃廟的上端,醬紅色的屋7頁在白色窗子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奪目。庭院裏花紅草綠也很茂盛,從長廊走過去你就會看到一塊碑石,上麵寫著:

20世紀30年代,在莫幹山建造別墅的除了國民黨官僚、大流氓之外,還有金融家與大商人。莫幹山金家山路(也稱屋脊頭〉一帶的別墅均建於1933年,如今統稱為武陵村賓館。這裏共有7棟別墅,其別墅構築精美,參差錯落、展布自如地融於綠陰叢中。江庸曾有詩曰玲瓏半山棲,掩映修篁間。”每棟別墅前都有寬敞鬆坪,黃楊、玉蘭、山茶、桂花、銀杏等樹木點綴庭院。特別是它們地勢陡峭,最宜遠眺。可俯視山景,又可觀日出月落。鬆月廬就是這7棟之中最壯觀的一棟。

說起莫幹山最具有政治意義的會議,除了1937年白雲山莊的國共談判,就要算1948年鬆月廬的“金圓券”會議廣。鬆月廬也就是如今550號別墅,俗稱武陵村一號,其業主為輪船製造商陳永清。

陳永清的祖輩都經營航運業,最早發家要追溯到19世紀60年代。那時候洋務運動剛剛興起,各地官僚、商人身攜巨款雲集上海同洋人接洽談判,各種商業活動空前繁榮。陳永淸的曾祖父陳阿大初到黃浦江上撐船,默默無聞。但他生得人高馬大,頗有力氣。當時外國輪船可以在中國內河自由行駛,它們仗著渾身鐵甲,馬力大,總是橫衝直撞,肇禍連連。清政府懦弱無能、害怕引起外事交涉,不敢過問。有一天一艘外籍小火輪又在黃浦江中擅沉一艘滿載貨物的駁船,小火輪加大馬力企圖逃脫,陳阿大一聲大喝駕船迎上前去,猛地將自己的一支碗口粗的竹籬,死死地頂住輪船船頭。小火輪慌忙中把船停了下來,中國水手趁機紛紛跳上小火輪同船長交涉賠償事宜。

由於勇敢,陳阿大很快名聲遠揚,成了船戶的當然領袖。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陳阿大為了發家致富便打起了船上貨物的主意,成了偷竊船上物品的小偷。將偷竊來的物品,比如鴉片等販賣後,獲取巨大利潤。後來他將這些利潤的一部分賄買江海的洋人、買辦和官府,得以充任上海域南關巡査頭目及江海南關一號巡船頭目。這個官兒不大,權利卻不小。陳阿大乘機購置了小火輪,包運洋船運來的洋紗,用海關巡船掩護偷運入關,不納關稅、然後運往內地銷售。這又給陳阿大開了財源。有了這兩大穩定財源,接下去的生意就越做越大了。到了陳永清這一輩,祖輩積累下來的財產和資金已相當豐厚。

1933年,已成為大商人的陳永清隨潮流從上海來到莫幹山,在屋脊頭買了一塊地皮開始修築他的鬆月廬,也就是武陵村一號別墅。此時的設計師和工匠對建造別墅已相當有經驗,自20世紀30年代開始,中國人在莫幹山的別墅已一棟比一棟造得洋氣,無論數黿還是質最,都已完全超過了洋人。所以當陳永淸對設計師和工匠提出要造出他輪船製造商的身份時,設計師和工匠都滿口答應。隨後就把別墅設計成宛如輪船般的模樣,尤其那個半圓形的露天陽台,讓陳永淸感到既有新意又顯示出了他們家族的祖業,真是兩全其美。

應該說鬆月廬的布局和結構十分有趣,它將方形建築與圓形建築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比如東麵三重屋簷,層層疊高,方門、方窗、方柱、方檻,給人以舒展的感覺;而西麵的半圓形平台,則是圓牆、圓窗、岡檻、圓柱,透出幽雅的古意。加之古鬆拂檻,疏影搖窗,格外使人貰心悅目,舒適愜意。難怪蔣經國1948年6月底來莫幹山住在武陵村2號樓時,要選擇鬆月廬為蔣介石的臨時總統官邸了。

武陵村2號樓與鬆月廬距離不遠,蔣經國選擇鬆月廬不僅僅是它整棟別墅的結構布局很好,還在於它所處的地理環境居中,有一種皇家花園的味道。若蔣經國當年不選中鬆月廬,那麼鬆月廬不過就是一棟普通的別墅。有關它的業主陳永淸,我沒有找到他本人有什麼鮮活生動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