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杜月笙與姚玉蘭逛了蔭山街,在蔭山街陳眾新竹器店買了幾把竹骨雕邊扇。據說那幾把扇子後來一直被他當作寶物帶到香港。杜月笙這一次在莫幹山住的時間較長,一方麵因為莫幹山確實風最優美,另一方麵杜月笙骨子裏也有浪漫情懷。他隻苦於不會做詩,否則他要像清人陳敬第詠莫幹山那樣,一口氣寫它個五首。從蔭山街到碧塢龍潭有不少路,但這天杜月笙突然來了興致,與姚玉蘭坐著轎子經過莫幹嶺,越林穿竹,幾經周折終於到了古木參天、泉水淙淙的又一“清涼世界。姚玉蘭是唱戲出身,見到如此好最就哼起了曲調,杜月笙也隨即哼了起來。人們不會想到這個大流氓哼起京戲來也不差,難怪他那麼喜歡姚玉--0碧塢瀑布發自天泉山巔,如百道泉流從崖上傾瀉而下,落到懸崖處兩側為峭壁所夾,於是飛空而下,形成巨瀑直搗龍潭。杜月笙簡直看呆了,他傻傻地望著高達五丈的瀑布,一時心極寧靜。龍潭溪水的上遊有一塊平坦的巨石,杜月笙聽說那是八仙中的漢鍾離和韓湘子下棋的地方,覺得不虛此行。
回到別墅的當晚,杜月笙翻來覆去睡不著。他感到學問的重要了,他想應該與知識分子有些交往才好。於是離開莫幹山後,他用金錢和手段籠絡與控製了各行各業的一大批知識分子。其中有許多是當時全國知名人物,如曾任北洋政府總長的楊度、章士釗、上海名律師(曾為蔣介石證過婚〉江一平,以及我的祖父曾任中央銀行業務局總經理兼上海分行經理的顧立仁〈顧立仁是唐朝大詩人顧況第72世孫)。
杜月笙的抗日熱情是很高的。1937年10月,應八路軍牡滬代表潘漢年的要求,杜月笙向音北前線的八路軍將士,捐贈荷蘭進口防毒麵具100套,這是他對共產黨表示合作的態度。這期間他還不惜巨款,買了不少中共黨組織設法出版的《西行漫記I(魯迅全集》等進步書箝,燙上”杜月笙崤“的金字,送給租界各大圖書館,支持抗日宣傳。
無權無勢。但他的革命家兼大學者的名聲很大,響徹全國。而他的學生遍布全國文化教育界,其中如喬迅、周作人、黃侃、錢玄同等,也都是桃李遍天下的著名作家與學者。所以杜月笙很想與亭太炎結交,以抬高自己的身價並擴大影響。然而他們無論經曆學識還是性格都風馬牛不相及。
機會終於來了。葶太炎有一侄子住在上海法租界,因為與一位頗有背景的人物發生房屋糾紛,就請章太炎幫忙。可章太炎人在蘇州且又在病中。他覺得與上海法租界的大亨沒有交往,但一下子又不想馬上拒絕侄子,於是就想起了好友顧立仁,顧立仁當年與杜月笙在銀行業務方麵有些聯係。於是顧立仁與杜月笙談起了這件事,杜月笙心中大喜,立即借此機會專程去蘇州拜訪章太炎。
章太炎見杜月笙登門拜訪,又為侄子排憂解難自然熱誠接待,相見甚歡。臨別時杜月笙悄悄地將自己早已準備好的一張兩千銀元的銀票壓在一隻茶杯底下,作為對犖太炎的饋贈。葶太炎發現這筆厚禮時杜月笙已經走了,隻得收下,送還了怕杜月笙不高興。此後杜月笙得知章太炎病重又來看過他幾次,葶太炎認為杜月笙原來挺講義氣,重禮節,敬賢重士有古豪俠之風。
接下來盧溝橋事變爆發,中國進入了全麵抗戰時期。
抗戰勝利後,杜月笙回到上海頗有複興幫會的野心。昔日稱霸上海灘的”三大亨“中,老大黃金榮已年老體袞無力稱雄,老二張嘯林也早已一命嗚呼。所以他篤定以”抗戰功臣“自居,坐上上海幫會第一把交椅。他很快恢複了恒社活動,並在上海麗都花園召開戰後第一次社員大會。
1946年5月,國民黨政府發出了積極籌建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訓令“,並指定杜月笙為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7月他沒有忘記莫幹山,攜最小的姨太太麥小冬住進了莫幹山547號杜月笙別墅。這時候的莫幹山經過抗日戰爭,比從前冷清了不少。有些別墅被日軍搗毀了門窗、牆壁與器物。所幸的是杜府完好無損,不過由於戰爭的洗禮,547號別墅也抹上了些滄喿。
這年杜月笙在莫幹山是孤單的。因為他在莫幹山上的不少朋友都死的死、走的走,他似乎有些什麼預感,沮喪地感歎世事無常起來。據說莫幹山的塔山茶喝了長壽,在南朝時是作為貢品獻給皇帝的。於是他就親自到蔭山街去買了許多塔山茶葉,塔山茶有”茶吸雲霧,其香烈十倍“的說法。
杜月笙的547號別墅離塔山不遠。那天買完茶葉,他便與麥小冬來到塔山西首轉角處。這裏的石頭如鬼削神剜,各個爭奇炫異。其中有一塊巨石,高四五丈,人稱怪石角。杜月笙對這塊巨石格外喜歡,隻因年紀大了無法像青年人那樣攀到巨石之巔。
這是杜月笙最後一次在莫幹山避暑。離開時,他並不知道這一走就難再返了,所以他還吩咐隨從找人來把每個房間裝潢一下,以便來年住得更舒服愜意些。
1947年8月30日杜月笙60大壽,蔣介石為他親筆題寫”嘉樂宜年“鏡框匾額,並派蔣緯國夫婦前往柷壽。南京政府要討宋子文、王寵惠、吳鐵城、吳鼎昌等專程從南京赴滬祝賀,各省都派代表參加。除杜府常客與親友門生外,貴賓6000多人雲集麗都花園壽堂,為杜月笙柷壽。排場確實很大,好像不這樣不能體現杜月笙重霸上海灘,成為真正上海灘上第一號巨頭似的。
接下來,杜月笙接連為6個兒女辦了婚事。這6場婚事辦下來,昔日仗義疏財、揮金如土的杜月笙,忽然變成了一個斤斤計較的守財奴。白花花的銀子像水一樣流出去,他卻再也無法像從前那樣賺很多很多的錢了。1948年杜月笙的兒子杜維屏等人因工作上的問題,被蔣經國下令拘捕入獄。這讓上海幫會包括杜月笙震驚得目瞪口呆、失魂落魄。他們不敢相信,這正是不久前對他們還優禮有加的蔣氏父子親手策劃的行動。他們也不願承認,這是抗戰勝利後上海社會環境變化、幫會發展演變的必然結果。同時更不願承認是幫會全麵危機的開端。
杜維屏事件給杜月笙打擊很大。這時候他才知道老蔣的厲害。此後,他雖然為蔣介石策劃的上海”國際化“陰謀揺旗呐喊,但已經喪失了早年對反革命事業的熱情。他以45萬美元的低價,把杜美路杜公館賣給了美國領事館,做好了出逃的準備。1949年4月10日,蔣介石在上海複興島會見了杜月笙,並對蔣經國扣杜維屏事件表示道歉,這才緩和了杜月笙對老蔣的不滿。
1949年4月27日,杜月笙舉家遷往香港。但他對上海仍不死心,多次聲稱要重回上海。不久上海解放,章士釗親自赴港,楊虎派人梢口信,潘漢年讓杜月笙留在上海的兒子杜維翰帶信,他們都勸杜月笙回滬。
杜月笙很感激潘漢年副市長,但因病暫時無法回來。不過他保證本人在香港決不進行任何反共活動,也絕不去台灣,並且一定關照上海的徒弟們服從政府法令、安分守己。
1951年8月丨6日,杜月笙63歲時病死於香港。潘漢年代表政府,同意其家屬在上海《新聞日報》上刊登訃告。
說起莫幹山黃廟上端88號別墅,大家都知道它是陳毅住過的地方,但幾乎沒有人知道它的業主就是當年大名鼎鼎的雙喜煙王簡玉階。簡玉階在1933年58歲時,由於耐不住上海夏天的炎熱,經朋友介紹來到莫幹山,一下從美國人太克手裏買了兩棟別墅,如今編號為516號和517號。517別墅是他送給兒子簡妙希的。然而年輕有為的簡妙希並不喜歡這兩棟式樣和結構都顯得陳舊和不夠大氣的別墅。於是建議父親自己蓋兩棟,這就是後來的87號和88號別墅。
歲月悠悠,盡管雙喜香煙這個牌號至今依然使用著,88號別墅也成了莫幹山主要的賓館,但人們對它的主人簡玉階是相當陌生的。所以我們在了解這棟別墅之前,還是先來認識一下它的主人。
一、簡氏兄弟應該說簡玉階的發跡,全靠其兄簡照南的扶助。簡照南17歲那年從廣東佛山來到香港,投靠其叔簡銘石。簡照南的工作就是到日本收款,天長日久他對日本商業市場比較熟悉,也認識不少客戶。日本明治維新後商業很發達,有一天簡照南忽然產生在日本經商的願望。於是在其叔簡銘石的幫助下,簡照南在日本海濱城市神戶開設了東盛泰商號,經營日本海產品和布匹,並將其販運到泰國、新加坡等地銷售。沒想到生意很好,業務不斷擴大。這時候簡照南一個人忙不過來,便回老家把15歲的弟弟簡玉階接到日本學習經商,並讓他幫助抄寫電文和記賬。
弟弟簡玉階也有經商的才能,他不但賬記得好,還常常幫助哥哥出謀劃策,兄弟倆總是一拍即合。於是決定回香港去經商,由此開始了他們後來更加輝煌的亊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