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本是富有傳奇色彩的,天山更是“怪俠”“異人”的出沒之地。中國古代似乎有三條神秘莫測的路:一條是《西遊記》中唐僧前往西天取經,山重水複、魔怪出沒的“天路”,這是古代對“天”之神秘的一種敬畏;一條是東向海域,瀛洲、方丈、蓬萊仙島的“山在虛無縹緲間”,五雲繚繞、仙姝出沒的“海路”,這是古人對海之浩瀚的憧憬;另一條便是翻越天山跨越戈壁的“陸路”,十五世紀,意大利大旅行家馬可·波羅筆下的“絲綢之路”,便是沿天山山脈,河西走廊,這麼一條充滿傳奇色彩的道路。

相對論、量子力學以及此後一係列現代科學不可思議、出人意料的發現,我想,都是基於一種眼界的提升。

閑時喜翻雜書,讀到古人一些短小精悍的遊記、登高感慨隔世的名篇。驚歎古人之用心良苦,文章之精致完美。但從另一個角度,古人的遊記多圍繞中心,寫景寫感,不敢放膽“散”開說去,不能說圃於個中,至少沒能脫盡幹係,總覺有束縛於某種程式之感。這使我聯想起在山上俯瞰的情景,極目所至僅限於此,因此,你不能期望能表達出比這更遠一些的東西,我們無意薄古厚今。

當然,感受事物可有多種,或深入內蘊,或作周遭旁觀。

審美上有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物與物間隔到一種“超常”的審美距離時,會產生審美上質的變化,形成一種特殊的美感。

一滴平常的水,一個簡單的細胞,在顯微鏡下變得五彩斑斕,遠古粗陋的石器、破舊不堪的陶罐,經過曆史風霜的熏陶,成為現代的文物珍寶。這需要一種眼界。

飛機把古人的局限拉開成一種美感。視野退到一定的距離,大地便成為一種“微觀”,而這僅是茫茫宇宙中的滄海一粟,淡遠而神秘,恍若亦真亦幻的隔世之感,不知身在何方。



俯瞰,有一種審時度勢、觀照古今、反觀內心的美感。

美是無處不在的。在高處看,往往換一個角度有一個角度的美。“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從不同的方麵看,山水都會給你美感。那麼人呢?是不是也學一學。

陝北告訴我

陝北不僅僅是一個地域概念。陝北應該是一部重重的曆史巨書。陝北這樣告訴我,憑著我50年來的體味,我的感受這樣告訴我。

沒有哪裏的地形有陝北高原這樣厚重。你看那厚厚的黃土,既是海的積澱、風的積澱,也是曆史的積澱。古老,是它的特征。無怪乎,山山都刻滿了深深的皺紋,蒼老的、光禿的頭顱上留下了歲月的無情印記。

沒有哪裏的地貌有陝北這樣複雜。有山,有溝,有川,有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裏造化出了種種古老的新奇,無怪乎,山水畫家、民俗學者都要來此臨摹采風。

我生於斯,長於斯,生活於斯。50年的春秋在曆史的長河中可謂一瞬中的一瞬。所幸的是,由於職業的緣故,我幾乎走遍了陝北的大地。麵對蒼涼而又悲壯的大地,我覺得我的每一步都是一段曆史。

陝北是民族的聖地。大凡華夏子孫都應該親蒞陝北看一看。因為黃陵橋山的山巔上,埋葬著華夏民族的祖先——黃帝。遙想五千年前,我們的祖先為了民族的崛起,戰蚩尤,造舟車,立算律,立下了赫赫功績。他打出了一個生存的天地,繁衍出強大且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華民族。

五千年來,陝北高原上曾演出多少威武雄壯的戲劇,又有多少占據了天下第一?秦始皇雄才大略,修築了萬裏長城和可並行六輛解放牌卡車的秦直道;漢武帝征朔方歸,為祭黃帝,命10萬官兵一夜間築起了祈仙台。唐宋以來,這塊土地成為廝殺的戰場,“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陝北成了血染的土地,多少墨客騷人都用筆記下了這裏的悲慘畫麵。就連唐代大詩人杜甫輾轉陝北大地,也含淚寫下《羌村三首》《北征》等悲憤的詩篇。宋代,韓琦、範仲淹、沈括又馳騁陝北疆場。沈括不僅戎馬倥傯,還實地考察,最早發現並命名了石油,為世界樹起了一塊裏程碑。明朝的張獻忠、

李自成起義,書寫出人民造反的激越樂章。直到20世紀的陝北鬧紅,直到毛澤東領導中央紅軍在延安建起抗日戰爭的總指揮部,使陝北又成為革命的聖地。

與陝北一起名震寰宇的,有浩蕩的黃河。黃河隻有在陝北的大地上,才顯露出它真正的雄壯咆哮的本性。黃河和陝北凝結成一體,成為了百折不回、百堅不摧的鋼鐵長城。

陝北這樣告訴我。

一步一段曆史。一山一個傳奇。隻有你深入進去,你才能在平淡中看出奇崛,在無聲中找到力量。我常常想,那些磨鈍了意誌的人,那些事業上失利的人,隻要在陝北生活上一段,定會重新煥發,找回失去的東西。有人說,陝北太貧窮了。甚至認為,在物質文明急遽發達的今天,還是遠離陝北為好。我以為這種觀點差矣!

陝北的窮,是因為它付出的太多。在曆史的變遷中,怕再沒有哪塊土地可以與陝北相比。它失去了富足和財富。有史可查,在漢代以前,這裏原本是林茂草豐的宜人之地。後來,從唐宋的戍邊屯墾到40年代的大生產運動,這塊土地支付的都是人力、森林和草原。養活了兒女而累瘦了母親,是永遠不該被遺棄的。

陝北告訴我,在經濟大潮中,陝北除逐漸恢複青春的容顏外,還要再付出深藏於地下的煤炭、石油、天然氣……陝北的容顏是該大大改觀了,但願有良心的炎黃子孫,不應把陝北忘記。



陝北是關中險要之地,那是在泰漢時期。中原肥沃之地也應換一換思維的方式了。走出大山,走出峽口,走出中原,就是另一番天地。

最高禮遇

朋友們坐在一起神聊,不知怎麼就把話題扯到了自己所接受過的最高禮遇上。一個說,某市長給他夾過菜:另一個說,某副省長請她跳過舞。做記者的盂芝淡淡地說:我所接受過的最高禮遇,說出來也許有人不愛聽,但既然是“命題作文”,我電隻好扣著題目規規矩矩地講述啦。

那一年初春,我奉命到一座大山上采訪一群雷達兵。車開到山腳下,我和司機老於背著芹菜、黃瓜、西紅柿之類極受戰士們歡迎的禮物,開始爬那座高入雲端的大山。山路難走,我累得氣喘籲籲,爬一段就停下來灌一陣子礦泉水。老於逗我說:少喝點水,山上可沒有女廁所喲!

終於狼狽不堪地登上頂峰。12個戰士揮動著鮮豔的彩帶,高喊著“歡迎歡迎熱烈歡迎”的口號列隊迎接我們。這始料未及的隆重場麵惹得我激動萬分,我握著那些可愛的戰士們的手一時竟不知說什麼好。

這時候,老於捅了我一下,指著營房的方向讓我看……上帝!那裏竟赫然張貼著一條標語:熱烈歡迎孟芝同誌光臨指導!

開始用餐了,戰士們都不約而同地讓自己的筷子,避開那些難得一見的新鮮蔬菜而搶著去夾兔肉(他們養著幾百隻兔子)。班長告訴我們說,大雪封山的時候,他們上頓下頓全吃兔肉,直吃得戰士看見了活兔子都想吐。

那天采訪結束後,一個小戰士冷不丁問我道:你去1號嗎?另一個眉清目秀的戰士怨責地拽了一下那小戰士的衣角,恭敬地問我道:你需要去洗手間嗎?我的臉騰地漲紅了,一下子想起了老於逗我的話。我支吾著,極想說“需要”,但又不知在這地道的“雄性”世界裏究竟有沒有供自己“洗手”的地方,眉清目秀的戰士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熱情地給我指出洗手間的所在。

我走到一個岔路口,不知該朝哪個方向邁步,一抬眼,竟看到一個嶄新的指路牌!牌子上麵畫著一個醒目的大箭頭,箭頭下用漂亮的楷書寫著:女廁所。大概經過了兩三個這樣的牌子,我順利來到了自己的目的地。

說出來你們也許不相信,那居然是一個特意為我這個女記者搭建的“洗手間”!雖然不過是“一次性”使用的,但它的選址是那樣的安全,建造又是那樣的講究——粗細均勻的圓木圍成一個玲瓏的圈兒,小小的門正對著一麵光滑的石壁。一想到有12雙手曾經為了讓我更方便一些而在這裏莊嚴地勞動,我就幸福得直想哭,終於明白了那一句“你去1號嗎”的突兀問話裏,包含了多少焦急的期待和莫名的忐忑——我們可愛的戰士,他們拿心鋪成路,還生怕你走上去硌了腳呀!長這麼大。我心安理得地用過多少豪華的洗手間,但唯有這一間讓我的雙腳在踏入時感到了微微地顫抖。

——真對不起,瞧我,把你們大家都講得難過了。不過,說句真心話,自打在那座大山接受了那最高禮遇之後,我生命的詞典裏就永遠剔除了一個詞兒——羨慕。

大家長時間沉默著。最後,一位最受人尊重的先生真誠地握著孟芝的手說,謝謝,謝謝你。你的故事讓我們的靈魂接受了一次最高禮遇。我敢說,從今以後,我們大家生命的詞典裏都將補充進一個可貴的詞兒——羨慕。



最高的禮遇竟是一間女廁所!它建在高山上,它是專門為這唯一的女性、隻用一次而精心建造的。它代表了十二名戰士的心,“他們拿心鋪成路,還生怕你走上去硌了腳呀”。在物欲橫流的今天,不更顯得彌足珍貴嗎?

挺住危難

一個13歲的男孩放學後奔跑著回家,一不小心摔了一跤,當時隻是擦破了點皮,連疼痛的感覺都沒有。可到了晚上,那膝蓋突然疼了起來。他毫

不理會這疼痛,默默地忍受著,沒有告訴任何人。

第二天早晨,他的腿已經疼得非常厲害,但他仍然默默無語,照例按時起床,吃完早飯,喂好牲口,然後若無其事地去上學。

第三天早晨,他的腿疼得連走路都十分困難了,更無法去牲口棚喂牲口了。他母親發現了,看到他那條腫得不能脫下靴子和襪子的腿,傷心地哭了:“你怎麼不早說呢?”母親一邊用刀把靴和襪從他的腳上割下來,一邊哭喊著,“快去叫醫生來!”醫生看了那條腿,連連搖頭:“太晚了,隻能鋸掉這條腿了。”

“不!”男孩大叫起來,“我不讓你鋸,除非我死了。

醫生無奈地離開了房間。男孩忍住劇痛,對他的哥哥說:如果我神誌不清的話,千萬不要讓他們鋸掉我的腿。你要向我發誓,發誓!”哥哥答應了他的要求,兩天兩夜一直守護在他的身旁。他的體溫越來越高,並開始胡言亂語。但他還是沒有任何退讓的跡象,嘴裏咬著叉子,不讓自己疼得叫出聲來。

全家人都守在他的身邊,含著眼淚看著他痛苦而頑強地掙紮著。

醫生一次次過來,又一次次回去。最後,出於一種無助而又無奈的氣憤,醫生大喝一聲:“你們都在看他死屍。”可是,奇跡偏偏在不久後發生。當醫生又一次過來時,他看到了一個驚人的變化:那條腫脹的腿消退下去了。三個星期後,男孩終於戰勝了腿殘和死亡的危險,奇跡般地站了起來。

這位13歲就學會臨危不懼、勇敢麵對生活的男孩,就是以後成為美國總統的德懷特·艾森豪威爾!

艾森豪威爾以自己的勇敢和意誌挺住了危難,戰勝了病魔的侵襲和死神的威脅。也許,正是這種堅毅不屈的性格,使他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始終笑對各種艱難困苦,終於獲得最高權力,成為美國曆史上政績顯赫、頗受民眾喜愛的總統。

人生是一艘遠航的帆船,隨時隨地都可能遇到各種暗礁險灘、狂風惡浪,而危難就是隱藏在深海中的礁石、裹挾在暴風中的浪潮,常常會從天而降,令人驚慌不已;人生又是一次艱難的跋涉,隨時隨地都可能麵對各種懸崖峭壁、深穀險壑,而危難正像橫亙在漫漫路途上的絕壁、埋布於人生天地裏的深淵,往往會不期而遇,讓人措手不及。

麵對危難,是像艾森豪威爾那樣堅毅不屈、奮起抗爭,還是像怯懦者一樣魂飛魄散、束手待斃,不僅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意誌和人生態度,而且關係到一個人的前途、命運和人生結局。剛性意誌熱血鑄就,危難之處顯身手——這才是可敬可讚的勇者風範。

其實,危難恰似一頭咆哮而至的猛獸、一個翻卷而來的狂潮,當它突然出現在你麵前的時候,隻要你沉著冷靜、臨危不懼,勇於挺住它頭幾個回合的撲騰,能夠擋住它第一個浪頭的衝擊,它就猶如一隻猛力擠破的氣球,頓然內氣泄露、幹癟無力。

這時,勝利之神就會翩然而至,與你相擁而歡。而挺過危難所獲得的勝利,將使你終生受益無窮。



人的一生會遇到各種艱難險阻,麵對危難,勇敢者會堅毅不屈,奮起抗爭;怯懦者則魂飛魄散,束手待斃。

憶“素考”

像蜂蝶飛過花叢,像山泉流經山穀,我每憶及剛剛結束的司法係統素質教育複習考試,就禁不住湧起視聽的愉悅之感;輕輕開啟記憶的心扉,那段素質教育複習考試生活,像一幅精彩的畫卷,如一首醉人的詩篇,似一闋讓人奮進的樂章……

因工作忙,白天無暇顧及複習,隻有等到晚上,坐在桌前,亮一盞孤燈,靜心苦讀。翻開書,一個個文字如老朋友般跳入眼簾,久違了!內容雖然非常枯燥乏味,但有這些從上學時就相識的老朋友相伴就不覺得了。他們像導遊一樣將我帶入一個知識的殿堂,淺顯處,如平川走馬,任你馳騁:晦澀處,如懸崖峭壁,步步攀登,脈絡易理處,如千尺瀑布落下,一目十行。在這裏,我時而字斟句酌,細細推敲;時而掩卷冥想,柳暗花明,時而背誦,念念有詞。這哪裏像是在準備素質教育考試,分明是又回到了當年的求學年代,是在迎接高考吧?——迎接素質教育考試是緊張而充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