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端著那把壺,想以10萬元的價格買下它。

當他說出這個數字時,老鐵匠先是一驚,後又拒絕了,因為這把壺是他爺爺留下的,他們祖孫三代打鐵時都喝這把壺裏的水,他們的汗也都來自這把壺。

壺雖沒賣,但商人走後,老鐵匠有生以來第一次失眠了。

這把壺他用了近60年,並且一直以為是把普普通通的壺,現在竟有人要以10萬元的價錢買下它,他轉不過神來。

過去他躺在椅子上喝水,都是閉著眼睛把壺放在小桌上,現在他總要坐起來再看一眼,這讓他非常不舒服。

特別讓他不能容忍的是,當人們知道他有一把價值連城的茶壺後,總是擁破門,有的問還有沒有其他的寶貝,有的甚至開始向他借錢。

更有甚者,晚上推他的門。

他的生活被徹底打亂了,他不知該怎樣

處置這把壺。

當那位商人帶著20萬元現金,第二次登門的時候,老鐵匠再也坐不住啊。

他招來左右店鋪的人和前後鄰居,拿起一把斧頭,當眾把那把紫砂壺砸了個粉碎。

現在,老鐵匠還在賣鐵鍋、斧頭和拴小狗的鏈子,據說他今年已經102歲了。



世間萬物,千姿百態,隱藏著無數的哲理,在於我們的發掘與體驗。用心地去感受生活吧!

也許是在那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上,但我們卻會發現到令人為之一動的人生哲理。

箴言

從前有一個國家,豐足安樂,應有盡有,什麼都不匱乏。

這個國家的國王就想:“我國好像什麼都不缺少,應該派一個聰明的大臣,到外國考察,買一些國內沒有的東西回來。”

於是,國王派了一個大臣到外國去,這個大臣名叫“盡見”,他是個博學多才的人。

盡見帶著國王給他的五百兩黃金,走過許多國家,每到一個國家就到商店、市集去看,所看見的全是自己國家也有的東西,因此,走了幾個國家,一件東西也沒買。

有一天,盡見來到一個海邊國家,看到一位白胡子的老人,坐在集市裏,手裏沒拿東西,麵前也未擺放貨物,一動不動,一言不發。

盡見感到很奇怪,就上前詢問:“老先生,您是在這裏賣東西嗎?怎麼沒看見您的貨品呢?”

老人說:“是呀!我在這裏賣智慧。”

盡見又問:“您賣的是什麼智慧?價錢是多少呢?”

老人說:“我賣的是人生的智慧,價值五百兩黃金,但是你必須先付錢,我才會賣給你。”

盡見心想:“這真是稀奇的事呀!我國並沒有賣智慧的人,也沒有價值五百兩黃金的智慧,我買回去,國王應該會很高興的。”

於是,他就把五百兩黃金付給老人。

老人說:“我賣給你的智慧是12字箴言,在人生所有的重要時刻都用得上,那就是——

緩一緩,

再生氣;

想一想,

再行動。

你現在覺得這12字箴言沒有什麼,有一天你就會發現它的珍貴了。”

盡見聽了,有點不悅,覺得自己花五百兩黃金隻買到12個字,好像不劃算,但是已經買了,隻好怏怏地回國了。

回到國內已經是夜晚,月明星稀,他怕吵醒家人,便躡手躡腳地走過廳堂,到了臥室裏大吃一驚,因為床前擺了兩雙鞋子。

他心想:“難道在我出使外國的日子裏,妻子竟與人私通!”

他怒發衝冠立刻拔出隨身寶劍,想一劍刺入帳中,腦海裏突然浮現出剛買到的12字箴言:“緩一緩,再生氣;想一想,再行動。”他口中念念有詞。

這一念,驚醒了帳子裏的母親,便問道:“是盡見回來了嗎?”

原來,在他出使期間妻子生病了,因此母親過來照料,晚上睡在一起。盡見聽出了母親的聲音,嚇出一身冷汗,提著劍跑到院子裏自言自語:“太便宜了!

真是太便宜了!”

盡見把買12字箴言的原委告訴了母親,說:“我原來以為買貴了,現在才知道得了便宜。母親和妻子,是無價之寶,就是一萬兩金子,我也不會賣,今天卻靠著五百兩黃金買來的智慧之言而得以保全她們的生命,這不是太便宜了嗎?”



人類往往率性而為。一旦發現自己做錯事時後悔卻已於事無補。這些錯在生活中不斷地惡性循環,人類便永遠過著悔不當初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