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她就像一個不屈服的不倒翁,屢敗屢試。

就在第一百七十九次被辭退時,她陷入了迷惘。她徹夜未眠,漫步在家鄉的小河邊,看那永不停息的河水衝刷著前進路上的頑石。

她翻然醒悟。

第二天,她又背起行包,開始了第一百八十次的應聘,她終於成功了,成為美國曆史上最有魅力的女播音員。

回想起這一段經曆時她就說:“黎明前的黑暗最難熬。”



誰都知道黎明前的黑暗最難熬,但忍耐熬過黑暗的人,才能看到夢寐以求的光明。

我是我自己

有一次,亨利·福特到英格蘭去。在機場問訊處他想要找當地最便宜的旅館。接待員看了看他,認出了他是著名的汽車大亨,他穿著一件像他一樣老的外套,還要最便宜的旅館。

接待員說:“要是我沒搞錯的話,你就是亨利·福特先生。我記得很清楚,

我看過你的照片。”

亨利回答說:“是的。”

接待員非常疑惑,接著他說道:“你穿著一件看起來像你一樣老的外套,還要最便宜的旅館,可是我也曾見過你的兒子上這兒來,他總是詢問最好的旅館,他穿的是最好的衣服。”

亨利·福特說:“是啊,我兒子是好出風頭的,他還沒適應生活。對我而言沒必要住在昂貴的旅館裏,我在哪兒都是亨利·福特。

“即便是住在最便宜的旅館裏我也是亨利·福特,這沒什麼兩樣。這件外套,是我父親的——但這沒有關係,我不需要新衣服。”

“我是亨利·福特,不管我穿什麼樣的衣服,即使我赤裸裸地站著,我還是亨利·福特,這根本沒關係。”



一般人多少都有點自我主義,喜歡炫耀自己的長處。而真正成功的巨人總是保持著本色。



袋鼠與籠子

一天動物園管理員發現袋鼠從籠子裏跑出來了,於是開會討論,一致認為是籠子的高度過低。所以他們決定將籠子的高度由原來的10米加高到20米。結果第二天他們發現袋鼠還是跑到外麵來,所以他們又決定再將高度加高到30米。

沒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麵,於是管理員們大為緊張,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將籠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長頸鹿和幾隻袋鼠們在閑聊,“你們看,這些人會不會再繼續加高你們的籠子?”長頸鹿問。“很難說。”袋鼠說:“如果他們再繼續忘記關門的話!”



事有“本末”、“輕重”、“緩急”,關門是本,加高籠子是末,舍本而逐末,當然就不得要領了。管理是什麼?管理就是先分析事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認清事情的“本末”、“輕重”、“緩急”,然後從重要的方麵下手。



扁鵲的醫術

魏文王問名醫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鵲答:“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問:“那麼為什麼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長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發作之前。由於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初起時。一般人以為他隻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隻及本鄉裏。而我是治病於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放血、在皮膚上敷藥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

事後控製不如事中控製,事中控製不如事前控製,可惜大多數的事業經營者均未能體會到這一點,等到錯誤的決策造成了重大的損失才尋求彌補。而往往是即使請來了名氣很大的“空降兵”,結果於事無補。



老鐵匠與紫砂壺

老街上有一鐵匠鋪,鋪裏住著一位老鐵匠。

由於沒人再需要打製的鐵器,現在他改賣鐵鍋、斧頭和拴小狗的鏈子。

他的經營方式非常古老和傳統。

人坐在門內,貨物擺在門外,不吆喝,不還價,晚上也不收攤。

你無論什麼時候從這兒經過,都會看到他在竹椅上躺著,手裏是一個半導體,身旁是一把紫砂壺。

他的生意也沒有好壞之說。每天的收入正夠他喝茶和吃飯。

他老了,已不再需要多餘的東西,因此他非常滿足。

一天,一個文物商人從老街上經過,偶然看到老鐵匠身旁的那把紫砂壺,因為那把壺古樸雅致,紫黑如墨,有清代製壺名家戴振公的風格。

他走過去,順手端起那把壺。

壺嘴內有一記印章,果然是戴振公的。商人驚喜不已。因為戴振公在世界上有捏泥成金的美名,據說他的作品現在僅存3件,一件在美國紐約州立博物館裏;一件在台灣故宮博物院;還有一件在泰國某位華僑手裏,是1993年在倫敦拍賣市場上,以16萬美元的拍賣價買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