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買牛

古時候,在南海邊上的一個山區裏不出產牛,這裏的人也都沒見過牛,山區有個年輕的

小夥子叫昭支顯。

有一天,一個人牽來一頭幢牛,像獒犬那麼大。牛角像蠶繭和栗子那麼大。昭支顯驚恐

地問:“這是什麼東西?”有人說:“這叫幢牛。”昭支顯隻見過一種叫貌牛的木雕,有八寸多

高,一尺那麼長,比牛小多了。於是,他就把這頭幢牛買了下來,逢人便誇這頭牛多麼的大,

是天下無雙的。

他喜歡買牛的名聲越傳越廣,不斷有人到他家登門拜訪,先後有人向他推薦了三頭牛,

一頭三百斤,一頭六百斤,一頭一千斤,他都一一買下了,心裏十分得意,認為自己的牛是天

底下最大的牛。

又過了一些天,有個叫梁都之舟的人來拜訪他。他牽出體重一千斤的那頭牛,向粱都之

舟誇耀說:“你見過這麼大的牛嗎?”

粱都之舟說:“這還不算大。合浦一帶有一種犁牛,頸項上的肌肉隆起,頷肉下垂,體重

有三千斤。你何不把它買來呢?”

昭支顯一聽,連忙派人趕到合浦,又把犁牛買回來了。見了犁牛他驚歎不已,連連說:

“像這樣的大牛,難道還有比過它的嗎?”他高興得手舞足蹈。

另有一天,公孫伯光來拜訪昭支顯,昭支顯牽出犁牛來,讓他判斷一下這頭牛是否是最

大的牛。

公孫伯光對他說:“這還不算天下最大的牛。我聽說岷山和峨眉山的山穀裏有一種擎

牛,它的體重有七千斤,你何不把它買來呢?”

昭支顯聽到公孫伯光的話,半信半疑,不相信吧,別人推薦的幾頭牛,從三百斤到三千

斤,確實一頭比一頭大;相信吧,三千斤的犁牛已經夠大了,怎麼會有比它還大一倍以上的牛

呢?於是他便說:“有這麼大的牛嗎?我要親自去驗證一下。”

於是昭支顯告別家鄉,從南海邊上,長途跋涉,走了好長時間才來到岷山和峨眉山的山

穀裏。到那裏一看,輦牛果然像公孫伯光所說的那麼大。

昭支顯深有感觸地說:“假如不是別人告訴我,我始終認為犁牛是天下最大的牛,還為此

而驕傲自大呢!”

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如果一個人孤陋寡聞,盲目驕傲,必然得出錯誤

的結論。



南轅北轍

戰國時期,有一個北方人,要到南方的楚國去。他從太行山腳下動身,騎著馬兒朝北進

發,一路上遇人便說:“我要到楚國去!”臉上並且還流露出一股興奮勁兒。

有些路人看到了,好心地勸說他:“到楚國去,應該要朝南走,你為什麼反而向北跑呢?”

這個北方人回答說:“不要緊,我有一匹好馬,它可是我國有名的千裏良駒,你看它跑得

多快啊!”

“不管你的馬跑得怎樣快,朝北走,總是到不了楚國的!”過路人說。

“不要緊,我還帶有充足的旅費哩。”

過路人又說:“旅費多也不濟事,朝北走,無論如何是到不了楚國的。”

“不要緊,我還有一個頂好的馬夫,他可是我國趕馬技術領域裏數一數二的高手,我有他

幫我趕馬,還怕到不了楚國嗎?”那個北方人說道。

可是他卻不知道,自己的馬愈好,所帶的路費愈多,馬夫趕馬的技術愈高,隻能是離楚國

愈來愈遠。



一個人做事,如果方向不對頭,那麼,條件越好,主觀努力越大,就隻有使

他距離目的越遠。

鸚雀笑鵬

相傳遠古時候有一種大鳥,名叫鵬。這種鳥外形其大無比,它的脊背好似巍峨的泰山,

它展開雙翅,宛如遮天的烏雲。平時它收起翅膀,棲息在北山之上,須待到六月間羊角旋風

刮來,鵬便借著風勢,舒展雙翼,乘風直上九萬裏。然後背負青天,翅絕雲氣,直飛向南,最後

在南海上降落。

有一隻小鸚雀在刺棵草叢裏蹦蹦跳跳,抬頭看見鵬掠天而來,便嘰嘰喳喳笑著對同伴

說:“瞧這個笨重的家夥,沒有大風就飛不起來,多麼可笑!我雖然跳不到一尺,飛不過數丈,

可是愛跳就跳,愛飛就飛,在麻蓬荊棘之處鑽進鑽出多麼自在,可它呢,哈哈,看它飛到哪裏

去!”

它的同伴非常嚴肅地說:“盡管你飛行不需要借助大風:但是你永遠也達不到鵬那樣高

度。”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和對未來的發展方向,不能把你自己認為所謂

“對”的目標去衡量別人就是錯的。



黎丘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