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想:也有道理,出去又能見世麵,而且說不準可以收很多的徒弟,讓全天下都知道自
己的名字,這也算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好事。
於是,他就離開了誇氏國,到各地周遊。他到一縣,一縣尊敬他;他到一州,一州都把他
當做奇才;他到天下,天下的讀書人都深感慚愧地說:“我們見到這個人,都感到自己枉為讀
書人了啊!”
這些讀書人跟他到北方遊曆,願意做他弟子。這個誇氏國的人便當上了他們的老師。
這位老師出門坐著舒適的車子,平時坐在講堂上。眾多弟子來聽他講學,他坐著給大家
講授。
他對弟子們說:“我對於學問,也不是萬事萬物都精通,但我掌握了做學問的要領。大家
如果想學習我做學問的要領,可以向我來提問。”弟子們紛紛提出問題,他都一一予以回答。
眾多弟子得到了他的學問和他的書,課後都認真閱讀老師的書,勤學苦問,深入研究其
中道理。
不到一年時間,弟子們全都把老師的學問學到手了。可是他的學問隻是向外傳授,卻沒
有自我補充和更新,他的才能隻有對外付出,卻沒有增長。他的學生中不乏有非常出色的人
才,甚至有些大有超過老師的勢頭。處在這種境地,他不但沒有危機感,反而心中暗想:“我
既然成為天下人的老師了,還辛辛苦苦地學習幹什麼?”
從此以後,他苟且偷安,得過且過,不思進取,隻圖享樂。後來,弟子又匾來向他請教,他
的解答也沒有超過從前的見解。弟子們很失望,都紛紛離他而去。沒有了弟子,他也沒法混
飯吃了,隻好回到誇氏國,國內的人見他灰溜溜的樣子,也都不再對他以禮相待了。
人在事業和求知上不能有滿足,因為滿足已有成績,就會不思進取,必然
會被社會淘汰。
趙雲救主
東漢末年,曹操手握大權,挾天子以令諸侯,他想趁機把天下所有的諸侯都消滅掉,然後
自己稱王。
自從他滅了袁紹以後,聲威大震,於是就統率大軍攻打劉備,當時劉備勢力非常小,手下
隻有不到5000殘兵,可是曹操卻有83萬大軍,每天以幾百裏的速度追趕劉備,劉備本能逃
跑,但是他為人厚道,對百姓就像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怕曹操大軍入城後會殘害百姓,於是
就率領百姓一起逃亡。
劉備帶著五千殘兵十幾萬百姓每天隻能行走十幾裏地,他心裏也著急,他手下的幕賓簡
雍勸他丟掉百姓才能保住實力。
但他卻說:“百姓視我為他們父母,千裏迢迢跟隨著我,我又怎麼忍心把他們丟在半路上
不管?”
後來,他們逃到了一個叫當陽的地方停下來。
劉備手下有一員大將名叫趙雲,他原本在遼東太守公孫讚手下做事,後來袁紹把公孫讚
滅了以後,他就投靠了劉備。
當時,劉備等人都到了當陽,隻有趙雲在百姓群裏左顧右盼,到處在尋找著什麼,忽然見
到前麵一個廢墟裏有個人,於是就走進去,結果那人就是劉備的妻子甘夫人;隻見她腿上中
了一箭,痛苦地坐在地上抱著劉備的孩子——阿鬥。(就是蜀漢的後主劉禪)
趙雲見此情景,就對甘夫人說道:“主母抱著小主人騎在馬上,雲步行保護主母突出重
圍。”
甘夫人說:“將軍帶著我子先行,不必管我,可惜他父親半生漂泊隻留下這麼一點骨血,
希望將軍能夠帶他衝出曹營。”
說完,就斜身跳到旁邊的一口枯井裏摔死了,趙雲怕屍體被曹兵糟蹋,於是就把一堵廢
牆推倒將枯井埋了。
趙雲把鎧甲上的護心鏡卸下,將阿鬥放在懷裏,然後把鎧甲撩起來,用藤條係住,騎到馬
上拿起自己的長槍向劉備所在的位置跑去。走了一段,回頭看了一下,發現手下原來的五六
十個騎兵也都走了,他沒有一點退意,繼續往前走著。
又走了一段就進了曹營,曹軍中有四員上將見到趙雲,四將二話不說舉槍便刺,趙雲抖
抖威風,右手拿槍、左手拿劍,槍挑劍砍,一刹那,四員曹將全都斃命。
但是曹營之中,名將極多,瞬間又來了五六個大將一起前來圍攻趙雲,不一會的工夫他
們又都被趙雲殺了。當時,曹操在景山頂上看到軍中有一員戰將,往來衝突,所向披靡,就問
左右:“這是誰?怎麼這麼英勇?”
左右大聲喊道:“軍中戰將留下姓名。”
隻見趙雲喊道:“我乃是常山趙子龍也。”
曹操說:“真是一員虎將,我要生擒他,傳我將令:趙雲到處,不得放冷箭,隻要生擒。”
眾將聽到丞相有令,於是都自告奮勇要去捉拿趙雲。趙雲也麵無懼色、來者不懼,一時
間連劈帶刺共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士兵三百多人。殺得曹營遍地屍體、血流成河,
等趙雲拚死殺出重圍,從曹營出來的時候,他銀白色的鎧甲和白色的戰馬全都染成紅色
的了。
當人遇到困難的時候,必須用自己的毅力戰勝困難。這時候你如果認輸,那就功虧一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