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友:鍾南山院士曾經說過,要把社區醫院提到一個更高的高度,他甚至說,把社區醫院的水平提高作為考核相對應大醫院的指標。
廖新波:我認為鍾院士基本理論是對的,後麵對於考核大醫院的績效操作性不強,社區醫療的提供是政府責任不是醫院責任,除非是醫院、社區醫院都是政府投入。現在醫院的工資是政府的嗎?實際上不是,現在很多醫院是戰略性市場瓜分,比如說某個醫院跟某某醫院建立姐妹關係,有病人送上來,我就送給你,這是戰略的聯盟,而不是政府的幹預,我們需要實現鍾院士理想,必須是政府幹預,是地區的聯網,比如說A醫院負責某個區的社區醫院,資金政府給,包括社區醫院培訓,技術合理運用要建立起來。網友提出的擔憂也是對的,因為網友已經看出政府對社區的投入是不獨立的,隻是口號性的多。我認為重點要把基層的基礎設施、基礎技術配足,通過政策去吸引醫生到那。在國外“吸引”,是同等待遇,比如意大利有社區醫生,活得很好,因為是病人投票,比如說我叫廖新波,我就列在一個候選名單在裏麵,社區人員就選廖新波,但是他有一個限額,不能超過800人,這800人就是他服務的對象,所有的基本病都必須到我這裏看,之後再送上去,這是製度的安排,這個醫生工資得到合理的體現,勞動價值也得到體現。這樣才能留住人,不然你講道德風尚是很難的,就算是典型的慈善家,也很難做下去。
我覺得應該是係統工程,除了人員還有設備,還有群眾看病的概念,今天我跟美國領事館的領事談,我說,你有感冒會不會去醫院,他說不去。為什麼?他說他憑感覺。為什麼甲流會花這麼多錢看,其實甲流預防是對的,如果過分的治療就不對了。
主持人:在福建社區醫生失業之後,在學校門口殺死8名小學生,是不是壓力大?
廖新波:對。尤其是受過高等教育的,要麼是自殺,要麼是殺人。
主持人:山西發生疫苗事件,而廣州發現疫苗有問題,請問您對近期的疫苗發病案有什麼看法?
廖新波:疫苗不歸我管,山西的疫苗我不清楚,媒體也不清楚,眾說紛紜,甚至省政府都出來說,錯在哪裏,哪裏沒錯,但是記者又說,我可以舉證更多的病例,這現在還在調查、落實中。但是這件事不管對和錯,都會引起我們一種反思,疫苗關係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尤其是兒童更應該多操一份心,在生產、運輸、接種、接種後所有的環節我們都要用心做好。疫苗是否就沒有其他的並發症?也不是,因為個人的體質不一樣,尤其是免疫反應,更容易產生很多的病態反應,甚至會造成器官的損害,所以我們要正確對待合格疫苗所引起不良反應。對於管理不善引起的疫苗事件,應該受到法律的製裁,隻有這樣嚴懲才能杜絕。山西疫苗是對還是錯我還不知道,但是應引起我們的重視。
大洋網友:醫療費用增加是必然的,不是說醫改費用就減少的,醫改的目的不是減少費用,而是建立健全醫療保障網。醫療費怎麼會下降呢?房價上漲了,這是人口老化的問題,還有新技術的運用問題,費用肯定是上漲,關鍵是一個保障網。
廖新波:好像是我說的。
主持人:可能這位網友很喜歡這段話。60、70年代,那時候大家對醫療的要求比較少,覺得哪出現問題,當時治療一下不錯,就可以了,而現在的人要求更多了,我想不要有後遺症、不好的反應,甚至說要有更好的病房,要有空調電視。
廖新波:我隻是從技術應用和病人需求跟大家說,比如說無痛分娩很受大家歡迎,最近剖宮產的病人很多,有些地區是40%,有的地區上升到70%,為什麼這麼受歡迎?除了醫生的推動,還有病人的接受程度。如果我們盲目提出醫改之後降低費用這是錯誤的引導,不科學,我們看醫療事業的發展,收費水平、技術運用是從左向右發展的曲線,而個人支付的費用應該是從左向右下降的曲線,這樣才是正確的。個人支付水平越來越低,科技水平越來越高,這才是我們想達到的目的。如果發展到現在,我們依然享受赤腳醫生時代的醫療,人民群眾是不答應的,科學發展觀是不答應的,因為我們現在有很多技術的應用,比如說過去心髒搭橋,現在有了新導管、通波,這就是新技術的應用,使很多病人避免了手術,生活質量大大提高,而且診斷水平大大前移,預防提前了。質量高了,是不是費用也要高?如果沒有支架,病人是不是要有更多的手術?而手術本身是難以普及的,一個心髒科醫生在美國很賺錢的,但是又很少,如果有導管技術,問題就可以解決,更加普及。你說這是好處還是壞處?醫改過程中我們要正確引導市民的思維,不要錯誤地強調低成本運作,低成本運作非常危險。
主持人:讓你享受更好的醫療服務,前提是少增加醫療費用。
廖新波:隨著人工成本的增加,過去用玻璃注射器,以前一煮又可以用了,而現在也
可以,但是要計算人工費。醫療產業所納的稅,如果運用到醫療事業的發展上,我想這個費用解決了大部分,或者是完全可以解決。一個導管價格是多少,材料不會很多,但是市場的價格是很高的。
主持人:醫生背著罵名,而以後醫生要有尊嚴地行醫。
廖新波:醫生現在開大處方有兩種現象,一個是病人的要求,第二是利益的追求,該不該下這個筆,如果不下這個筆,我的獎金就很低,國外的製度下醫生非常有尊嚴,他沒有跟檢查、藥品利益掛鉤,我做我的,你去哪拿藥,去哪裏檢查我不管,我看一個病100美金就100美金,30美金就30美金,保險公司給我,或者是你給我。
主持人:您也有一個責任就是承擔廣東醫改實施細則,目前擺在您眼前,最棘手的工作是這個,能不能透露一些信息?
廖新波:現在廳裏麵叫我牽頭做廣東省公立醫院改革實施細則,目前我正在組建班子,班子由誰來參與,衛生廳當然有,還有物價部門、醫保部門,還有公立醫院管理者,我也想請學院的學者、市民的代表共同討論,如果要做很完善的廣東省公立醫院改革實施細則,要花很長時間,我想細則能夠出台也要一兩年,不管怎麼樣,我還是要落實上級領導交給我的任務,努力去做,至於哪裏保障不了,比如說投入機製,這不關我的事,政府不投入,那後麵一係列的問題都解決不了,比如說護理,一級護理一天是12塊,請個保姆都不止這些,費用誰出?方案做出來難,實施起來也很難。
主持人:試點的時間到了,這就很麻煩,您自己是不是也不樂觀?
廖新波:我有信心,但是不樂觀。
主持人:今天如果有問題沒有解答,大家可以去博客。
廖新波:博客是在新浪裏麵開的,有很多媒體都在采用我的文章,我的觀點也許通過媒體傳播出去,所以我也感謝廣州日報、大洋網為大家普及醫改知識的教育。奧巴馬為什麼這麼受歡迎,因為他親力親為,如果決策者都有這種氣魄,把民眾的意見收集起來,這樣的醫改可能更完善。奧巴馬精神,不管他是誰,我們認為是值得學習的。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謝您到大洋網來分享。以後有時間再交談。
廖新波:好。
主持人:謝謝您,以後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