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旅程隨感 30.針有兩頭利(2 / 2)

油畫《毛主席去安源》複製了9億張,其數量之多,確實是“史無前例”的甚而可能是空前絕後的,但這說明什麼呢?能說明它的藝術價值嗎?作為文物,它是有很高價值的,因為一張印了9億張的畫反映了一個造神運動帶來的悲劇時代的側麵。作為藝術品,這旨沒有很高價值的,因為它在藝術上是單薄和粗糙的,在思想上是偏頗與膚淺的。回想當年9億張複製品在神州大地上風行,人們或敬請於牆頭,或高舉於街市,或麵對請示,或麵對彙報,有幾人“賞鑒”它的藝術呢?隻當是一紙“聖像”罷了。

藝術家最應該珍視的是自己的藝術良知,藝術家應該有一顆純粹的心靈和一種為藝術獻身、為人民獻身的精神。人們不喜歡看到藝術家參與不良政治圖謀和向金錢膜拜。

30年過去了,“文革”作為一頁沉重曆史,在曆史的長河中越來越遠去了,但我們不應該忘記那一頁。現在到了我們反思與重新審視的時候了。

近來,因油畫《毛主席去安源》引發的國家文物管理問題、著作權所有權問題,沸沸揚揚,爭執不休。這屬法律問題,應通過法律程序去解決。但是,在這個時候我們想想這幅畫的曆史及其價值也是很有意味的。如果再去想想那句蹩腳的“針無兩頭利”的俗話,就會更有意味的了。

1998年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