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旅程隨感 17.聖壇之火(1 / 2)

卷二 旅程隨感 17.聖壇之火

在大洋彼岸,有那麼一些據有太多空間的美國人,常以人道主義為藉口,攻擊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令人感可笑,並悲哀。

1991年7月11日,當地球上第50億個居民——小男孩馬泰伊?加斯帕爾在南斯拉夫薩格拉布降生的時候,我想了很多。我想的可能同那些偏執或吃飽飯專以唱高調為樂事的美國先生們完全不同。

世界人口由40億遞增到50億,隻經過13年時間。這個速度是災難性的。可喜的是現今人們關於人口問題的思考,多了點科學,少了點迷信,各國都在努力控製生育率。如果這種控製能夠持續下去,到2075年,可望出現人口靜止,也就是生育率隻達更替水平,人品達到零增長。雖說這個前景不無光明,但在這之前人口早已突破100億大關,小小寰球也是不堪重負的了。

據聯合國統計,前幾年人口增長率有所下降,並特別說明這主要歸功於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國。中國這些年推行計劃生育是卓有成效的,我們可以毫不臉紅地說這是對人類的一大貢獻,但若往前想想,中國在近二三十年世界人口大爆炸中扮演的舉足輕重的角色,也夠令人心跳的了。50年代中期,馬寅初老先生提議實行計劃生育,邵力子老先生提議實行計劃生育,毛主席他老人家一時高興得很,禮賢下士,將馬寅初老先生和邵力子老先生請到最高國務院會議上切磋商討,說說笑笑,那景象確有一番和衷共濟的味道,可能是大躍進的“高產”使人們醒過神來,糧食這麼多,沒人吃行嗎?中國人過日子自古講究個人丁興旺,人多熱氣高,何況還會有個天災人禍,原子彈從天上掉下來怎麼辦?原來馬寅初想把社會主義搞得冷冷清清嗬,想束縛社會主義生產力大發展嗬,不批判就是任資產階級學術觀點泛濫,一害國家,二害人民。可憐馬寅初老先生被推上祭壇,成為活靶;可憐馬老先生關於計劃生育的建議由國策變成了人人當誅的資產階級人口論,一時間許多不讀書隻聽廣播的人知道有個反動神父馬爾薩斯。雖然弄不清馬寅初和馬爾薩斯有什麼關係,但姓馬的該批無疑,女人生孩子的事也想管,不批怎能解放生產力!

武斷、臆想和迷信替代不了科學。由於人口問題的失誤,二三十年來,中國多生了幾億人口,據科學家預測,按照合理的計劃生育方案進行調整,我國人口可望在下一個世紀中期達到穩定,也就是說,在一對夫婦隻生兩個孩子的情況下,生育率與更替水平相符,人品增長為零,人口總數為14億上下。在此之前,相當長一個時期,一對夫婦必須隻生一個孩子;而且14億人口對中國的資源來說,負擔仍是沉重的。錯批了一個馬寅初,要用將近一百年時間才能將錯誤改正過來,在改正錯誤的過程中還需人民付出沉重的代價,這不是馬寅初在報複,這是被戲弄的科學在報複。

可悲的是自古以來科學常被戲弄,科學家常被當做迷信的祭品;而更可悲的是,這種現象在科學昌明的現代社會,還遠不會絕跡。

孫冶方關於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理論是科學,卻被當作謬誤進行批判。這種謬誤對科學的批判,隻能導致謬誤的膨脹。

40年代後期,卡德爾根據蘇聯和南斯拉夫的實踐,指出“國家所有製”的深刻矛盾,認為社會主義國家所有製不是公有製的最高表現形式,而是一種過渡的公有製形式,勞動者必須不失時機地將它送進博物館,而代之以勞動者直接管理,支配其勞動條件和勞動成果的新型財產關係——勞動者公有製。他提出黨政分開,政企分開,勞動者自治,以導致勞動與社會資本一體化,不僅就概念上更主要是就財產關係上說,勞動者是企業的主人,是國家的主人。南斯拉夫推行的企業自治、工人自製,其根據就是卡德爾的這理論。事實證明,卡德爾關於社會主義公有製和社會主義財產關係的理論是科學,但在40年代末南斯拉夫卻因實踐這路理論被斯大林開除出“社會主義陣營”,卡德爾長期以來遭到自以為堅持社會主義純潔性的人們的辱罵和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