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風雪夜來人(1 / 2)

鎮宗十五年立冬,崇明國國都京淩城下起了入冬來的第一場雪。

喜愛賞雪的雅客們還未從初冬的盼雪中反應過來,而諸多權貴世家的女人們已經高興壞了。

這場雪非同尋常,承載它的灰雲如巨龍盤繞,又似遮天掌影,籠罩了整片繁華的城池,漫天飛舞的雪花更是不知疲倦地撲灑下來。

冷冽寒風自遙遠的北圖國一路南下,如千軍萬馬,來勢洶洶,更是凍結了一路的湖泊溪流,所向披靡。

這才剛剛入夜,城邊尋常的矮房裏百姓情願縮在被窩裏瑟瑟發抖,也不願躲在屋簷下傻傻地看場騷人墨客口中的浪漫雪景。除非看熱鬧,否則他們覺得隻有傻子才會去做那些挨凍的蠢事。

夜深了,他們不得不豎尖耳朵聽不斷晃動的房門外的一切動靜,這一聽便是一夜。

除了寒涼北風的呼嘯聲,就是風雪撲打門窗呼哩嘩啦的聲響。

與尋常百姓家大不相同,京淩城中央區域的青瓦宮牆內和四大家族的府邸中,一如既往地燈火通明,歡聲笑語不斷,有雪球衝天而起,在觸碰房頂瓦邊的瞬間,炸裂開來。

這場壓彎青竹的雪非但沒有阻礙貴人們的夜生活,反而使他們的庭院更加熱鬧了。

崇明國成立十五年以來,京淩城內發展迅速。緊貼青瓦東宮牆外修建的最高建築——問天台,剛竣工驗收不過三個月,今已成了國內眾多匠人和求道者乃至權貴都心心向往的聖地。

問天台之所以令人向往,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的建造者,建築工事由崇明國器宗負責,風水位置和一些刻圖由東龍國雲海觀負責。

而這兩者名遍海內大陸,享有天下五大宗的威名,器宗乃是五大宗之一的千機堂,另一個同是五大宗之一。

器宗代表著大陸五國器具製造的頂尖水平,而雲海觀則體現著修行的最高境界。

這座六十米高的問天台集結了兩大宗的工藝和文化特色,東龍國與崇明國的關係也密切了不少,因此這標誌性的建築順理成章的成了崇明國又一重地,乃至成為聖地。

天下有名的重地諸多,排的上號的除了千機堂與雲海觀外,還有另三大宗地和四大未知處,其餘次之的名地多如牛毛,遍布大陸五國內。

五湖四海的名地數量雖多,卻不及問天台上的萬千浮雕,問天台呈梯台狀,頂部平台中心雕刻一副巨大的太極八卦圖,這是最具神秘色彩的圖案,也是問天台最醒目的部分。

太極圖正中心位置有一張桌子,桌上擺著一盤水果,一盤糕點以及一個爐子和一壺酒,還有四個碗碟子。

桌子邊端坐著三個衣衫略薄的中年男子,他們位居三方,唇動卻無聲,不知商量著什麼。或於用謀劃更貼切,畢竟其中一人是京淩城四大家之一的上官家主,上官青雲。

此人謀略算不上精明,修為卻高深莫測,真正讓上官青雲聲名遠揚的是建國前最後一場大戰。

平南戰役的戰場在崇明國與安南國交界處,名叫地中湖。崇明國大將張進敗下陣來,眼看資源重地即將失守,而當時身為副將的上官青雲及時支援過來,憑借高深的修為橫掃安南國眾將領,更是重傷了安南國大武將軍嶽北山。

上官青雲力挽狂瀾,成功拿下資源要區地中湖,一戰成名後還沒來得及擺上慶功宴就被崇明皇從鎮南都護府調入了京都城。

此一年後,整個大陸曆史上第一任武將擔任文丞的美談便傳遍了崇明國的一個不起眼的鄉鎮,後來整個崇明國乃至周圍四國邊鎮都開始流傳著上官青雲的光輝戰績,一時之間風光無限。

上官青雲雖是武將出身,可上官一族卻隻用了五年時間穩居京淩城第二家族,雖然與上官青雲的妻室有關,可他自己的本事也足夠他穩穩地坐在那個一人之下,萬人覬覦的位置上。

或許因為他是身居高位,所以知道很多常人不知的事。例如當天傍晚,北圖國幻雪原的城門下走出了一名戴著鬥笠衣著單薄的人。

那人剛到崇明國邊境,單薄的身影便消失在了寒風中,來去無影,就連戍守北方邊境的諸多將領們都未曾察覺。

這也怪不得他們,畢竟他們圍聚在置了幾個大火盆的矮屋裏,正大口吃著肉大碗喝著酒,熱鬧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