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大學的能以繼續有兩個因素:一個是主持財產的董事會,一個是終身任教職的教授會。前者,羅馬教皇對大學主持者給一特許的Bull,因而保管財產成為一特許組織,固定的永久的專門的負責的來保持財產,好像保管自己的財產一樣,使成為一個立案的法人或法團。這保管校產的團體叫董事會也好叫Cooperation也好。後者,教授以終身作教學的職務,對學校有一種責任和任務,一切得到了保障,這組成的團體,主要的是教授會。
這二者之外,另有一重要者,是起源於美國大學的Alumnus。這在大學發達史上有很大的力量,如哈佛大學《大學憲章》上規定,由本州省長及教會參加董事會,後來遂演變到成為美國大學的一個組織,這是美國大學發達史上一重要的生產品,中國學校有校友會,首先起於與教會有關係的學校,或是和美國發生關係的學校,如清華大學雖非教會學校,可是在清華學堂時代卻有美國式的風氣,所以校友會受到了美國的影響。加拿大、英國等近三百年來,這Alumnus可說是高等教育史上一重要的產物。私立大學如普林斯頓、芝加哥等也都普遍的有了校友會了,美國先有私立大學,後有州立大學,後來美向西部移民,聯合各州而成合眾國,新開的省政府,便設立大學,這大學雖比不上私立的如有三百十一年曆史的哈佛大學,及將近三百年的耶爾大學,可是邦立大學卻勝過其他若幹私立,因國家的力量是無限的,私立是有限的。這兩種大學部設有校友會。如校友發了財捐巨款建造圖書館、實驗室,可是這捐款卻由校友指定,而不能移作別用,這樣的捐款校長是不歡迎的。校長所歡迎的是每人五塊錢的General Contribution。這樣積少成多,可使學校經費複活。美各大學校友會每年選舉代表,參加學校行政,不斷和母校發生關係,把母校的事變成好似自己家裏的事情一樣,可以使母校有很大的發展。校友並且還要負責給母校選擇人才,如那個學生的Football好,便介紹他去考自己的母校,如果學生算學或文教有天才,也拉入母校去。可是美國近來大筆捐就不會有成績,因為政府征收所得稅,每年總收入僅有百分之十五,可以免收稅額捐作教育費,否則即要征稅。故今後私立大學靠捐款已不易維持了。有了校友,財產之處理,人才之選擇,非常重要,校友會是美國大學的大貢獻,因此,不但大學能夠繼續,而且因此而能發展。
中國辦紡織係,以北平工學院最早,已有三十多年曆史。我這次在上海,有四位平工校友來看我,談到應恢複紡織學係,替國家造就紡織人才,我答應了決定辦。我今天很誠懇的歡迎大家,“咱們”同心協力來做成一個工業的最高研究中心。
(本文為1947年10月29日胡適在北大工學院四十四周年紀念會上的
演講,原載1947年10月30日北平《世界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