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在北大工學院四十四周年紀念會上的講話(1 / 2)

13.在北大工學院四十四周年紀念會上的講話

學工的比我們做過外交官的還客氣,所以應該向工程師學一點客氣。今年夏天,我和校友等談過,校友什麼時候回來,我們北大絕對歡迎。校慶會最好由校友作主體,學校樂意給以種種便利。12日我到南京去以前,便給馬院長寫了一封信,因為記錯了日期認為是11月21日,我不可能趕回來,便請轉告校友們早日籌備,可是我昨天才回來,而且有機會又來參加,很是高興。

今夏在南京,北平大學農院校友代表曾來看我,願與北大校友會取得聯係,並準許加入。於是我寫了一封信給南京北大校友會主持人,歡迎參加。這次到南京去聽說已有不少平大校友參加了。北大整個的校慶日是在12月17日。當然平大校友們如願參加,我們也是歡迎的,都是國家的學堂,當然聯係越親密越好。北平工院的曆史很長,已有了四十四年,而且從一個專門工業學校,發展到變為北京大學的一部分。在今年8月以前,雖經過幾次改名字,還不要緊。我在南京對政大同學講演,便告訴他們說名字沒有關係,怎樣改也是國家的學堂,北平話有“我們”、“咱們”之分,如說“咱們”,便像都包括在內,說“我們”,好像就分出“你們”來了。所以,我說這學堂是“咱們的”學堂。

校友會在世界大學曆史上的地位很重要,雙十節六科學團聯合年會上,我講過一個故事,我並且發問,為什麼科學的研究不起於非洲、亞洲,而起於歐洲呢?原因很多,可是我認為惟一正確的答案,是歐洲從中古以來,繼續不斷的有一千年曆史的大學,如意大利的伯羅尼亞大學,法國的Paris大學,其他如有七八百年曆史的英國Oxford大學,因鬧風潮而分出來成立的Combridge大學等,在歐洲五百年以上曆史的大學要有幾十個。科學不是一個人的力量可以完成的,科學要繼續不斷的研究,從理論變成實驗,從實驗變成發現,這樣繼長增高,非以大學為中心不可。並且知識、學風、設備等一天天積累起來,才能成為科學研究中心。

為什麼歐洲大學能這樣長久繼續下去呢?中國為什麼不能?如北京大學,可說是繼承了太學而來,以公曆紀元前124年為始,再加上1947年,這可說是已有兩千一百多年的曆史了。但是為什麼北大不能說有兩千多年的曆史,而說有四十九年曆史?為什麼中國最老的大學如北洋大學隻有五十一年曆史?中國古代私立書院,在一千多年前五代到北宋之間,已有了四大書院,可是為什麼不能繼續到今日?為什麼歐洲書院能Continue這麼久?而我們卻不能?我的答案,根據曆史看,歐洲大學不是政治製度的一部分,中國太學卻是文官考試製度的一部門,太學博士是官,司業是官,祭酒也是官,出去做官,回來可以又當太學博士,也可以當司業,可是不久也會又出去做官,所以這製度受政治的牽涉太大,不能把學校看成是自己的學堂,或是“我們的”學堂,或是“咱們的”學堂。學生也認為學堂是一塊敲門磚,畢業生對學校毫無感情。私立書院也是如此,所以,千年來我國大學沒有固定的繼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