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凶相(2 / 3)

“喂,起身吧,這就送你進城!”

不能走!他奮力地吼叫著,掙紮著。他被拽出門,又是一通撲頭蓋腦的拳腳,他躺倒不動。

“不肯動咯!”炭老大吼道,“給我捆上架抬走!”

他聽見有人搬過兩根毛竹。他很清楚,這是兩根千的老竹筒。他在山裏砍過毛竹,鮮竹倒地時,竹筒傳出的。空隆”之聲沉悶而短促。這兩根毛竹落地時,筒身震蕩出的聲音卻清脆而悠長。他知道燒炭人要象抬死獸似的把他捆綁到杠上。掙紮,反抗,又有什麼用?胳膊扭不過大腿呀。他被人用腳踩住手,繩子一圈圈地纏在身上。他的腳,連同整個人被緊緊固定在竹杠上。懸空了,他被人抬起了。就要上路了?他真想哭一場。那個炭老大看來頗精此道,叮囑道。“帶上他的槍,官府要在驗罪證的。

他的身子過篩似地不住地顫悠,扛架上路了。身子向前傾斜,下山了。身子向後仰墜,這是一段上坡的路。他什麼也看不見,隻能聽見山水的聲響,小路貼著河邊。過橋哦,他聽見溪水是在身下鳴唱。吱呀吱呀,杠架一路晃晃搖搖。看來隻有兩個架扛的人,一路之上,隻有兩個一問一答的聲音,走著走著,驀然,他們停下來做什麼?

“喂,”前麵那個燒炭人說,“走這條路吧,這是條近路。”

“莫認錯路就行!”後麵那個說。

“我會認錯路?我前回就是由這裏走的。”

澳水聲漸漸向後隱退。他們偏離開溪邊的小路了。他的身子開始向後傾斜,而且杠架左一彎,右一拐地頗晃得利害,顯然這是道向上盤折的石階.這是座什麼山?離坪溪有多遠?他竭力想象小路的模樣。燒炭人腳下傳來沙沙的草聲,隻有茅草掃捧在人身上,才會發出這種有節奏的沙沙聲。而灌木呢?灌木叢

不會。灌叢很雜。什麼樹都有,踏動灌叢時,灌叢隻會發出嘩嘩的聲音。理在,他們走的是一條長滿茅草的小路。看來這條小路相當荒蕪。

那單調的沙沙聲愈來愈響.這是片茅草蕩?在山風拂動下,茅草蕩隱隱發出的沸響,與腳下的茅草聲交相呼應,沙沙沙,沙沙沙,織成一片潮汐似的聲浪。沒錯,這是道茅草崗!沒錯,茅草崗上沒有樹,無遮無擋,不是嗎?身上滾燙滾燙的,不正沐浴著灼人的陽光?沒錯!他馬上嗅出暴曬的茅草崗散發出的溫悶的氣息.

怪了,茅草聲漸漸消失,杠架也不顫晃了,茅草崗上那陣濕悶的氣息,漸漸變成什麼氣息?他暫時無從判斷。他隻覺得燒炭人腳下的道路開始平坦了,他懸空的身子平臥下了。聽不到茅草響聲,他屏住氣,隻能聽見燒炭人的草鞋拖蹭在岩石上發出的輕微的摩擦聲。莫非上驛道了?

不可能。他深深地呼吸著。他隱約聞見一股淡淡的清馨。那氣息淡極了,飄飄忽忽的,好似風中山梔子花散發的清芬。他難以判斷的就是這清芬中夾雜著的那股苔蘚的氣息意味著什麼?而且,苔蘚的氣息似乎愈來愈濃。路,好象因此變得崎嶇了,杠架開始顛簸起伏。前麵那個燒炭人甚至讓苔蘚滑得一陣踉蹌,整個杠架差點跌落。那個燒炭人可能不是踏滑在苔蘚上,而是踩滑了一塊石頭。他聽見一塊石頭滾落下山坡。那石頭咕隆隆地響了一下,卻又撲 楞一聲,卡在什麼東西上。那東西渾身猛地一晃,發出“嘩”的一聲。

隻有這麼一聲,他馬上就明白了,這是一片茶園。那梔子花般淡淡的清芬,是茶園特有的氣息。而那濃濃的苔蘚氣息呢?這是個荒棄的茶園。隻有那種枝冠蓬亂,久未修剪的茶園,茶枝上才會纏滿苔蘚,才會發出那種清芬與幽潮混雜的氣息。那塊石頭,必定是茶園廢頹的梯埂階石。

果然,再往前走,燒炭人腳下的響聲變得嘩嘩啦啦的,枝條縱橫的茶叢牽扯著燒炭人的褲腳。茶園似乎愈來愈荒涼了,苔蘚氣息愈來愈濃。燒炭人的步履緩慢、謹慎。又開始出現沙沙的響聲了。但那不是茅草發出的聲響,而是雜亂的荒草叢。有沙沙的茅草莢雜其中,更多的卻是茂密的蒿草和葳蕤的蕨葉的擺動。野艾也混在其中,散發出淡淡的幽香。一陣涼颼颼的,潮濕的寒氣愈來愈近,愈來愈濃。

就要走進密林了嗎?隻有密林才有這種氣息。聽,燒炭人腳下傳來咕嵫咕嵫的泥水聲。看來這是一片潮濕的雜木林,林中彌漫著毛竹帶著發甜的清芬,杉、樟淡淡的香氣。雜栲的氣味最明顯了,那是一種濃鬱而柔和的幽芬。而野蕨呢?揉和看苔蘚和朽木濕腐的氣息,彌漫在樹林深處。陽光馬上就消失了。潮濕的陰影下,人頓時感到涼涼的皮膚上泛出一層水氣。

盡管黑布蒙眼,他也能感到這片森林的漆黑無邊。這兩個家夥到底要走向何方?

那兩個燒炭人停下腳來。迷路了?他想象得出燒炭人尷尬迷茫的神色。

“媽的,”後麵那位說,“你把人引到哪裏了?”

“怪事咯,前幾日我分明由此下山的。”

“我剛才就喚你認清路呢!”

“我沒記錯嘛……”

他們爭辯開了。是時候了。他在杠架上掙紮了一下,說:

“兄弟,快放我下來吧!你們迷路了!”

“刁山猴少開口,沒你管的事!”

”兄弟,你先聽我說,是你們走錯路了……”

“走錯個屁!你懂個鳥!”

“不,兌弟,真是你們走錯了路,出你們山場時,你們不是沿溪邊小路走嗎?本來……”他故意頓了一下,又接著說:“本來你們應順小溪向下走,可你們卻朝山上拐,是嗎?本來那道茅草崗裏也有小路通驛道,但你們不尋路就朝老茶園裏走,這不是鑽進樹林裏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