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廣播作品 28訪 談
小麗的麵人兒有顆心
寧波人民廣播電台創作 主持:雪莉
雪莉:聽眾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走進《雪莉時間》節目,我是主持人雪莉。
一個月前,罹患白血病的河南姑娘小麗走進了我們的生活,成為了大家關心、關注的對象。不過,事情和我們想象的並不一樣。麵對大家的同情和幫助,小麗婉拒了人們的善意,在寧波街頭捏著5元錢一個的小麵人,回避著媒體的報道,堅持自食其力,戰勝病魔。小麗的樂觀與自強震撼了我們!人們開始紛紛上街,在她的攤位前排起長長的隊伍……小麗確實是個與眾不同的姑娘!那麼在節目開始之前,讓我們首先來回顧一下這個事件的由來:
◎出片花
小麗,一位來自河南農村的患有白血病的姑娘。2008年,在曆經一個多月的失望掙紮之後,她告別母親,用僅剩的800元藥錢在鄭州街頭學了一門捏麵人的手藝,從此輾轉河南、舟山等地開始自謀生路,掙錢治病。2009年,小麗來到寧波……
(出現場聲)
這是小麗在城隍廟的麵人攤位,每天中午是小麗最忙的時候……
出顧客訂貨聲音:喜歡這個維尼熊嗎……
小麗是個不幸的姑娘……
小麗:其實我得病的時候,我感覺我媽因為我一夜之間頭發白了很多……
小麗是個堅強的姑娘……
小麗:最後一次我就對我媽講,媽,別人得了這個病會死,我不會死的,看著好了……
小麗是個聰明的姑娘……
小麗:我學完麵人,然後自己跑出來,慢慢地賣出之後就更有信心了……
小麗是個幸運的姑娘……
網友:我跟她認識也是個偶然的機會。我們也在為她想辦法,其實也不是我一個人,是我們一幫子的人……
小麗是個善良的姑娘……
小麗:我感覺沒有必要的,有的人比我受的苦還多,他們更需要幫助。
就是她,小麗!有尊嚴地麵對一切不幸,並迫使我們開始思索一種彼此尊重、彼此支撐的愛……
孩子:阿姨身體康複,快速康複!
雪莉:是的,就是她,一位用巧手捏出世間萬種生靈的小姑娘。
聽眾朋友,非常遺憾,雖然我們一再邀請,小麗還是婉言謝絕,不肯到直播室來接受我們的專訪,執意堅持自己平靜的生活。我們隻能尊重她。所以,我們今天要推出的是一檔特殊的節目,一次主角缺席的訪談。那麼下麵就讓我們歡迎三位熟悉小麗的嘉賓:晚報記者徐葉、網絡愛心人士阿偉和浙江大學理工學院碩士生導師何鎮飆教授,由他們來講述今天的新聞人物——小麗。歡迎你們!
何鎮飆:雪莉你好,聽眾朋友大家好!我是何鎮飆!
徐葉:主持人好!我是徐葉!
阿偉:聽眾朋友,大家好!
雪莉:歡迎三位的到來!
◎出片花
她用美麗的勞動,善良的心靈,升華著自身對苦難的理解。
她用自強的精神,執著的信念,堅守著一種平等的愛與尊重。
《雪莉時間》,新聞訪談——《小麗的麵人兒有顆心》。
雪莉:聽眾朋友,首先真的要感謝小麗,給我們這個城市帶來了對愛的更深的思索。然後我想也應該感謝今天坐在我身邊的這位徐葉記者。小麗親切地叫她“小葉子”,對嗎?
徐葉:是的。
雪莉:非常好聽!正是你一開始就用充滿理解的筆調,為我們講述了這麼感人的故事。真的非常感謝你小葉子!
徐葉:我們也是一路被感動著,這樣,一直寫的報道。
雪莉:是啊,那你是不是跟我們大夥說說這件事的起因?
徐葉:好的。其實,當時也不是我們首先發現小麗的,是一個叫“老釣釣”的網友在網上發出了幾張圖片,發出來之後就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阿偉:是的,小麗捏的麵人很可愛,也很漂亮。一發到網上,大家都知道小麗,但是他們都不知道小麗她生病。
雪莉:也就是說,小麗首先是以她的麵人讓大夥記住了她,對吧?
徐葉:對的。
雪莉:那麼徐葉,剛開始交往的時候,你知道小麗不希望報道的事吧?
徐葉:我能感覺得到。因為有了她的聯係方式之後,我們跟她通了好幾次電話,然後她一直給我們的感覺就是不想讓別人更多地介入她的生活,特別是記者。
雪莉:那後來小麗知道你是記者以後,她的反應怎麼樣?
徐葉:我覺得她感覺很失望。因為她跟我說:小葉子,我知道你是記者。我覺得特別失望,我以為我們能成為特別特別好的朋友。
雪莉:本來已經把你當成最好的朋友了,或者說很好的朋友了,後來發現你是記者,她會一下子非常難接受這個事,是吧?
徐葉:對,她心裏落差很大。
雪莉:把很多心裏話、悄悄話都跟你說了,實際上你是在采訪,是吧?
徐葉:是的。
雪莉:何教授,你對這件事怎麼看?
何鎮飆:我想在這件事件當中,我們會發現小麗需要的並不是來自記者或者公眾的關注,她更需要的是朋友般平視的感情。那麼徐葉從原來私人身份的朋友,現在變成了一個代表公眾的記者,這對小麗來說,的確在心理上需要一個接受的過程。
徐葉:是的,其實我們覺得小麗是一個非常非常特別的病人吧,應該說。像一般的病人會向媒體求助,尋求愛心,然後需要別人幫助。而小麗好多次婉拒我們,應該說我們跟她接觸的三天裏,我們是在不斷地說服她,最後其實是我們向小麗求助。因為我們特別希望小麗她能夠把自己的故事告訴寧波市民,讓她這種精神能夠鼓舞更多的人。甚至我們當時給她舉了例子,就說鄞州人民醫院裏的小朋友,希望她去給他們教捏麵人。
雪莉:讓他們樹立信心。
徐葉:對。後來小麗才答應了我們的要求。
雪莉:阿偉,你是我們寧波比較有名的網絡愛心人士。
阿偉:沒有啦……
雪莉:聽說在網上有很強的號召力,也幫助了很多人。不過我想這次的經曆對你來說可能是非常特別的吧?
阿偉:對,因為這一次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超出了我以前幫助人的一些經驗。
雪莉:你當時是去捐款了嗎?
阿偉:對,去捐款了。直接去找的小麗。
雪莉:結果呢?
阿偉:當我第一次給小麗錢的時候,就2000塊嘛。我卷成小小的一卷,小麗沒要,遞還給我。那麼我第二次又遞進去。第三次我遞進去的時候,她直接扔出來了。她說:不需要這樣的幫助,我能夠自食其力。
雪莉:那麼後來她接受你的幫助了嗎?
阿偉:後來是我第二次去的時候,很多人找她捏麵人,裏三層,外三層。天氣很熱,我擠進去以後看小麗做得滿頭大汗,身邊也沒水。我又擠了出來買了瓶礦泉水,打開蓋子遞了進去。小麗一下子就……
雪莉:就馬上距離拉近了。
阿偉:對。
雪莉:小麗的形象在慢慢地清晰起來:一個獨立自強的小姑娘。那麼何教授,很多人認為這就是一件非常單純的愛心事件,在我們身邊也是非常多的,對吧?
何鎮飆:是的。
雪莉:您當時知道這個事件以後,作為一直關心研究社會問題的專家,您的想法是怎樣的呢?
何鎮飆: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契機,能夠讓我們的寧波市民,讓我們的社會對愛和幫助有個更加深刻的認知。過去我們一談到幫助別人的時候,總是從幫助別人的角度來看待的,認為隻要在物質上給予受助者幫助就可以了。但是“小麗愛心麵人”這個事件就告訴我們,受助者同樣非常需要、渴望得到社會的尊重和認可,而且這是一個重要的前提。在這基礎上,他才會去接受人們給他的物質或其他形式的幫助。那麼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可以以此為起點,逐步意識到愛和幫助的多種可能,並強化我們對尊重的看法。
雪莉:非常感謝三位的講述。不過,事情一旦經過傳播就會有著各種不同的反響。剛剛你們也在我們節目當中提到了第一個把小麗麵人照片發到網上的蔡先生——網友“老釣釣”蔡大哥,那麼我們也對他進行了采訪。下麵我們來聽聽他當時的想法。
出網友老釣釣采訪
老釣釣:老釣釣
記者:有名的“老釣釣”……哈哈哈
老釣釣:我跟她認識也是個偶然的機會,我兒子挺喜歡美羊羊這種東西的。那天剛看到小姑娘在做這種東西覺得蠻好的,小朋友們挺喜歡的。有一段時間我們訂了幾十個,她老是拿不出來,說身體不好。我問她什麼病,她說是慢粒。也沒在意,網上一查是白血病。那麼我們也在為她想點辦法,其實也不是我一個人,是我們一幫子的人。我就發了幾張照片,把她情況介紹了下,關鍵還是要靠自己的。她這個人很守信用、很有家教,很多人在幫助她的同時,自己的心靈也得到了洗禮。
我們單位也是流動性比較大的單位,搞建築的,長期不能回家的,困難也很多。想想她,我們還有什麼困難?缺少她這種精神,動不動怪社會,怪別人。她生這種病還能樂觀對待,而且對待金錢她也不願意跟媒體打交道,她想過平靜的生活,說實話我們也很難達到這個境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