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從弘法利生來談禪宗的風趣灑脫(1 / 2)

禪師們弘法利生,是慈悲與道德並施,在應機教化之間,大有一片巧妙風光。

有一位誠拙禪師,皇上敬重他的道德風範,送給他一塊匾額。皇上賜匾不能亂放,禪師想了想,隻得趕快建個山門懸掛。為了建山門,隻好向信徒化緣。有位富有的信徒,慷慨捐出了500兩銀子,拿給誠拙禪師時,特別提醒說:“這是五百兩銀子喲!”

誠拙禪師點頭致謝:“好,好。”

大財主看禪師沒什麼反應,以為是自己聲音太小,禪師沒聽清楚,就高聲重述一次:“師父,這是五百兩銀子啊!”

誠拙禪師依舊點頭致謝:“好,好。”

大財主終於無法再忍耐了,大聲說道:“師父!我們賺錢也不容易啊!五百兩銀子給你,怎麼你一句讚美的話都沒有?”

誠拙禪師依然一語不發,站起來往大雄寶殿走去。信徒生氣的隨後追趕過來,開口就罵:“豈有此理!五百兩銀子不是小數目耶!怎麼謝都不謝呢?”

誠拙禪師走到大雄寶殿門口,向著佛祖一禮說:“佛祖啊!他五百兩銀子捐給您,他要我來說謝謝。”

禪師作側耳傾聽狀,又點點頭,回頭對信徒說:“好,謝謝你!你把謝謝帶回去吧!我們銀貨兩訖。”

誠拙禪師就是這樣瀟灑。你捐獻,我替你代辦佛事,又何必要我來謝謝?一講“謝謝”,不就銀貨兩訖了嗎?現在的人,常常布施有相,不懂得無相布施,有些人雖然努力做無相布施,可是也做得不大好。比方說:捐了一萬元,自認是無相布施,不要名,隻要寫個無名氏就好了。可是逢人卻張揚說:“你看!你看!捐一萬元的無名氏就是我啦!”這種不要名的無名氏,實在是更要名,要“無名英雄”這更高的名。像誠拙禪師用銀貨兩訖來指點信徒,需用無相來布施,其意義非常深奧。

有一次,仙崖禪師走在街上,見到一對夫妻吵架,太太當街對丈夫叫罵:“你哪裏像個男人?沒出息!”

男人氣衝衝地恐嚇:“你再講!你再講!再講我就打你!”

“你打!你打!你就是不像男人!”

男人一個箭步衝上去,啪!一個耳光打過去。仙崖禪師立刻高聲叫喊:“來看哦!來看哦!看鬥雞要錢,鬥蟋蟀要買票,鬥牛鬥狗都要票,來看哦,免費欣賞鬥人哦!”

這一喊,驚動了半條街的路人,紛紛好奇地圍攏來看,那夫妻倆就吵得更凶了,男的跳腳大罵:“你再說!再說就殺了你!”

女的狠狠地破口大罵:“你殺啊!你殺啊!”

仙崖禪師更加大聲宣傳:“精彩!精彩!現在要殺人了,精彩噢!要殺人了噢!”

看熱鬧的人裏麵,終於有人忍耐不住了,站出來問:“和尚,窮嚷嚷什麼?人家夫妻吵架,你不勸架也罷了,怎麼幸災樂禍呢?”

仙崖禪師擺擺手:“不是幸災樂禍,他們死了以後,我好替他們念經。”

這個看熱鬧的人就和仙崖吵起架來,這時眾人的注意力轉向,那對夫妻也休戰了,一起圍過來看熱鬧:“他們吵什麼?”

仙崖禪師看他們夫妻不吵架了,就對他們開示:“我有幾句話奉獻給你們:再厚的冰塊,太陽出來也會融化;再生硬的飯菜,熊熊的烈火也會煮熟。夫妻彼此要像太陽溫暖對方,要像一把火,熱熱地融化對方,讓對方成熟,互相敬重才好。”

禪師在世間弘法利生,往往三言兩語就可以發人深省。禪,就是這樣風趣、自在。

有一位信徒做生意倒閉了,來向一休禪師道別:“師父,我負債倒閉,這裏不能住了,我準備遠走高飛。”

一休禪師問:“你欠人的債,要還啊!還清了再走。”

“我沒力量還啊!”

“叫兒子還。”

“我沒兒子。”

“叫女兒還。”

“女兒怎麼有錢?”

“女兒嫁個金龜婿,不就有錢了嗎?”

“我女兒才8歲,怎能嫁人呢?”

“誰說8歲不能嫁人?嫁給我好了。”

“師父開玩笑,出家人怎麼可以娶妻?”

“這樣我才能替你還債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