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從生老病死來談禪宗的風趣灑脫(1 / 1)

有了禪,生活就別有洞天,連生死的風光都不一樣了。以下列舉幾個禪師對生老病死自在灑脫的公案——

有一個信徒問趙州禪師:“師父,您80歲了還在參禪、打坐、行腳,這樣的修行實在少有。請問您百年以後,會往生到哪裏?”

趙州禪師立刻回答:“我死後當然到地獄裏。”

信徒聽了,半信半疑:“師父,像您這樣大修行的人,死後怎會到地獄呢?”

趙州禪師慈眉善目地看著他說:“我若不到地獄,誰來度你這種人呢?”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禪師願意到地獄,跟你受苦受難,幫你得度,這是何等寬敞的胸襟?連生死都可以置之度外,懂得禪,真是任運自在。

有一天,臨濟禪師帶著普化禪師到信徒家裏接受供養,結果普化禪師把飯菜打翻了兩次。到信徒家做客,把飯打翻了,這是非常不禮貌的事。所以臨濟禪師就對他說:“你不要這樣粗心。”

普化禪師故意做出吃驚的樣子說:“咦!師父,你的佛法還有粗細嗎?”

臨濟禪師當著信徒的麵,不便因示法而冷落主人,隻好無可奈何地說:“唉!你實在像一頭牛。”

普化禪師立刻學牯牛叫:“哞!哞!”

臨濟禪師笑罵他:“像個賊!”

普化禪師又趕快圈嘴喊:“來抓賊噢!抓賊噢!”

禪師們在生活中談禪,你一言我一語,看似平凡,佛道卻在風趣中顯現。忽人忽牛忽賊,超越了時空的限製,甚至拿生老病死開玩笑,這樣不著重外在形式的修持,也是禪師灑脫的特長。

有一次,道吾禪師帶著弟子漸源,到信徒家為亡者誦經超度。

漸源敲著棺木,問師父:“棺木裏的人,是生?是死?”

“不說生,不說死。”

“為什麼不說?”漸源疑惑地問。

道吾禪師回答:“不說就是不說。”

在回寺途中,漸源道:“師父如果不說,以後我就不去檀家誦經。”

道吾禪師說:“不去就不去,我就是不說。”

漸源真的從此就不去為人誦經超度。

後來,道吾禪師圓寂後,漸源到石霜禪師的道場參學。一日,漸源以相同的話問石霜禪師。

石霜禪師說:“不說生,不說死。”

漸源問:“為什麼不說?”

石霜禪師說:“不說就是不說。”

漸源這時終於在言下大悟。

生死、輪回,這是就事相上而言,其實我們的真如本性,又哪有生死之分呢?棺材裏的人,從有為法的體相上說,有生有死,若從無為法的自性說,就無生無死。人的身體可死,佛性卻不會死呀。

一般人常把苦樂、生死分開來講,認為生是快樂,死是悲傷。事實上,快樂也好,痛苦也好,生也好,死也好,一切都是因緣使然,常人如能認清這一點,當下承擔,那麼生死都是一樣。

然而,世人多半顛倒妄想,貪瞋癡妄習氣太重,活著的時候,住宿要高樓別墅、華屋美廈,吃穿要錦衣玉食、綾羅綢緞,生活喜好奢侈享受,生也放不下,死也放不下。反觀禪師一衣一衲一缽度終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悠遊一世,死後化骨揚灰,乘願去來,就是這麼灑脫自在。麵臨生老病死,禪師永遠隻有灑脫的呼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