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禪的自我規範性(1 / 1)

禪,是絕對的超越,絕對的自尊,在禪者的口中“魔來魔斬,佛來佛斬”;“佛之一字,吾不喜聞”,絲毫不留一點情麵;黃檗禪師的“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以及臨濟的“既不禮佛,又不禮祖”,好像佛祖和他有什麼仇恨。其實有這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自尊精神,才能和大覺世尊的禪道相應。

禪者雖重視師承,但六祖大師的“迷時師度,悟時自度”,更為所有禪者效法。蓋禪者當下承擔,以表示對自我的尊重。詩雲:“趙州八十猶行腳,隻為心頭未悄然;及至歸來無一事,始知空費草鞋錢。”由此可見一個參禪者,為了求真的精神,雖然80歲的高齡,也要靠自己去找到他要的答案。

大凡一個禪人,他的修行,應該注意下列四點:

1.自我觀照,反求諸己。

2.自我更新,不斷淨化。

3.自我實踐,不向外求。

4.自我離相,不計內外。

我們這個時代,大多數人好像迷失了自己,乞求於別人的幫助;如果失去指引,自己就好像不能獨立擔當。對“自家寶藏不顧,拋家散走的人”,禪者的自我尊重,應是現代人的一帖良方。

禪者也非常重視自我的約束,自我的規範。自從六祖大師的行化大開以後,馬祖禪師創建了叢林,百丈禪師立了清規。千餘年以來,沒有一個禪者不守清規的。下列原則,是他們最重視的規範:

1.自食其力維持生活,不可傷害修道禪人。

2.不壞團體家風信譽,不自宣說自我成就。

3.每日必有發心勞作,修福修慧感恩知足。

4.物質生活越淡越好,重視師承樹立家風。

因為禪者重視生活規範,從不到處惹是生非,今日這個脫序的時代,實應該學習禪者的風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