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禪的人間社會性(1 / 1)

禪,不是什麼神奇玄妙的現象;禪,也不是佛教所專有的。可以說人間充滿了禪機,大自然無一不是禪的妙用。禪像太陽的熱能一樣,隻要有心,到處都有自己的熱能。

禪不是少數人的,禪有社會性,是人間的、大眾的。佛陀在靈山會上,把禪法傳給了大迦葉尊者,但把禪心交給了每一個眾生。

禪的光明照耀著人間;禪,溝通了人我的關係,溝通了心物的關係。禪者與禪者之間的接心、印心,處處都說明了禪的人間社會性,禪門一千多則傳燈故事,不但玄奧,而且美妙。那些禪話裏,處處都說明了禪者從矛盾中,如何統一見解;從差別中,如何融合思想;從分離中,如何相依精神;從人我中,如何相通兩心!

學僧問洞山禪師:“寒暑來時,如何躲避?”

洞山禪師答道:“何不向無寒暑處去?”

學僧再問:“如何是無寒暑處?”

洞山禪師道:“寒時寒殺閣黎,熱時熱殺闍黎。”

學僧反駁道:“你不是說到一個既不寒又不熱的地方,為什麼又寒殺熱殺呢?”

洞山禪師終於明白地說道:“寒冷時用寒冷來鍛煉你自己,熱惱時用熱惱來鍛煉你自己。”所以禪者不逃避人間,永遠活躍在社會每一階層,在寒暑冷暖、榮辱苦樂、貧富得失、是非人我中不動心。“猶如木人看花鳥,何妨萬物假圍繞”,這就是禪者人間的社會性格。

“春城無處不飛花”,同樣,“人間到處有禪機”。從禪的名稱,可以看出禪的社會性,如禪食、禪衣、禪床、禪座、禪燈、禪味、禪話、禪行、禪悅、禪喜、禪友、禪眷、禪用、禪心……人間社會裏,哪裏沒有禪呢?

真正的禪者,山林水邊,陋巷鬧市,不分僧俗,不計男女,人人可參禪,人人可問道,所謂“一缽千家飯,孤僧萬裏遊”。禪者的雲遊行腳,就是那麼人間化、社會化。禪者的社會,亦即是禪者所住的禪林,他們對工作和合分工,同道間參訪互助,修持上嚴格精勤,處眾時上下平等,生活裏樸素無華,心地中統一歸真。

今日人間社會上,流行著不少的病態,如緊張、功利、自私、狹隘、執著、暴力,急需禪者安詳、放下、大公、寬廣、空無、慈悲的良方來對治,這就有賴於大家共同推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