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首 唐·馬祖道一禪師(1 / 1)

為道莫還鄉,還鄉道不成;

溪邊老婆子,喚我舊時名。

平常我們稱賣藝為生的人為“走江湖”,其實“走江湖”原本是禪門行者雲遊尋道參訪的意思,“江湖”是指江西馬祖禪師和湖南石頭禪師。

馬祖道一禪師家住在江西,石頭希遷禪師落籍於湖南,兩人在中國禪宗的傳承史上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唐朝的時候,據說要學禪,隻有這兩處最好,因此當時盛行“走江湖”,意思是到江西、湖南去學禪,但是流傳到現在,“走江湖”卻失去它的原意。

馬祖道一禪師成道以後,回到故鄉,親朋故裏知道了都跑來看他。有一位浣紗的老婆子也好奇地來看禪師,並說道:“原來是馬家的小子回來了!”禪師俗姓馬,老婆子看著禪師從幼稚無知的童年長大成人,雖然禪師現在悟道了,在老太婆根深蒂固的觀念中,禪師仍然是那個充滿童稚的小孩子,而不是堂堂正正上弘下化的人天師表,因此禪師很感慨地做了這一首詩。

這首詩啟示我們不要沉酣於甜蜜的過去,要泯除狹隘的地域觀念,擴大生命領域。從有限的時空中去創造無限的時空,以有限的生命去擴充無限的生命,將短暫的生命投注於永恒的時空之中,不能像井底之蛙一般,畫地為牢,局於一隅。須知大丈夫誌在四方,四海之內皆有修道的兄弟,學道不必在故鄉,弘法更無須在家邦。古人雲:“道不弘父母之邦。”佛門也常說:“一缽千家飯,孤僧萬裏遊;為了生死事,乞化度春秋。”意思是說,出家人為了傳播道的種子,不惜放棄名聞利養和物質享受,席不暇暖的汲汲於弘法的道路上。隻要社會需要,不管上山或下鄉,都應貢獻己能,而不必一定非在自己家鄉不可。我們求道不能有宗派觀念,弘法更不能有地域的想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