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首 唐·龍山禪師(1 / 1)

三間茅屋從來住,一道神光萬境閑;

莫作是非來辨我,浮生穿鑿不相關。

這是潭州龍山禪師的詩偈,描寫悟道有得,超然物外的境界。是說人生在世,雖然住的是簡陋茅屋,吃的是粗糙食物,但是,如果我們能以智慧去觀照世間的功名利祿和人間的是非善惡,了解它們的短暫性、虛妄性,心地明朗,得其所安,那麼茅茨土階也是亭台樓閣,粗衣蔬食也是珍饈佳肴,因為心與道相契合,世界是寬敞無礙的。這個時候,世界萬種的紛爭糾纏,再也無法擾亂我們悠閑的心境,世人如何鑽營巧取,都與我們毫無相幹。

這首詩充分表現了龍山禪師對於世間名利置之度外,而過著一種超然絕塵的生活。一般人對人生抱有兩種態度:一種是“縱欲的人生”,汲汲追求世間的享樂,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以致縱情任性無法自拔;另外一種是“禁欲的人生”,視欲望如毒蛇,以名養為畏途。佛教認為這兩種態度都過於偏激,有失中道。過分的縱欲,一味追逐享受,容易迷失了本性,況且欲壑難填,以有限的精力去追求如溪壑般的欲望,好比誇父逐日,到最後隻有死於非命。縱欲的快樂是不實在的,跟隨而來的是身心的交瘁、人格的墮落,所以說“樂極”必“生悲”;“縱欲的人生”是不究竟的。

“縱欲的人生”雖然不好,“禁欲的人生”也太過狹隘,因為完全禁欲使人形同槁木死灰,毫無生氣。好比種花蒔草,水分過多,必定腐爛而死,而缺少水分,也會枯幹而死。如果恰到好處,花草得到清水的滋潤,就能長得茂盛美麗。所以佛教理想中的生活,既不推行禁欲的人生,也不提倡縱欲的人生,而主張過著中道的生活。

我們稱眾生為“有情”,“情性”與我們如影隨形,無法分離,放縱它,固然不可;絕對禁止,也是不可能。若能善加引導,合理節製,好比長江黃河疏導入流,不但無害,反而有益於灌溉、水利。況且欲望有善惡之分,善欲可以給予人生奮進的力量,所以佛教不主張縱欲,也不主張禁欲,而主張節欲。當我們修行至一定境界時,雖然住在欲塵中,也不會被染著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