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前來觀禮的門派將太玄宗坎元殿填滿,無法進入太玄宗的散修遍布太玄山脈每一寸,天上地下皆是前來看熱鬧的人。
擷英走過長長的九百九十九道台階,沿路聆聽著太玄宗其他人的所吟唱的道歌,隻是感覺一股股純澈的靈力化作潮汐,來回的衝刷他的身體,銘刻進虛空每一寸的大道也隱隱的露出蹤影,雲層化作浩渺的雲氣,一絲一縷地散去,露出純粹的,通透而亙古的天光。
這一刻,他已然入定。
就如曾隔著一層水鏡台審視著四周之景,若有所悟的擷英心中大靜,覺得自己似乎融入了這天地大道之中,又似乎什麼也沒有。
他就這樣一步一步往前走,承受著門人的讚美與祝願,然後,來到了長離的下首。
長離居高臨下的看著他,眼神淡漠如見地麵之草芥,或是望天邊之明月。
他問:“可願入我太玄宗,愛護門人,友愛弟子,傳我宗門道統,持我宗門令戒?”
擷英:“弟子願持。”
長離又問:“可願入我門下,敬師如敬己,尊師如尊道?”
擷英道:“弟子願從。”
長離再問:“可願入這茫茫道途,修寂寂之功,問伶伶道見,扣渺渺道真,精誠竭盡,至死不修?”
三問,一問宗門,二問尊師,三問道途。
擷英毫不猶豫的回答道:“弟子願往。”
願入這茫茫道途,願見這無邊大道,願叩問如一道心。
長離:“可,自即日起,你便入我門下,傳我道統,是為本座關門弟子。”
從這一日起,擷英就入了太微仙尊門下,成為太玄宗第十代小弟子,也就是,無數人的小祖宗。
每當長離問一句,無盡虛空中就會傳來一道渺茫而又浩蕩如大道靈音般的聲音,這些聲音化作實質,溶入到的擷英身體裏,讓擷英本就不凡的天賦更上一層樓,錚錚然的劍鳴之音不住的響起,擷英額頭的劍痕透體而出,為他更添一份淩厲。
而在擷英說出弟子願往這四個字之時,虛空猛然的靜了一瞬,下一刻,一道厚重而又空靈的聲音響起,就仿佛虛無的大道之鍾被人敲響。
擷英猛地一怔,這一刻,這片天地中,除了長離以外的人,都隱約觸碰到了什麼,更有甚者,直接陷入了頓悟之中,久久不醒。
大道鳴音,聞者壽之。
長離眼神微微的一凝,眼中展現不斷翻湧的道韻與道見,春生秋枯,生死輪轉。
一道道無形,遊走在生滅之間的道見,化作有形的道痕,隨著長離的伸出手,落於長離指下,化作一個不再在虛無與現實之間遊走的大道之文。
也就是先天道文。
承天地之韻,見萬物輪轉,記生滅無常,度仙凡之轉。
這便是承載了一方天地本源的道文,也就是,長離曾經在雲墟見過的那一個。
自我手中來,又自我手中去,果然奇妙。
自道出到道去,不過短短的三息時間,而三息時間一過,擷英就從那種頓悟的感覺中走了出來。
一道輕緩卻又迅疾的破碎聲響起,就如同天地虛空所化做的大鏡麵破碎,所有人都從頓悟中脫離了出來。
不管神色有多麼複雜,這一刻,凡是受其恩惠者,都躬身一行禮:“多謝尊者恩賜。”
長離輕描淡寫道:“無妨。”
反正他並非是為他們頓悟而出手,相反,若是他描摹道文的時間再久一些,眾人說不定會沉迷於大道之中,被此方天地的大道所同化。
悟道有高低,有的人能悟得多,有的人能悟得少,短短三息的時間,並不能做到有教無類,若是而不知足者,反倒要責怪長離,為何要那麼快的收手。
隻不過長離也完全不在意,反正那些貪婪之人連入他眼的資格都沒有。
仙尊收徒,天地震動,是為玄天界道途穩固,可繼續延續數十萬年。
道文現世,修真界底蘊再加其一,也是可喜可賀,若今後天地大難起,修真界覆滅,這一方與太玄宗道意相融的先天道文也能延續太玄宗的傳承,更甚者,能夠延續早已斷絕的修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