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結局
徹兒是個懂事的孩子,皇後的死在外人看起來好像並沒有給他帶來多大的變化,那個被他稱作母後的女子,事實上與他並不親近,沒夠多少感情的連接,也難怪不會有多的大改變。可是,蘇依落每次去看他的時候,總感覺的他比以前更加沉默,更加冰冷。他除了簡單的和嵐兒說幾句話以外,一般不會和外人交流。這個孩子,沉默,安靜的讓人心疼。
今年他才五歲。
劉貴妃和蘇依落站在徹兒的書房外,兩人靜靜看著他讀書。然後又慢慢地走開,“他們都安頓好了吧。”
“嗯,侯爺事先想得周到,一處宮門就有人接應。昨天剛剛收到肅親王送來的口信,說他們平安無事,過的很好。”
“是啊,他向來是個思慮周全的人。”蘇依落長舒了一口氣,恬靜的看著天空,“對了,你們是怎麼知道侯爺沒有死的事情。”後來,蘇依落每每想起那天皇後在央華宮時她的手掌上劃下的那幾個字,“侯爺未故”,於是,她就仿佛小時候得了一塊糖果,樂不可支。
“那晚娘娘到達琉璃宇是時候和我說的,娘娘說,迎侯爺棺木的那日,在看見棺木裏躺著的侯爺的時候,她真的想過要將手中的匕首插進胸膛。不過幸好,娘娘及時地發現了蹊蹺,她沒有在侯爺身上看到那塊他們定情的欒玉,那塊許下生死不離的欒玉。後來娘娘握住了侯爺雙手,心中就更加篤定了,侯爺雖然會武功,卻不多使用刀劍,所以手掌上是斷然不會有那麼厚的一層繭。再加上,那張人皮麵具做的也太不夠精致,在高溫下,邊緣處已經有了細小的撅起。”
“娘娘還真是細心……”
蘇依落接著說,“我還一直以為你是芸惠妃的人,沒想到到最後,才知道原來你是肅親王送進宮的皇後娘娘的暗棋。”
劉貴妃淒涼的一笑,“多年前,家父曾與肅親王在外征戰,有一次家父身深陷重圍,是肅親王一人單騎,救得家父突出重圍。於恩情吧,在他來劉府找我的時候,我沒有理由拒絕。”
“然後你就成了皇後娘娘安插在芸惠妃身邊的一枚暗棋。”
“沒錯,剛進宮那日,我們剛在曦雨軒安頓下的那晚,我就夜訪央華宮。擇采大會上惠妃娘娘一定會選擇我,因為皇上要我,要我父親的兵權。”
蘇依落一邊仔細的聽著這些她不知道的內幕,一邊想,難道這就是憐漪說的,侯爺一開始的計劃麼,看來,她也隻是這個完美無缺的計劃的一部分,“你的孩子呢,當真是皇後……”
提及孩子,劉貴妃那雙清澈寒冷的眸子泛起了一絲絲的光澤,“不是,孩子是計劃中的一部分,隻是那時候,皇後娘娘並不忍心動手,而我卻……卻勸她抓住這次機會,是我自己跳下水的。因為我不想,不想肅親王於我的這唯一的囑托還讓他失望……”有些不堪的記憶,回憶起來難免會讓人心痛,劉貴妃,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妄圖使自己能夠平靜下來。
蘇依落感覺到她情緒的異樣,放慢了腳步,轉過身來,輕柔地握住了她的手。
“放心吧,我沒事……”劉貴妃勉強的擠出了一個笑容。
蘇依落坐在庭院裏,靜靜的看著芍藥在風中慢慢的舞動。後宮還是第一次這麼安靜,這麼祥和。碩大的花瓣包裹著明亮的花蕊,美的攝魂奪魄。從什麼時候開始慢慢的喜歡上了這妖豔的芍藥,現在再想起海棠,竟是一種熟悉的陌生。就像,就像那個穿著一襲白衣翩翩如謫仙一般出現在生命中的男子,也不知道在什麼時候開始變得熟悉而陌生。
走過同一條路,回到兩個人的世界。
手中把玩著瓷白的酒杯,在陽光下泛起晶瑩的光澤。一個白鴿悄然落下,停在花圃的芍藥下。地麵上還殘留的灑下的吸引鳥雀的的穀粒,可是鳥雀已經不見。當年皇後以鳥雀傳遞消息,便在宮中圈養了各式各樣的鳥兒,如今皇後不在了,夜離也不在了,那些鳥雀也慢慢是飛走了。
蘇依落捉住白鴿,鬆下腳上的紙箋,“安康”。就兩個字,映入眼簾的她卻笑了,笑得那麼自然,那麼溫馨。這是鬼醫從死亡穀傳來的訊息,半個月前芸惠妃誕下了一個男胎,她便暗地裏將這個男嬰托付於魅影,一起送出了宮,交托給了鬼醫。
魅影身上的傷,隻有鬼醫一人能救。
芸惠妃最終還是沒有死,十個月冷靜下來後,蘇依落還是沒有狠下心來殺死這個一母同胞的妹妹。如今的她仿佛是曆經凡世滄桑,早已淡漠如塵。她說得對,從一出生命運就對她不公平。現在很多時候,蘇依落也會想,如果當年那個道士將他們兩個顛倒一下,那是不是,就會有不同的命運;如果從一開始,父親就沒有做的太夠分,是不是這一切的機緣巧合就不會擁有。
她答應過皇後,一定要讓徹兒做大周的天子。所以芸惠妃的孩子是斷然不可以留在宮中的,曾經她有想過,如是個女孩便待到宮外,讓她好好的活下來,如是個男孩,就直接殺死。可是,當產婆把那樣一個較小的嬰兒放在她的手裏的時候,她的心沒有來的就軟了下來。王落雨是她的妹妹,沒有人比她更了解這個妹妹,倘若,這個小皇子還活著,那麼她一定會想盡一切辦法,讓她的兒子繼承大統,到時候免不了又是一場宮廷爭鬥。任何妃嬪的子嗣都可以安逸的生活,唯獨她的不能生於皇宮。所以,那一晚,孩子出生的那一晚,穩婆告訴芸惠妃,那是個死胎,孩子生下來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