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這一點,還需要漫長的時間。

但讓嬴政沒有想到的是,他們並沒有等到押解到囚車上的女人,而是等來了衝天的火光。

嬴政大驚,連帶著還有周圍的臣子。

火,明顯是從後宮來的,看其蔓延的速度,定然不是什麼意外,而是有人刻意放火。

趙高!

嬴政的額頭直跳彈。

他究竟做了什麼!

葉孤城表情變得凝重,這就是他到趙國的目的。

在曆史上,嬴政在執政前期唯一一次因為人情而寬恕手下人就是這一次。

讓趙高押解罪婦,他卻因為看見了郭開的布置擅自揣度嬴政的意思,將後宮一把火燒了。

他知道,因為趙姬的緣故,嬴政對於淫、亂的女子向來沒什麼好感,而趙王太後比起趙姬行為更加差勁,郭開竟然異想天開想要把趙王太後獻給嬴政,若讓秦王看見了定然會勃然大怒。

所以就幹脆將人殺了,然後放火燒後宮。

他以為這樣大膽的行為可以博得嬴政的歡心。

趙高心中也是有怨氣的。

在其他國家,他這樣陪著嬴政一起長大的宦官,在王當政後也會獲得實權,但在法律上,其實是不允許這麼做的。

嬴政是個看重法律的人,而趙高也沒有表現出政治才能,所以,雖然他呆在嬴政身邊的時間很長,自己卻沒有什麼發展。

更不要說,還有“葉師”盯著。

想到葉孤城,他心中就一整恐懼,但是恐懼之中還夾雜著絲絲怨憤。

趙高是個非常敏感的人,應該說宦官大多如此。

他能感覺到,葉孤城對自己沒有好感。

並不是漠視,而是沒有好感。

這問題就很嚴重了。

因為他心知肚明,嬴政雖然重視自己,但是最重視的還是葉孤城。

對嬴政來說,葉孤城是父親啊。

而且是永遠不會犯錯,理想中的父親。

父子之間,並不是每一對都有矛盾,也有關係十分和諧的父與子,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父親要跟得上時代,而且要有威信。

所謂的威信,就是父親對孩子的要求,都是他自己能做到的,而不是以一些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要求自己的孩子。

葉孤城絕對不會犯這種錯誤,因為他自己就是近乎於“完美”的存在啊。

種種原因導致,嬴政與葉孤城的關係一直很好。

趙高從來就沒有奢望過自己能夠掰倒葉孤城,因為他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到如今,唯一希望的,也不過就是險中求富貴罷了。

他希望嬴政能因為自己出色的辦事能力而看重自己。

身為宦官,隻能從揣度帝王的喜好入手了。

這世界上有一種人,天生就沒什麼是非觀念,就算是死多少人,也不會動惻隱之心。

趙高就是這種人。

隻不過在這個草菅人命的時代,他並不顯得突出,又因為嬴政沒有讓他做多太多與人命相關的事,他的這一特性根本就沒被發現。

然而今天,他的這一特性被發現了。

趙高跪在嬴政的麵前,他的後背已經被冷汗濡濕。

趙高沒有想到,自己的小聰明,竟然會招致這等結果。

雖然知道秦國有新法律,他本人卻對這法律並不感興趣,甚至沒有刻意地理解過,趙高認為,自己是嬴政身邊的人,就算是觸犯了法律,都不應該與平民百姓相提並論。

不是有“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的說法?他雖然不是大夫,但也是在鹹陽宮中走動的人,在宮中走動,某種意義上比平民百姓麵臨的危險更多,他們一旦觸怒了貴人,被打殺也不過就是一句話的事情啊!

但之前便說了,嬴政是一個很崇尚法律的君王,他心中雖然對人權沒有哪怕模糊的認識,卻知道宮女宦官是不能不找理由地隨意殺死的。

宮中的人若養成了這習慣,又有什麼資格談法律?

他們本身就是違反法律的第一人。

趙高跪在地上,頭死死地貼在地麵上。

他在等待前方未知的命運。

嬴政非常為難。

因為他在糾結,怎麼處理趙高。

趙高的行為,絕對是沒有回旋餘地的死刑。

但嬴政是人啊,小高子從他童年時期開始陪伴他到現在,養貓狗十多年尚且會產生情感,更不要說是養一個人了。

就他個人來說,是不希望趙高死的。

而嬴政的地位又決定著,如果他讓趙高活了下來,沒有人會說什麼。

但就算是沒有人說什麼,嬴政自己卻會不安。

他才修訂完秦國的法律,在將原本的嚴刑峻罰放寬之後,新的秦國刑法可以說是非常合理了。

但就算是再合理的法律,殺人償命這一條都是成立的,秦國可不是未來的西方世界,會因為人道主義精神而廢除死刑,事實上,就算是在遙遠的未來,中國都不會是一個廢除死刑的國家。

這是正確的,就算是葉孤城都這麼認為。

他是個尊重男女平等的人,身上應該也具有人道主義精神,但正因為如此,才認為死刑是世界上唯一不應該被廢除的刑罰。

一個人殺死另一個人,並不是簡單的剝奪自由就能償還的,這會給未完全成熟的,未完全進化的部分人一個信號。

殺人,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啊。

就像是受到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少年叫囂著要在成年之前試試犯法一樣。

趙高殺掉的人,已經不是一個兩個可以計算的了,那是一個能用龐大來形容的數字。

因為他是一個殘忍並且心思縝密的人,放火之前封住了後宮的門,保證女人們無法從宮門中逃出去。

如果說趙王太後應該死,那些趙王的嬪妃則是無辜的,她們甚至都稱不上趙國餘孽,趙王同黨。

因為她們中的很多人甚至都不是趙國人,而是其他國家的人,是胡女。

也就是說,她們是倒黴的無辜者。

所謂的倒黴,針對的是她們會成為官妓這件事,而不是會被牽連殺死。

死在火中,這已經不能用倒黴來形容,而應該被稱之為不幸了。

嬴政還在猶豫。

他下意識地尋找周圍人的視線,想要從大臣的臉上得到一點提示。

他無法下定決心,所以想從其他人身上獲得力量,一點點讚同就好了,無論是殺還是不殺,隻要一點點提示就好了。

但是大臣們多聰明啊,在嬴政回頭看向他們的同時,所有人都齊刷刷地低下了自己高貴的頭顱。

人的行為中有一半是情感控製的,嬴政現在雖然在向他們尋求答案,但如果日後忽然想起趙高,又或者忽然後悔時,最先責怪的絕對不是自己,而是給予他提示的臣子。

到時候,就算嬴政是一位清醒的王者,都難免給他們穿小鞋,如果他惱羞成怒,想來這大臣的政治生涯就到頭了。

就算是考慮到這些風險,他們都不能抬頭啊。

但這些人中,或許包括任何一個人,卻絕對不包括葉孤城。

當嬴政失望地環視一圈,無奈看向最後一個人時,卻忽然看見了一張麵無表情的臉。

他先被嚇了一跳,然後又心道果然如此。

抬著頭的是葉孤城。

他的存在與臣子是不同啊。

葉孤城,在平日裏便能左右嬴政的決定,但是絕大多數情況下,他並不願意給嬴政提示,並不是出於要擔責任這樣的隱憂,而是葉孤城單純認為,很多事情隻有自己思考才能得到答案。

這一次,恐怕是他最明顯,最堅定,要左右嬴政想法的一次了。

他的臉上沒有什麼表情,眼,也是理智而無情的。

這一刻,你甚至無法感覺到站在自己身後的是一個人,而認為,他是一個神。

一個沒有感情的神。

神是絕對公平的,沒有人情味的,他心中隻有公正,甚至沒有正義與不正義。

絕對的公正,有的時候代表著死板的法律。

但那法律卻不是人製定的,而是神製定的。

在這一瞬間,葉孤城已經成為了神。

他的存在並不是給嬴政提示,讓他心中的天平傾斜,而是直接左右他的想法。

嬴政忽然產生了一種錯覺,如果自己沒有遵循葉孤城的想法,他會羞愧致死。

因為葉孤城從小就教導了他關於法律的公平性以及重要性,但剛才,他竟然猶豫了,竟然想要率先打破自己設定的法律。

這是人的底線,如果第一次打破,就有第二次第三次。

這是不可以的。

在接觸到葉孤城閃爍著寒光的眼的瞬間,嬴政已經知道了他的意思。

嬴政緊緊地閉上了眼睛。

張開嘴,或許是因為心中的掙紮,他的聲音幹澀而破碎。

嬴政道:“趙高,當殺!”

影響秦國長治久安的又一個隱患,消失了。

作者有話要說:  [小廣告]

推一波接檔文,《大佬的自我修養》在我的專欄裏有,感興趣的妹子們可以收藏一下,謝謝。

韶華易逝扔了1個地雷投擲時間:2017-10-29 13:37:45

瓶子扔了1個地雷投擲時間:2017-10-29 16:13:32

https://www.biqiugege8.com/book/14187/16510268.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ge8.com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