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無論是葉孤城嬴政還是呂不韋都不能忍受。
但宗室的老頑固絕對不會這麼想,在他們心中官學就是為了國家服務的,如果他們辛辛苦苦培養出的人才跑到其他國家,還不如直接一刀砍了。
隻有老頑固才會有這想法,
觀念有所不同,自然就會引起爭吵,從渭南開市以來,朝廷上的爭論就沒有斷過,雖然渭南大市已經證明了新政的威力,但宗室的老頑固也不是那麼容易低頭的,在知道學宮還有主流學說一事之後,就在朝廷上開了地圖炮,如果主流學說不是“法家”就絕對不善罷甘休。
他們也不是傻的,新政中有太多弱化法家的條例,如果不是他們一力阻攔,甚至連秦國視為國本的嚴刑峻罰,都要給改了!
如果寬律法,秦國還是秦國嗎?
族老憤憤不平,國將不國啊!
但不管他們再怎麼憤憤不平,無論是嬴政也好呂不韋也好,都沒有改變推行新政的主意,說實在的,新政推行到了後期,現在秦國的律法一定會有改變,至於為什麼現在還沒有動,並不是因為他們怕了族老,而是因為時機沒到。
時機未到就動國本,會讓國家內部起動蕩,這他們也是知道的,新政的目的是讓秦國更好更強大,如果現在內部動蕩被其他國家趁虛而入,絕對不是一個好選擇。
所以他們都在按捺自己的想法。
也隻有族老才會覺得,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才讓朝堂上掌權的人沒有動手罷了。
但有話語權的三人也很堅決,嚴刑峻罰可以動一動,但是學宮的指導思想不能讓。
會有法家,但絕對不僅僅是法家。
關於灞下學宮的主要流派,目前秦國對政治有話語權的三人還開了個小會。
法家是一定要有的,但除此之外呂不韋提出道家應該也被包含在內。
並不僅僅是因為稷下學宮的影響,而是在現在,道家依舊是山東六國影響力最大的學說之一,道家的無為而治很適合戰後的休養生息,他已經看了很遠,知道要是不出意外秦國一定能統一六國,那麼在天下歸一之後應該怎麼樣治理這個國家讓天下太平就成了很重要的問題。
呂不韋認為,道家的學說可以幫助管理平民百姓,讓國家在戰後以最快的速度恢複繁榮昌盛。
但在這點上,嬴政卻有不同的看法。
他雖然年紀小,卻極有主見,滿朝上下沒有一個敢將他當小孩子糊弄的,特別是呂不韋,真的是非常非常欣賞嬴政。
當然,這欣賞本身是建立在兩人政治理想相同的基礎上的,如果嬴政真的是法家狂熱分子,他和呂不韋一定會爆發非同一般的矛盾。
然而即使大方向相同,小方向上兩人就很不一樣了,就比如現在,又爆發出了小範圍的爭論。
因為嬴政認為,除了法家之外,最好再抬儒家。
葉孤城聽兩人說話,特別是嬴政的,竟然敢生了一種啼笑皆非之感。
隻要是後人基本上都知道始皇帝的壯舉焚書坑儒,可以說就是這個曆史事件,讓他背下了千古罵名。
曆史上非常討厭儒家的嬴政現在竟然主動提出來要儒法並行,葉孤城簡直要為了自己的教育水平仰天大笑三聲。
但還沒有等他笑出聲來,一直沒有爭出結果的兩人就將箭頭指向他。
“葉師,怎麼看?”
葉師想說我不怎麼看。
葉孤城陷入了沉思,麵前這兩人在爭論之前就與他說過各自的想法,順帶著還吐槽了一下對方的想法,當然吐槽得很隱晦但是葉孤城聽出來了。
他早就成為了夾在兩人中間的人物,因為他的總結能力非常之前,在嬴政與呂不韋爭論不休的時候還總是能拿出折中的主意,讓兩人都非常滿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爭論不出結論便找葉孤城的習慣。
能被兩人這麼信任是好事啊!然而等兩人真的盯著他看的時候,就算是葉孤城也會覺得頗有壓力。
他向來未雨綢繆,早就猜到了兩人會有今天一番爭吵,心中也隱約有了方法,或許能將兩人的目標都達成。
但是真實施起來,似乎還有點難度。
葉孤城真不確定,如果弄出來個三足鼎立,會不會出現二打一的局麵。
但他又想唐代既然能儒釋道三家並行,現階段先弄個法儒道三家並行應該可以吧?
打定主意之後,他就在萬眾矚目下開口了。
葉孤城道:“你們看,三家並行如何?”
嬴政呂不韋聞言都一愣。
還是因為嬴政與葉孤城最熟所以率先開口道:“葉師的意思是?”
葉孤城道:“你們二人提出來的,無非就是法為主儒為輔以及法為主道為輔。”
兩人點點頭,因為其他國家的學說都是一家獨大,但秦國國情特殊,如果隻是用儒或者法,不僅過不了宗室那關,就算他們自己都很擔心秦國染上山東六國的奢靡作用。
雖說奢靡同儒道兩家不相幹,但多多少少也是因為治國理念而導致了後果,所以,就算是為了保持秦國百姓的剽悍務實,法家都是要有的。
但光有法家還不行,他們需要其他家來調和一下,兩家並行想要做到同時發展有點難,所以雖然他們能想到要用別家的思想,也要分個高低出來。
法家肯定是最大的。
但這樣的話,剩下的那家一個不注意,就可能同百家一樣,泯然眾人矣了。
葉孤城道:“在我看來如不能平等競爭,而是一主一次就不能達到目的。”
嬴政他們深以為然地點點頭,其實他們也擔心這個,但問題在意並沒有好的解決方法。
事實上,他和呂不韋能夠想到要兩家並行可以說是非常了不起了,遠遠超過這個時代的絕大多數人,但是葉孤城的眼光要更加長遠,是領先超過兩千年的那種。
他雖然不知道原因,但卻知道三角形是最穩固的形態,要不然怎麼會有三足鼎立以及三教並行這樣的詞語?
他最後一錘定音道:“所以我建議,三家並行。”
三家並行?!不管是嬴政還是呂不韋都一愣,這這這,這可行嗎?
但看著葉孤城的表情,他們又絕對,是可行的,因為他是那麼堅定。
到目前為止,隻要一見到葉孤城很堅定的表情,那事兒一準能成功。
未卜先知。
呂不韋恍惚間想,可不就是未卜先知嗎,他國師的稱號就是因為能解開咒術。
他忽然產生了一個猜想,葉孤城莫非是可以看見未來,要不然怎麼能提出這麼多的好點子?
葉孤城:我確實能看見未來,但我隻能看見秦國滅亡的未來謝謝。
他現在所提出的一切,都是靠他本人的智慧。
葉孤城可以說是個全才了。
葉孤城開始給嬴政他們解釋為什麼三足鼎立比兩家並行好,鑒於無論是兩家還是三家都沒有實踐過,所以他們說的都是猜想,但葉孤城無疑很有說服人的天賦,而且他所說的方法確實能讓嬴政與呂不韋都接受,在經過了仔細的思考後,他們決定冒一次險。
就按照葉孤城說得做。
當灞下學宮的最後安排出來之後,不僅嚇呆了秦國朝廷上的一眾大臣宗親,連山東六國關注此事的學子有不少都呆掉了。
沒辦法,秦國弄公私合營學校本來就是一個壯舉,如果在別的國家算不上是大新聞,但因為是在不重視進學的秦國,所有人都好奇極了。
當然,這好奇絕對不是褒義的,十個有九個都在等著看他們怎麼失敗。
但等到渭南大市走上正軌之後,他們發現,雖然灞下學宮沒有開學,但渭南大市的經營不可說不好,而且雅俗兼備,就連不少學子都因為渭南大市的名氣去走過一遭,回來都讚不絕口,說一點都不像是秦國的手筆。
山東六國都沒有這麼風雅的。
在廣告效應之下,山東六國的學子對灞下學宮期待越來越高,不管他們是抱著好心期待還是另有想法,但總歸是關注著的。
然而果然沒有辜負他們的期待,秦國又搞出了一個新玩意。
“三家並行?!”
學子瞠目結舌。“什麼玩意兒!”
還有更加義憤填膺的。
“這是對儒家的褻瀆!”
相信哪個就以哪個為主,三家並行,這是和稀泥攪渾水!
儒家的老學生義憤填膺。
又有持觀望者。
“三家並行?”
他嘖嘖稱歎,“也不是道是誰想出來的,對秦國來說是不是太超前了一點?”
又有人道:“誰知道。”
他道:“我看秦國渭南大市就經營得不錯,或許學宮也能獲得成功?”
“再等等吧。”
但也有很看好的,比如說目前並不在秦國的荀子。
他從學子口中聽見秦國學宮的創新之舉,又看了看攤在桌上的紙,是邀請他去學宮當祭酒的請帖。
無奈地搖搖頭道:“還是走一趟吧。”
他腦中閃過自己曾經得意門生的臉。
三家並行,虧他想得出來。
荀子眼中閃過一絲笑意。
倒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不管別人怎麼想,在天下學子或鄙夷或期待或觀望的視線下,灞下學宮終於開學了。
作者有話要說: 24409280扔了1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7-10-16 12:34:41
21600116扔了1個地雷投擲時間:2017-10-16 13:10:34
“我與晉江有個約會”投票
有月石的話請投一票
https://www.biqiugege8.com/book/14187/16206567.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