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風格(1 / 1)

《十日談》以散文體的意大利通俗語寫成,這不僅為意大利散文創作奠定的基礎,也對歐洲短篇小說的發展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十日談》以曆史事件、中世紀傳說、東方民間故事、傳奇軼聞為主體,熔古典文學和民間文學於一爐,講述了一百多個故事。全書結構緊湊,文筆簡練,語言詼諧,在心理刻畫和性格塑造方麵都有獨到之處,為意大利藝術散文奠定了基礎,並開辟了歐洲短篇小說的藝術形式。

一百個故事長短不一,最短的約千字左右,最長者則達一萬五千字左右。從敘述的角度看,故事多采用作家所說的“平鋪直敘”的方法,但在許多故事中,作家注意到了情節發展的轉承轉合,筆法簡繁有度,人物形象也十分鮮明、生動,語言個性化,富有喜劇性。因此,正是薄伽丘創立了歐洲文學史上短篇小說這種新的藝術形式。

整部書的總體結構也頗具特色,它基本上以“天”為單位,根據故事內容的特點,把一百個故事按不同主題或類分開,每篇故事之前,都有講故事人的一段開場白,引出故事。人們稱《十日談》的結構為“框形結構”,它被許多後來者所模仿,影響歐洲短篇小說集的構成型態達三百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