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智擒無影賊(1 / 3)

第七章 智擒無影賊

柳剛和玉蓮坐船從嶽陽出發,沿江而下。長江兩岸一片蔥綠,春意盎然。他倆在船上共賞沿途兩岸美景,談說一些開心話題。雖才相識僅幾天,卻似青梅竹馬,從小一同長大一般非常熟識,非常相知。經過玉蓮多次開導、提醒,柳剛也想開看開了許多,自己雖仍萬分懷念那情深義重的惠蓉,但她畢竟永遠地走了,自己再怎麼悲愁,她也回不來了。死者往矣,活著的人還必須繼續走完自己的人生道路,還要幹自己該幹的事情,光是極度地消沉、悲傷,是於事無補的。眼前美麗純樸,熱情大方的玉蓮又經常有意談說一些開心話題,使本來就樂觀的柳剛笑口常開。望著美貌異常的玉蓮,柳剛總覺似曾相識,但在荊州相遇之前又不可能相見過。原來玉蓮和柳剛母親龔秀英長得略有相似。而柳剛離母時才三歲,兒時對母親記憶已較模糊,但潛意識仍在起著作用。故柳剛總覺對玉蓮似曾相識而不知原因。

兩人在船上談天說地,談文談武,還時常交流習文練武的心得體會。一次,玉蓮笑著說:“剛哥,我說一句話的字謎你來猜。”柳剛說:“好,你說來我猜猜看。”玉蓮說:“猜不著可是要罰的喲。”柳剛說:“怎麼罰?”玉蓮說:“猜不著就罰唱一支歌。”柳剛說:“唱歌我從沒唱過,外行得很。不過你先說來我猜猜看再說。”玉蓮便說道:“遠看峨嵋山不在,西家女子誰不愛?大口包小口,法家三點水不在。”柳剛略一沉思便說道:“遠看峨嵋山不在,峨字沒有山是個我字,西家女子誰不愛?西字下麵一女是個要字,大口包小口自然是個回字,法家三點水不在,法字去掉三點水是個去字,合起來是‘我要回去’四個字,對不對?”玉蓮笑說:“剛哥你真聰明,一下子便猜著了。當初我爺爺讓我猜,可我費了好大勁才猜出來的。”柳剛說:“我出一個對子上聯,你來對下聯好嗎?”玉蓮說:“我可能對不上的,不過讓我試試倒可以的,你說吧。”柳剛便說:“白鷺過沙洲,倒踩兩行個字。”玉蓮沉思想了好大一陣子說:“我實在對不上,剛哥你在哪裏弄這個絕對來讓我對?”柳剛說:“我在少林學藝時跟師兄學的。”玉蓮說:“少林?不都是一些和尚嗎?”柳剛說:“和尚,和尚中文武全才之人多的是,許多和尚的文才武功都超過常人多多的哩。”玉蓮又想好一陣,還是想不出來。便說:“好剛哥,我實在想不出來,你快把下聯說出來吧,我要急出病來了。”柳剛見玉蓮對不上真的急了,便說:“莫急,我說就是了,這下聯是‘烏龍遊清澗,橫掃一道之玄’。”玉蓮拍手道:“妙,太妙啦!這對聯上下對得既工整,又形象,其味無窮,真是太妙啦!”

過一會兒,玉蓮說:“剛哥,我小時候在家聽老人們經常講一個故事。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人是大孝子。他夢見死了的父母托夢說父母在某地變成了狗在受罪,父親變成一條黑色公狗,母親變一條白色母狗。這個大孝子就到這個地方去找,果見一條黑公狗和一條白母狗被籠子關著,說要殺了賣狗肉麵。這個大孝子就把黑公狗和白母狗都買下,準備挑著回家去奉養孝敬。在路上,孝子覺得讓黑狗籠子在前或白狗籠子在前都不妥當。便平挑著兩個籠子橫著走。路旁兩邊樹木見大孝子挑著已變成黑狗白狗的父母橫著走,都紛紛讓道,隻有桐子樹不肯讓,孝子說:“桐子樹你不讓路,你千年不得成材上香台。”又有閻王樹不讓路。孝子說:“閻王樹你不讓路,你應該滿身長刺兩頭入地生根。”所以現在桐油點燈不能上香台,要用蠟燭。桐子樹長得再高大也不成材不能建房屋做家具,隻能當柴燒。閻王樹原先很高大,現在變成了刺,稍長大一點,樹尖便長須朝下像是尖上也要長根入地似的,據說被大孝子封咒所至。剛哥,這故事有可能是真的嗎?”柳剛說:“誰的父母死後會變成狗?這隻是個傳說,是說那個大孝子的父母變成狗他都不嫌棄,而要去買回來供養孝敬。這是在引導和鼓勵人們尊敬老人和父母。百善孝為先嘛,如果一個人他對自己的老人、父母都不能好,不能盡孝,他還可能對別人好嗎?他還會為別人做善事嗎?孝敬老人和父母應是做人最基本的品質。”玉蓮說:“那桐子樹和閻王樹呢?”柳剛說:“各種動植物在各種條件下經過千萬年演變,才方生長成它們現在各自的樣子。那是人們把某種植物現在的特征和傳說結合起來,把傳說說得和真的一樣,增加人們對傳說的可信度,達到傳說中宣傳的主旨思想,引導人們行善盡孝。”玉蓮說:“那看來這個傳說不太真實,我認為它還是好的,它勸導人們孝敬父母這總是好的。”柳剛說:“確實這傳說本意是好的,隻不過有些迷信色彩罷了。”

兩人在艙中無所不談,又到舷板上欣賞江岸春光美景,小金卻在船上四處攀爬,它是好動靜不下來的,特別愛爬上桅杆向遠處眺望。光陰如梭,船行迅速,兩日後,船又停在了武昌江岸邊的碼頭上。玉蓮結付了船資,謝辭了船家。兩人即背上行包,拿著刀劍,帶著小金上岸進城,不遠即找到一個客店,要了兩間幹淨客房,先住下休息再說。客店夥計見二人進了房間,便來房前招呼道:“貴客如有貴重物品,請妥善保管好,謹防無影。”柳、吳二人皆未完全明白夥計說話意思,隻知其是叫客人保管好自己物品。反正除了點零用銀兩和刀劍外他們行李中也沒什麼特別貴重的物品。二人先吃過晚飯。吃過晚飯後玉蓮又在柳剛房中喝茶坐談一陣,方自回房歇息去了。

一夜無話,次日起床,吃過早飯,玉蓮說:“剛哥,爺爺給這武昌的故交好友鍾進民老先生寫有書信一封,我們一起去拜訪他好嗎?”柳剛知道自己若說不去,玉蓮定然不依,便爽朗說道:“好吧。”玉蓮便甜蜜地笑了。二人帶著小金出門上街按信麵地址在城西找到鍾家宅院。主人鍾進民,六十多歲,紳士打扮,文雅風度。見一男一女兩位年輕人來訪,接信一看是故交老友來信,信雲老友之愛孫女出遊江湖,請予幫助照顧等語。鍾先生閱信後,十分熱情恭敬地請二位客房中坐下,奉上香茶。鍾老先生才開言說道:“我和你爺爺是很要好的老朋友,賢侄孫女能來我們這裏遊玩,非常歡迎。不知這位少俠是?”玉蓮便說道:“他叫柳剛,是我義兄。”便把在荊州遇柳剛相救和在嶽陽柳剛為段家父子伸雪栽贓冤案之事講述一遍。鍾先生聽後肅然起敬道:“柳少俠英雄少年,義薄雲天,可欽可敬。”柳剛急道:“鍾先生過獎了。”鍾先生堅持要柳、吳搬到鍾家來住,以讓自己略盡地主之誼。盛情難卻,柳、吳二人便回客店,取了行李來到鍾家大院,鍾先生讓下人打掃兩間幹淨上房,讓柳、吳二人住下。

這鍾進民年輕時文才頗佳,可稱是才高八鬥,學富五車,就是時運不濟,與功名無緣。參加科舉考試,屢試不中,回回落第而歸。到後來,終於心灰意冷。窮困潦倒時被人介紹到熊虎幫,因其文才頗佳,幫主將涉及幫中文書、賬務之事,都交給他打理,他處理得井井有條,幫主便很器重他。長江口巨案之後,幫主分給鍾進民十萬兩銀,回到老家武昌,在郊外購田千餘畝,又在城西購下這大宅院。三十年過去,謹慎經營下來,也有六十多萬家產。鍾先生喜好書畫,偏愛古玩,每日裏看書寫字,或與朋友下棋聊天,日子過得悠然。兒子鍾青書,三十五歲,從小讀書,頗有文才,但亦屢試不中,與功名無緣。現在家中,一麵繼續攻讀,一麵已接管料理家中田園事務。

當日下午,鍾先生設下豐盛宴席,為柳、吳二人接風洗塵,兒子鍾青書亦來作陪。飯後在客房喝茶坐談,鍾先生問玉蓮:“你爺爺近來身體好嗎?”玉蓮說:“爺爺雖然上了年紀,身子骨卻硬朗得很,每日裏從不間斷練功,說練功可以強身健體,還愛種花養草。若鄉裏村裏有修橋鋪路之類的公益善事,爺爺他更是熱情起勁得很。”鍾先生說:“老朋友們能安度晚年,實在是讓大家都很高興的事情。”閑話許久之後,大家方各自歸寢歇息。

次日早飯後,柳、吳二人向鍾先生講欲去城內外各處遊玩看看,鍾先生欲派人帶路前往,玉蓮說:“不必,我們自己隨便遊玩即可。”鍾先生叮囑:“柳少俠和蓮小姐在外遊玩要盡量小心些才好。”玉蓮說:“知道了,請鍾先生放心。”二人便帶著小金,出了鍾家大院,到各處遊玩。首先,二人來到與嶽陽樓齊名的三大名樓之一的黃鶴樓。一邊登樓,一邊觀看樓內神話浮雕。登上樓頂,望那大江之水滔滔向東滾流,亦十分壯觀。來登樓遊玩的人頗多,那小金,在每一層樓攀爬,生怕它攀爬本領久不鍛煉要生疏似的。二人在樓上向四方眺望一陣之後,玉蓮說:“剛哥登此高樓,又有何想法感慨?”柳剛說:“是啊,你看這黃鶴之樓,遊人如織,但卻不見那黃鶴,不知它們飛向何處去了?有如登上萬裏長城,卻不見一千八百年前下旨修建長城威風至極的皇帝秦始皇。”玉蓮說:“在我們家鄉,常見白鶴成群飛舞,極少見過有黃鶴的。”柳剛說:“那黃鶴大約是鶴類中的珍稀物種,極其稀少吧。”